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图片来源:由工具生成
1.Nostr协议的缘起和起承转合,比如说它是出于什么想法和思路创建的,以及一些流量分析1.1首先,讨论Nostr协议
最近大火的Damus,是建立在Nostr协议的一个应用,主要是以去中心化的社交场景(你把它理解为去中心化的Twitter)即可。
而NOSTR是一个协议,通过这个协议,可以建立很多东西,这个协议相对轻量级的、简单但可扩展的开放协议,在它上面可以建立真正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平台。
这个协议是基于中继端(Relays,可以译为中继站、中继端、中继等,这个概念在Nostr中非常常用,你可以理解为中继服务器,我们这里为了和Client客户端对应,把它翻译为中继端,关于翻译要感谢很多即刻上的朋友,致谢可见文末)的,中继端是可以由任何人操作的服务器,通过建立与服务器的持久连接,客户端(或应用程序)可以实时进行事件的交互( push and pull events in real time.)
Nostr的官网
关于帐户
在nostr中,我们不需要通过使用个人数据来注册一个账户(看到没,这就是它的优势)。
像比特币一样,我们只需要一套钥匙,也就是两把钥匙。
?️ 一个公钥(Public Key)作为你的用户名,这个密钥可以共享,并对所有人公开(就像你的微博账号、微信ID、银行账户一样,别人通过这个找到你)。? 一个私钥(Private Key)。这把钥匙像你的密码,需要对它进行保密,通过这个密钥,你可以在任何由nostr支持的平台**问你的账户。只需要选择一个nostr协议的客户端,如anigma、coracle或 astral,它就会为你生成,这里,为了增加安全性,建议使用外部签名程序,如Alby浏览器扩展或nos2x扩展等等,也可以用Rana等工具生成一个独立的私钥。注意保存私钥,因为它是将来恢复和重新登录你的账户的唯一途径,如果拿Damus来举例,就是我昨天发的那张图:
保护好私钥!保护好私钥!保护好私钥!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事件:
我们看看上述数据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于content 和 created_at字段,这两个比较简单,id是事件的唯一标识符,也就是在网络中唯一引用该事件的方式。pubkey字段,包含创建该事件的公钥(用户)。The event(事件种类)是nostr中最有趣的部分之一,这是一个字段,可以指定具体是哪种事件,为啥有趣,因为这样就说明,事件种类不受限制,我们可以设计任何我们想要的种类。举个例子,如果有个事件种类,是一个纯文本笔记,像一条推特文本一样,但是也有上面第4种这种端到端的加密信息,因此,这里就有很多可能性。The sig field (signature)是一个加密证明,证明发布该事件的人,是与该公钥相关的私钥的掌握者。The tags field可以包含想要的任意的标签,这给开发者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比如当你回复某个消息(event)时,该事件的id可以被设置为名为 “e标签 “的标签。关于Relays:中继端
中继端是nostr协议的主要部分,用于存储从客户那里收到的事件。中继端之间无法互相通信,只有你所连接的中继端才会接收和存储你的事件。
这也是Nostr的一个重要特性,也就是说中继端之间无法相互通信,因此,用户应该与尽可能多的中继端相连接。
客户端(总是会)允许用户与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中继端相连,用户还可以选择是否想要从自己所连接的中继端中读取、写入信息或等等。这块就有意思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连接某个中继端来检索内容,但是可以选择不在那里进行事件发布,或者反过来也成立。
比如说,如果小兔连接到一个中继端A,而小熊连接到一个中继端B,尽管他们都在使用nostr,但将无法看到对方的事件。为了看到对方那边的事件,用户必须连接到至少一个共享中继端才可以。这就意味着,如果小兔想在上面的情况下看到小熊的事件,小兔需要连接到中继端B(或者小熊可以连接到中继端A),然后就可以看到对方的事件了。
这个听起来似乎有点复杂,但是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可以托管一个不与任何人分享的中继端,并在那里发布自己的所有事件,这样,就可以在自己的中继端里只备份自己的事件。
例如,有一个中继端想要谈论娱乐新闻,而我不想参与,也不想成为它的一部分,所以我就不把这个中继端添加到我的客户端。但是,作为用户,网盘仍然可以和一个既在娱乐新闻中继端中的、又在我也是其中一员的其他中继端中的用户交流。
因此,Nostr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可以给个体很强大的力量,比如说,你有能力在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创建门户网站。如果有人想把你关进小黑屋,你可以创建一个新的领地,然后逃出小黑屋,在Nostr建立一个中继端成本不高,并且很容易,中继端也可以在普通的智能手机上运行。
控制一个中继端不会影响到其他中继端。
那么,Nostr仅仅就是想做个去中心化的Twitter吗?
