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BAE首席投资官詹姆斯·厄尔利;翻译/区块链之家0x25
硅谷银行怎么了?事件的简单顺序是:
1.硅谷银行的存款从2019年底的610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1810亿美元,因为其初创客户筹集了足够的风险投资资金。
2.这太棒了。硅谷银行无法以足够快的速度贷出这些存款,所以它开始寻找其他用途来处理这笔钱。
3.不幸的是,很大一部分“其他东西”恰好是期限较长(即期限超过10年)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硅谷银行将56%的资产投入固定利率证券,远高于大多数银行。
4.不管是完全有意还是半有意,硅谷银行都在押注利率不会上升。
5.随着利率的上升——例如,一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从大约0.05%(2021年5月31日)上升到今天的5%以上——这些MBS的价值暴跌。
6.穆迪下调硅谷银行评级。
7.人们担心硅谷银行。彼得·泰尔和其他风险投资公司建议投资组合公司撤出资金。在融资放缓的情况下,科创公司的账户持有人已经在2022年提取存款,说服他们提取更多存款并不困难。
8.为了提供这笔钱,硅谷银行不得不动用* * *折旧资产。
9.(硅谷银行也告诉人们“我们没事”,但他们非常不没事,这可能会加剧恐慌。)
10.硅谷银行以2090亿美元的资产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银行。FDIC保险承保25万美元的存款,但由于硅谷银行是商业银行,它承保的存款不到3%。
11.顺便说一句,由于其他美国银行有6200亿美元的未实现亏损,人们担心其他小型和单一银行也会有类似的命运,银行股将整体下跌。
所以硅谷银行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关于利率的故事。鲍威尔并没有真的杀了银行,至少是故意的。事实上,他提高利率是正确的——硅谷银行刚刚让自己陷入困境。正如马特·莱文所说,硅谷银行的资产和客户对利率上升非常敏感。
在这个利率上升的时代,你的投资组合面临的风险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大,所以现在是谈论利率的好时机——利率是如何设定的,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资产价格。
美联储如何以及为什么调整利率?利率是货币的“价格”。这是借钱的个人、公司或政府的直接代价。对于筹集股本的公司来说,这是一个间接价格,包含在预期回报中。
就像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一样,美联储等央行通过降低和提高利率来刺激或减缓经济。
美联储调整利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美国国债。正如硅谷银行发现的那样,债券支付固定费用,因此如果一个大投资者(例如,昵称为“JPow”的投资者)推高了债券价格,这些固定费用现在就相当于较低的收益率,反之亦然。
从技术上讲,JPow交易会影响美联储购买的任何政府债券的利率,但美国国债(如果它们在一年或更短时间内到期,尽管我不知道为什么它们不能全部被称为债券)是世界基准无风险利率,因此它们影响利率环境的方式是改变威斯康星州市政债券的收益率。
消息更多的是关于联邦基金利率,似乎越来越贴上“联邦基金利率”的标签。
美联储影响联邦基金利率,但实际上并不设定联邦基金利率;这是成员银行之间的隔夜贷款利率,有助于补充余额,以满足最低准备金存款门槛。
与美国国债相比,联邦基金利率与更广泛的经济联系更少,但美联储认为银行会将其作为贷款的底线。
利率如何影响股价?理论上,更高的利率会降低未来预期现金流的现值,反之亦然。这种效应对于那些主要现金流预计会长期出现的公司更为明显,就像硅谷银行的很多客户一样。
人们可能会争论,是为派对结束而悲伤更合适,还是为派对持续了这么久而高兴更合适:多年的低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硅谷银行的客户,并让为他们提供资金的投资者变得富有(这也推高了科技股和生物科技股的股价)。
为什么科技股(以及硅谷的银行客户)受到伤害?大资金——至少传统上是由股票价格决定的——以公司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来评估公司。但如下表所示,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折现率的增加,这些值会急剧下降。
未盈利的早期公司的主要现金流可能包括硅谷银行的许多客户,但也包括生物技术和加密货币公司,这些公司已被预期到遥远的未来。现在他们有了更高的折扣率。
时间和高利率是现金流多样化的敌人。
看最右边的一栏。一家公司预计20年后赚的1美元,以今天3%的贴现率计算,值55美分,但如果贴现率上升到20%,它只值3美分——几乎低了95%。
这张无聊的图表和下面这张图,不仅讲述了生物技术的兴衰,不仅讲述了科技股的兴衰,某种程度上也讲述了硅谷银行的兴衰。
利率随之飙升。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
会有更多的银行倒闭吗?未来很难知道。银行倒闭就像房间里的幽灵。如果你足够害怕,它们就会出现——如果每个人都认为它们会发生,它们就会发生;否则,它们不会发生。这是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社会”部分。
更广泛的教训是,我们已经习惯了13年的整个“增长”生态系统——风险投资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初创公司、不盈利的技术公司、加密公司以及向所有这些公司提供贷款的银行——都因利率变化而动摇。
现在不知道利率的人,很快就会知道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鲍威尔 imf,鲍威尔事件":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qkl/17657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