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区块链 > 在618“安静”的背后,是本地零售的崛起

在618“安静”的背后,是本地零售的崛起

区块链 岑岑 本站原创

今年的618可能是史上最“安静”的电商购物节,安静到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发生。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主流电子商务平台公布过GMV的整体增长率——从“传统”的阿里和JD.COM,到近年来更快的新兴Tik Tok和Aauto。最多只公布了几个表现不错的品类。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还是在我身边,618购物节的讨论度都很低;我自己甚至买很多。

总之,相比往年双11、618的盛况,现在的电商购物节早就失去了勇气。这是为什么呢?消费的复苏是否弱于预期?在我看来,宏观经济周期固然是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行业原因:实体店数字化水平提高,即时零售等日常高频消费瓦解了电商购物节囤积商品的需求。换句话说,本地零售已经成为零售电商新的增长重点,这一势头有望持续。

事实上,回顾过去30年,我们会发现中国零售业经历了一段“华尔兹”:

在互联网普及之前,零售业成功的秘诀是“位置、位置、位置”,店铺周围的人流量决定一切。“地段为王”必然导致资源向极少数有能力承担顶级地段成本的巨头集中,使得零售行业成为地产游戏,甚至成为地产商的“副业”。互联网普及后,电子商务兴起,地段的意义被空框住了。零售业成功的秘诀变成了“流量,流量,流量”。只有把流量优势和商品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奇迹。但随着流量红利的枯竭,电商再次出现了资源的头部集中,无论是平台还是商家。从大约五年前开始,实体零售店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构成了一股新的零售力量。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回到30年前,而是利用大数据、SaaS等数字化管理手段,实现实体店的线上化、标准化,让消费者“想买就买”,形成“更快、更便宜、更本地”的本地零售体系。可见,马太效应不可避免地发生在“位置为王”或“流量为王”的时代。有人说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均衡器”(来自谷歌财报),但传统电商行业却导致了更大的不平等——自带流量或者有能力获取流量的头部商家把一切都拿走了,只剩下一地鸡毛的中小商家。但本地零售可能会从根本上打破马太效应,因为归根结底是基于社区和本地环境,是现代技术和绩效体系对中小商业的升级而非替代。

有人可能会说:“本土零售噱头成分很多,没什么了不起的,更不可能是下一阶段零售的答案!”但事实证明,即使在人口稀少的欧美市场,本土零售的上升趋势也得到了验证:2020-2022年,欧美零售最流行的概念是“全渠道零售”,即时配送、路边取货、网上订购、店内取货等购物形式层出不穷。谷歌地图完全支持商家显示库存状态,亚马逊和沃尔玛基于商店的当日送达服务也在蓬勃发展。要知道,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立本土零售体系的成本是很高的,但这一切都是悄无声息的发生的。

在中国尤其如此。就我个人体验来说,通过美团买药,通过盒马买生鲜,通过美团闪购、淘鲜达等服务买日用杂货,已经成为日常购物习惯。以前通过即时零售购买生活用品还是一种“权宜之计”,快捷但昂贵,适合“现在就要,不在乎价格”的场景;但是现在,我惊讶地发现,即时零售买的日用品竟然更便宜了!比如我今天刚从某外卖平台买了一大盒附近超市的冷饮,完美满足了“更快”和“更便宜”两个条件。

如果说上述的案例观察还不够有代表性的话,我相信数据可以更有参考性:今年5月25日-6月18日,美团闪购“超级店购物节”,多个品类的GMV均录得三位数以上的同比增长,其中宠物用品增长70.77%,数码家电增长12.92%,服装鞋包增长219%——这些都是传统电商的优势品类!同时,在美团“618神券节”直播中,星巴克品牌新客增长159%(与活动前一周相比),海底捞新客增长64%。

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说明本地零售正在大踏步占领用户心智,无论是店内消费领域、餐饮外卖消费领域、日常标准品领域,还是其他商品领域。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过去几年,互联网行业和投资圈都在“畅想零售的未来”,即如何将线上线下高效结合。现在,我认为“零售未来”的最佳答案已经准备好了——通过数字化手段服务实体店,帮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消费者,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服务:

传统零售店只能覆盖周边几百米,最多一公里的社区,现在可以把触角伸到这个距离的几倍,实时配送。传统零售店缺乏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和商业智能(BI)的有效工具,但现在他们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得所有这些工具。传统零售店不具备社会化营销和内容营销的能力,但现在可以接入大量这样的渠道,对营销效果进行一目了然的分析。无论是重视服务体验的零售业态,还是注重价格和标准化的零售业态,都可以在科技的赋能下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餐饮和生鲜行业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顺带一提,很多人认为电商行业的“代际更替”意味着从“传统货架电商”向“内容电商”(或兴趣电商)的演变。直播和内容种植是新时代的主要标志。但在我看来,本地零售的崛起和内容电商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它能更好地解决用户和商家的实际痛点。而且本地零售和内容电商这两个趋势并不互相排斥,存在巨大的组合空;这从美团直播功能的发展,尤其是618直播活动的战绩就可以看出来。

在本地零售赛道上,美团当然是投入最多,布局最全面的,构成了从外卖到闪购,从买菜到社区电商,从配送能力到商户服务能力的完整体系。两大传统电商巨头阿里和JD.COM也意识到了这一趋势。前者成立了独立的生活服务板块,后者通过收购达达集团加强了即时零售能力。Tik Tok和小红书都在2023年加大了店内消费业务的投入,试图以此为突破口打开庞大的本土零售市场;我相信,他们绝不是最后一批试图进入这个市场的互联网平台。再加上一批一直活跃在本土零售赛道上的创业公司,这个市场其实有点拥挤。

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本地零售不是简单的流量生意,甚至不是传统的互联网生意。它需要技术、基础设施、运营的整合,是一场争夺内功的长跑。历史一再证明,单纯靠烧钱或者靠流量支撑一个地方的零售业务是不行的——这一点在生鲜电商和社区电商的竞争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团在本地零售市场的系统优势依然不可逾越。虽然其他竞争对手也有机会,但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持续的投入。

再往前看,我们也会发现,本地零售的意义可能远远大于互联网行业本身。从科技角度看,无人机、无人车等技术的普及将进一步提升本地零售的绩效效率;反过来,本地零售业的发展也会促使科技企业开发更先进的技术。就像亚马逊基于“黑五”购物节需求开发公有云技术,基于仓储物流需求开发机器人技术一样,消费者需求和技术研发是相辅相成的。

这个系统可以广泛连接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实体店,通过本地供应满足本地需求,创造本地税收,解决本地就业。改变了互联网把就业、税收、利润留在少数一二线城市的传统格局,可以让更多地区获得真正的数字红利。

从宏观上看,本土零售的发展使得线上线下商家的关系不再是“此消彼长”;互联网和实体经济不再对立。。我们还处在这种融合的初级阶段,前面的路还很长,还要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

这个618和端午节,你尝试过本地零售买东西吗?

本网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在618“安静”的背后,是本地零售的崛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qkl/14209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