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来自@jolestar Twitter,MarsBit整理如下:
Web3到底有没有0?
在香港Web3大会期间,我看到网上开始讨论Web3和Web3.0的区别。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弄清楚Web3、区块链和Crypto的关系。有人觉得Crypto是骗局,有人觉得Web3是炒作,领导在台上讲Web3大概也没有一个清晰的画像,只是觉得需要一些新的东西。
所以我在这里提出一个泛Web3的概念。有了Web3的原生资产,再有Web3的原生财务,才有Web3的原生应用。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泛Web3概念下,有没有0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用,怎么破。到底怎么破圈,各有各的招数。有人认为破圈靠美女创造眼球经济。有人认为打破怪圈要靠合规和政府推动。还有人认为区块链会止步于DeFi,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
我确实看到了下半年的迹象。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大,草根的机会越来越少。投资者不敢赌模糊的正确性,而是看精细化的数据。
但是如果看整个Web3的活跃用户数和开发者数,会觉得后半段的说法有点荒诞。大家都在小池子里拼命翻滚,看不到旁边的大海。我在会场找了DeFi以外的Web3应用,寥寥无几。
为什么会这样?我的一个解释是DeFi产品的特殊性。一般产品用户增长飞轮如下所示。建造者建造产品,吸引用户使用,吸引投资者投资,继续建造,吸引更多用户,更多投资,越来越多的用户不断转向。
在DeFi项目场景中,用户和投资人基本重合,成为下图,绕过了真正的用户。这样的飞轮转得很快,但建设者和投资人也会有路径依赖,会不断卷进来,很难打破圈子。
如何打破这个怪圈?只有引入真正的Web3原生App,才能为效用令牌打造效用场景,吸引更多消费用户。否则,没有大规模消费场景的资产和金融只能是泡沫。
但是Web3原生App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基础设施来构建,应该通过什么路径推出?这个话题很大,篇幅有限,留待以后讨论。
目前,mainland China的互联网应用不太好,原因有很多。但遗憾的是,香港作为连接中英文世界的桥梁,错过了整个Web2时代,既没有成为创新的发源地,也没有发挥好桥梁的作用。
但在Web3时代,我希望香港能找到自己的角色。数码港很好,但是缺少建设者。
港Web3大会征文,交了作业@ @王峰_ 0128 @ zchrhrhr
本网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web3.0是什么,web1 web2 web3":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qkl/15756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