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网贷行业异军突起,P2P、小额贷款、消费金融等公司和产品层出不穷。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甚至已经“离不开”网贷资金的支撑。尼尔森《中国年轻人债务状况报告》显示,18至29岁的年轻人中,有86.6%的人在使用信贷产品,也就是说,只有13.4%的年轻人零负债。
然而,网贷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2020年11月初,银保监会和央行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范了网贷行业的发展。比如,网贷新规直接提高了经营网络小额贷款的资本门槛,要求从事网络小额贷款的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跨省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
在这种影响下,很多网贷开始清理业务,降低借款人金额。许多上市公司已经出售或计划出售小额贷款牌照,甚至蚂蚁集团也有计划将小额贷款业务转让给消费金融公司。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网贷行业这么冷门?消费金额和网贷有什么区别?
一是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五年减少1792家。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118家,较年初减少433家。贷款余额8888亿元,前四季度减少203亿元。2015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910家,公司数量已经连续五年下降。
此外,据媒体报道,多家上市公司准备转让小额贷款牌照,如:
1.多氟多公司拟出售多氟多控股子公司焦作中站区福多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60%股权;
2.栖霞建设公司拟将其持有的三六五小额贷款10.83%的股权转让给Sanliuwu.com;
3.银轮拟转让天台殷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股权..
这些大公司出售小贷公司股权或牌照的背后,大多是因为小额贷款行业监管趋严,经营能力较差,未来拓展业务难度加大。再加上消费金融和传统银行的冲击,其盈利能力已经不能和过去“躺着赚”的高峰期相比。
第二,消费金融和直销银行的迅速崛起
与小额信贷行业不同的是,消费公司和直销银行近年来迅速崛起,数量也逐渐增多。截至目前,全国获批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共有27家,既有平安、小米、蚂蚁、唯品会发起设立的新公司,也有捷信、捷信等老牌机构。此外,2020年有两家直销银行获批筹建,分别是招商拓扑银行和中邮惠万家银行。
这些“新机构”的成立,不仅意味着未来金融监管将更加规范,也预示着小额信贷这块大蛋糕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第三,借款人该怎么办?
事实上,对于借款人,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主,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办理融资业务:
1.对于资质优越、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和个体户,建议直接选择银行机构办理普惠贷款(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
2.对于资质一般,资金要求适中的企业和个体户,建议通过消费金融公司办理,但很多消费金融公司只对个人开放,所以建议以个人名义办理。
总之,在小额信贷行业面临“洗牌”的时候,要选择一个背景强大、资质齐全、产品创新的机构来经办,这样才能保证在获得资金的同时,也能持续稳定的维持运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5年少了1700多家!小贷牌照遭“甩卖”,借款人怎么办?":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650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