Nostr的野心:不止替代Twitter
替代Twitter
为达到替代Twitter的目的,客户端利用了第1类的事件,即纯文本笔记。一些客户端包括:coracle, astral, nostr.ch, branle, damus, alphaama.com, Nostros等等
比如Damus,就是替代Twitter的创造
替代Telegram
通过使用4X(X是0到9之间的数字),可以实现像Telegram那样的公共频道,比如上面主页的Anigma.io是实现Telegram克隆的网络应用。你可以创建公共频道,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并聊天。在anigma中,可以向用户发送私人的端到端加密信息。
替代Reddit
Nostr也可以作为Reddit的替代品,可以发布帖子,用户可以对这些帖子投票,比如上面网站大图的nvote
? 在线游戏
nostr的另一个有趣的用途是创建简单的多人在线游戏,比如Jeste,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通过Nostr与其他用户在线下棋.
文本共享
Sendstr是一个在线工具,你可以通过nostr协议在两个设备之间分享端到端的加密文本数据。
1.2 关于Nostr的数据
(由于Similar Web只能看到1月30日的,因此这部分仅供参考,重点应该看2月1号的数据)
我们能看到,大部分还是从自然搜索来的,然后出站流量的话,由于Nostr官网没有提供太多的说明性文字,Github的位置放置的比较醒目,信息主要都在Github上,所以出站流量主要去了Github
然后社交这块,大家可以看:全部都是从Twitter得知信息来的,我相信Jack Dorsey发完那条Twitter之后,这个数据仍然是100%,也就是全部从Twitter进入Nostr,下载Damus
2.Damus最近的表现和传播路径我们上面讲了Nostr这个协议,然后再聊聊Damus:包括去Reddit收集了一些评论。
2.1Damus
2023年2月1日,Jack Dorsey发了关于Damus在苹果商店和Google应用商店上架的消息,然后瞬间引爆了,笔者推测,除了Jack的名人效应之外,还是因为应用在移动端出来了,毕竟目前全球大部分人在移动端的场景是使用频率是更多的,另外,近期市场表现平平(与去年最火热的时候相比)因此,出来这样的应用也很容易引人注意。
Damus的图片这里我拿IOS系统举例:刷屏的去中心化Twitter: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
公钥(pubkey):和我们前面说的一样,你的地址和用户名,大家用这个来找你,基本都是npub开头的、不要发错
私钥(Private Key):这个就是你的密码和身家性命,请藏好。
还有一个事情,就是Logout=登出
不要一激动点了Delete 账户
找其他用户,需要知道他们的publickey:比如我的就是:
npub1v48npxhgy6u7ftft3r0q5nq7fkn7tqc6myws0zcx7k9xcjscq0js73pcnl欢迎添加,交个朋友!
这里简单讲讲技术部分,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上Github去看:
由于Damus是建立在Nostr协议上的,因此,它的运行需要遵循Nostr的要求,然后我们可以看到damus的github文档里有个NIP,这个NIP是Nostr Implementation Possibilities的缩写,主要是为了记录与Nostr兼容的中继端和客户端软件必须实现什么、应该实现什么和可能实现什么
(也就是定义了一系列规则和标准)。NIPs stand for Nostr Implementation Possibilities. They exist to document what MUST, what SHOULD and what MAY be implemented by Nostr-compatible relay and client software.
