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新开始的最后危险”
原作者:的黎波里
原编译:czgsws
再质押协议可能会给验证者带来相当大的好处,但它们的成功可能会损害以太坊自我监管质押参与和缓解中央集权的能力。我们认为合乎逻辑的最终目标是将验证者组限制在一定的规模。以太坊的长期挑战是让更少的人参与认捐。不太了解的人普遍认为,以太坊的最后阶段,质押参与的规模会接近索拉纳、卡尔达诺等连锁,这两家都有70%左右的代币供应被质押,处于不活跃状态。但是以太坊开发者社区对此有很深的共识,他们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特币极简主义者对以太坊货币政策的看法是正确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来可能会改变。然而,他们的方向错了。以太坊不会出现过度的通货膨胀,抵押贷款的需求很可能远高于预期,相应的回报回报会下降。
坚信以太坊会合规的读者可能会认为,更多的质押参与者对以太坊有好处,但要记住,权益证明会与货币政策相悖。更高的发行量(因此更高的质押收入)不会降低持有人持有的可能性;而是鼓励持有人质押资产,实现更高的年化收益率。
例如,人们声称EIP-1559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货币方案,但1559实际上降低了质押的APR,并鼓励在线活动,而不是质押/持有。
EigenLayer等质押协议提供了以太坊协议之外的利益,扭曲了市场激励,破坏了以太坊的货币政策控制。这些协议描述了加密资产可能以超级金融化告终的令人担忧的情况。
垄断动态以太坊的货币政策包含了一个防止过度质押的内部负反馈回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合约中锁定ETH,收益率会降低。这将减少额外的质押活动,降低选择使用该链的机会成本。
我发现,通过将各种抵押人想象为单个或小群体的垄断者,并计算他们可以从非抵押人那里提取的最优实际收入以及他们将锁定的供应份额,来分析这种反馈循环是一种有用的方法。
我过去讨论过这个模型,但为了提醒读者提取实际收益曲线的工作原理,我们应该认识到质押奖励纯粹是被其他持有人和验证人稀释的。如果个人拥有并质押所有流通中的ETH,只是在稀释自己,所以获得的实际收益为零。同样,如果没有保护网络的承诺,那么没有人会受益。这两个边界条件是指供给承诺为0%和100%时的最大收益提取点,我们在上图中画出。
与峰值的任何偏离表明非质权人的利息收取低于最大金额。我们将上图中的峰值视为长期自由市场可能推动质押参与的最低点,约为33%。
与以太坊的发布时间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索拉纳的发布是预设的,不考虑验证者的数量。因此,为了最大化提取,垄断利益相关者将理想地持有尽可能少的供给(以最小化自我稀释)。但是在实践中,每个人都可以很容易地委托他们的质押,流通仍然存在,生态系统仍然在发展,所以我们观察到了非常高的参与率。
成本和风险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增加质押收益的因素,但需要注意的是,运营成本和风险调整同样重要。随着“上海”升级的到来,参与质押的风险情况将发生显著变化,届时可能需要更详细的讨论。
对于这一分析,我们将通过允许读者选择贴现率来结合运营成本和风险调整。这提供了一些灵活性;例如,25%的费率可能代表集中交易平台的质押费,15%的流动性质押权(LST),以及10%的合同风险额外折扣,或家庭质押可能遇到任何类型问题的折扣。
需要注意的是,费用是按名义价值收取的,但出质人应该感兴趣的利益是按实际价值计量的。当我们调整费用时,实际收入不再接近零,而是在高费率或高质押参与时变为负值。名义费用和实际收益之间的脱节将垄断均衡转移到了更低的参与率。
在下面的图表中,我们生成了不同比率的配置文件。
在使验证者能够撤回资金之前,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接近50%的贴现率是合适的,但我们并不是要表明生态系统目前接近有意义的均衡。
再质押和外部收入的作用再质押是一个用来描述质押生态系统中各种活动的术语。当人们在讨论LST的时候,比如利多的stETH或者火箭池的rETH,再质押通常是指将质押奖励反馈给生态系统,以创造更多的验证者,增加协议的收益。此外,在2022年初,再质押通常是一个用来描述周期性stETH交易的术语,这种交易失控了。公司在丽都存ETH获得stETH,然后将这些stETH Token抵押获得杠杆,再进行再质押获得额外收益。本文不讨论这两种再质押方式。
现在最常见的再质押协议是EigenLayer,这是一系列智能合约,允许以太坊出质人将质押物再质押,以保护二级应用或协议。通过选择智能合约定义的自定义附加条件,质权人很快就能获得超越以太坊货币政策的收益率。
使用类似于EigenLayer的协议进行再抵押或使用循环LST交易的关键区别在于内部和外部收益的概念。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增加了收益和风险,但循环质押受到以太坊货币政策中嵌入的负反馈回路的限制。相比之下,以太坊协议不能阻止用户使用外部收入协议。
因此,循环质押将均衡点移动到较低百分比的质押供给,而外部再质押将均衡点移动到较高百分比的质押供给。
当我们为不同的外部再质押收入建立演化均衡点模型时,结果是惊人的。因为外部收入不会稀释自身,即使收入的小幅增加也可能对质押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如果像EigenLayer这样的协议收益率只有1%,那么最好的抵押贷款动态就可以被推到一个不可持续的水平。
以太坊研究界普遍认为,采取最低可行流通政策是抑制高质押参与率的关键。其思路是,如果想质押的人太多,降低收益会使质押的吸引力降低,同时可以提高加密资产的货币属性。
由于网络的竞争性,最小可行流通政策仍可能产生预期效果,但在垄断优化问题中,再质押会颠覆结果。在这种动态中,减少协议的流通减少了自我稀释的影响,并鼓励垄断者承诺更多象征性的东西并利用外部收入。
为了重新获得垄断均衡,降低大参与者的最佳质押水平,正确的博弈论策略将转向提高质押APR,从其他持有人那里收取更多的价值,而不是获得再质押报酬。
低发行量高参与度对于网络来说可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但是监控质押中心化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如果Lido和EigenLayer的整合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结果,那么最小可行循环不一定是有效的解决方案。
结论再质押协议扭曲了内部质押反馈回路。长期来看,以太坊可能无法通过调整APR来抵御高质押参与率和集权势力。
这个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案已经讨论了很多年,Data始终认为最终需要对活跃验证者的数量设定一个上限。要继续关注这一讨论,人们应该关注以太坊的鲁棒激励组以及Anders和Barnab在拍卖验证者插槽方面的工作。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深入分析Restaking对当前ETH生态系统的影响":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qkl/16082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