电报机器人电路最近爆了。Unibot代币从两个月前的2.46美元飙升至143美元,最大供应市值(总市值)在30天内从3000万美元增至1.4亿美元。
bot只是一个模因吗?
Unibot能否证明其1.4亿美元的总市值比市值更小的Trader Joe ($JOE)和Kyber ($KNC)等DeFi应用更有价值?
我没能早点抓住$ TERM的机会,现在还能买吗?
什么是电报机器人?简而言之,Telegram Bot是一个在Telegram上提供各种DeFi交易工具的机器人。输入你的钱包助记符后,它可以为你执行一些指令,比如代币兑换、跟单交易、分析、自动刷空投资交易、资产跨链等等。
Unibot以1.4亿美元的总市值成为Telegram Bot赛道的领头羊,而除了总市值为1200万美元的$WAGIEBOT,其他所有项目都不到500万美元。
这类项目大多通过Telegram或Discord提供各种功能,并与代币持有者分享收益,因此也可称为“真实收益率”项目。
Unibot的收入(看起来像Safemoon的模式):
1%的交易费
出售代币时征收5%的销售税。
这里,译者简单梳理了一下赛道的现有事件:
DeFi等级:
Unibot(事务)、WagieBot(事务和跟踪)、Boltbot(事务)、0xSniper(事务)、NitroBot(事务)、Xbot(自定义事务)、ASAP(Discord Special)、swipe Bot($ETH、ARB、BSC人工智能事务)和Bridge Bot(跨链)。
数据分析类:
Cipher Protocol(分析)、NeoBot(分析和跟踪)、Meowl(分析和工具套件)、TokenBot(社交交易)、Trace AI(AI分析)、Scarab Tools(分析)、BlackSmith(AI分析)、trackerpebot(AI分析和合约安全检测)、DAGMI(跟踪)、FirstSirius(分析)、DIG(令牌和NFT分析)、WallyBot(钱包分析)、
空埋伏交易:
Farmer Friends,LootBot,alfa.society(带空 prompt)
其他:
enigmai(CEX可定制的人工智能交易),NexAI(一堆人工智能工具),0x1(多功能),MagiBot(隐私)。
电报机器人叙事为什么能兴起?大多数加密用户都是Telegram的重度用户。
能被圈外用户轻松使用的产品。
Unibot的收入排名前10,每周约89万美元。
甚至连Coingecko的联合创始人鲍比·ONG也称赞了他们。
Coingecko和Coinmarket Cap开始与这些机器人合作。
正如鲍比·ONG所说:
加密货币引入零售的一个最大痛点就是使用钱包和与DeFi协议交互太难了。
在几周前体验了Unibot之后,我想我现在知道下一波数十亿新用户将如何与加密货币互动。Unibot的想法很简单——在Telegram上构建一个快速简单的钱包,并与DEX紧密结合,以降低购买垃圾币和跟单交易者的风险。
对我来说,现在在手机上交易DeFi真的容易多了。
我对机会和风险持中立态度,但这里有一些可以把握的机会:
MaestroBots每周收入110万美元,并推出代币(第二常用的电报机器人)。
Unibot的新交易终端Unibot X集成了GeckoTerminal。
CEX在Bot领域掀起代币上市热潮
Twitter机器人正在成为主流。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风险:
去中心化程度不高,在这些“中心化应用”中导入助记符,只需要一次黑客攻击就全部丢失。
这些机器人是自我监管的吗?如果Unibot的总市值超过3亿美元,我们应该担心吗?
目前费用主要来自税收。
想法和结论个人认为,虽然还在早期,但我不相信Telegram Bot会是一个长期叙事,因为:
圈外用户用起来还是不太容易。
去中心化是不够的,即使加密用户也无法大规模采用。
Unibot现在总市值太高了。
它看起来像是Safemoon的Bot版本(收取交易费作为收入,并将其分配给令牌持有者)。
跟单交易真的很好,但是还记得那些NFT工具吗?当你能赚钱时,阿尔法机会是最好的。
尚不清楚Unibot令牌是如何分发或最初启动的。
但我确实认为电报机器人叙事的受欢迎程度会继续上升,因为:
对Unibot的崇拜已经建立。
税收(代币持有者获得收入分配)
CEX上市热潮尚未开始。
自Unibot推出以来,该团队不断推出新产品,并描绘未来的产品。
说实话,我很喜欢Unibot,后悔没有早点发现。
我是一个谨慎的人。在我看来,它的代币现在太贵了,最多可能贵一倍。它认为它不会比GMX的市值更大。
同时,我对Unibot未来将如何继续开发或交付新产品非常感兴趣。
此外,我将密切关注以下问题:
这些机器人能否通过保护助记符来增强用户对它们的信任?
这些机器人会推出自己的DEX吗?
税收对于这些机器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如果不改变这种模式,不进入更多的公众视野,他们能走多远?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unbot集团,unbot.inc":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qkl/13911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