具体就是:
NIP-01: Basic protocol flow 定义了所有用户都需要执行的基本规则和流程、字段和消息要求等。NIP-08: Mentions Handling Mentions,主要是规范了客户端对text_notes内容中的其他事件和pubkeys的内联提及的处理NIP-10: Reply conventions 描述了如何在文本事件中使用 “e “和 “p “标签,特别是那些对其他文本事件的回复NIP-12: Generic tag queries (hashtags) 通用标记查询,这里的中继端指的是,因为支持通过任意标记进行订阅,就需要中继端来响应标记的查询,也就是说, NIP 允许查询事件中存在的任何单字母标签。具体可以参考Github文档:
3.关于Damus使用和背后的哲学思考:可以想想这种去中心化代表了什么?毕竟”天下苦寡头久矣“
①首先,Damus的破圈,代表了一种进化,就是我们的交互不再受所谓”产品“的限制,而是基于协议。这个怎么理解,就算是我希望别人知道我喜欢看书,这个Tag会标注在我的脑袋上,而私有接口依旧隐藏。所以,对方不知道我的年龄、性别、以及我是不是真的是一只兔子,这就是,在实现了社交的同时,隐藏了灵魂载体,也就是我们的肉体。
②其次,Web3的社交,走的是白名单形式。这个怎么理解,比如我加了你,我告诉你我是只兔子,喜欢吃胡萝卜,这里不需要所谓的信任(也就是你不需要了解我)面向行为Behaviors需求的社交,代替了面向具体Object需求的社交,这里怎么理解?传统的社交是面向人的,也就是说我需要先知道你是什么人,再决定我了解你,再找你帮忙。
而现在,以后就是我们完成一件事情,你帮我改代码,我送一幅画给你,因此在这里,区块链和钱包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们是后续利益流动的基础,这是个纯行为社交的模式。
③
不存在Group A includes B C D members
只有B C D standalone object has tag A
④不存在信用,不存在社会关系,只存在交互,不存在所谓的安全、审查,只有历史。
4.如果Damus想继续做好,存在什么问题?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①产品体验:笔者去逛了一下它们的Reddit,发现还有很多用户不太会上传头像
因此提出了一些质疑,因此,后续产品体验是很大的考验,毕竟和今时今日这些经过时间和反馈打磨的移动应用,产品体验通常都非常优秀。以及,用户的习惯和要求也会比较高,没人会去用一个不好用的产品。
(这里如果你也没有上传头像,可以用postimage.org之类的网站上传图片,然后生成图片链接,把网址链接再**到自己的Damus个人资料这里即可(如下图)
②关于增长和留存
昨天和即刻的朋友讨论,我是这么说的:
注意,2021年初也有一款现象级社交软件的Clubhouse,在马斯克等一众名人的效应下爆红,但是后面并没有很好的发展下去。
针对当年昙花一现的Clubhouse,腾讯研究院2021年有一篇文章,其中提到,究竟语音社交是不是人的潜在需求?
(参考文献:四重思考下的Clubhouse,昙花一现还是颠覆创新?-腾讯研究院·2021-02-20 1)
比如说,我们看互联网应用历史,每一种成为趋势和潮流的技术应用,都有效解决了某种人性,例如:
门户网站解决了人们“一站式”获取资讯的需要;搜索引擎解决了人们对于海量资讯的选择障碍;即时通讯解决了人们随时随地点对点交流沟通的需求;博客解决了人们自我记录、自我表达的需要;微博等自媒体工具则把公共信息传播的权力赋予每个社会成员,打破了信息生产和传播渠道的垄断;微信解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并经过十年的发展把点对点私密通信、“人以群分”的兴趣社交以及广场公众表达的多种需求做到极致。从传播形式的进阶来看,社交沟通媒介是从文字、图片到语音再到视频的不断升级。语音社交是传播方式的降维。2020年疫情期间,中国最大风口是直播带货,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网站都成为聚光灯下的行业宠儿。人们都在考虑直播之后下一代交互的传播方式是什么,是VR?是全息互联网?2021年Clubhouse依靠语音社交翻红,某种程度可以看作传播形式的降维和回溯,传播交互门槛的再次降低,给社交产品提供了更多可能。
疫情下社交隔离持续一年,数以千计的会议、聚会被迫取消或改成线上。Clubhouse横空出世,语音社交把门槛降到更低,社交压力降到最低,不用洗头、不用化妆、不用穿戴整齐、不用管光线如何以及房间内是否整洁,完全适应了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人们(请自行脑补2020年春节期间穿睡衣度过2个月的场景)。疫情常态、继续宅,语音社交会有一定空间。不论是名人还是素人,在发言的一刻,其他数百上千的听众都会在屏幕后安静地听你讲话,表达欲得到最大释放。
那么,Clubhouse后续内容沉淀和用户留存靠什么?当时吸引力主要有名人访谈、优质话题讨论、邀请制有一定神秘感并确保相对优质高端用户、直接语音对话带来的亲切感和现场感。用户就像在参加鸡尾酒会,随处听,随处逛,有感兴趣的话题就留下来收听、参与发言讨论,没有兴趣就再跳到下一个房间。但是,尽管Clubhouse火遍全球,但是后面很快就变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产品。
同理,如果我们看Damus,也要问同样的问题,也就是去中心化社交满足了我们什么需求?
以及,后续内容沉淀和用户留存靠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跟大家一起讨论得出。但是我想,希望数据所有权能够属于每个个体,朝着这个方向的尝试,永远是值得支持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no stem,no tech":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qkl/17882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