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银监会官网城市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近期,部分小额贷款公司针对大学校园,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进行诱导营销,面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其过度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侵害其合法权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明确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同时,组织各地部署开展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监督检查、排查整治工作。
小贷公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产品已经融入大众生活,比如支付宝的借贷宝、京东等产品。COM的白条等等。
借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但很多借贷平台存在申请门槛低、准入条件简单、计息方式不规范、违规催款等明显问题,操作简单就能申请到一笔钱。
很多人,尤其是大学生,在网上购物时经常会迷失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产生冲动消费或超前消费。
账单一出,就无息分期付款,这是借款的第一步。
大部分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面对贷款的问题会越陷越深。更有甚者,他们会躲着家人还贷,拆东墙补西墙。最终,他们无力偿还逾期贷款将导致不良信用问题或导致不可挽回的悲剧。
尤其是近年来,“套路贷”、“校园贷”、“裸贷”等一系列网贷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多起家庭悲剧和社会矛盾。
2020年末,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227家,从业人员74456人,贷款余额9020.26亿元。
一边是物欲横流的社会,一边是停不下来的借贷公司。如果你没有一点定力,你就逃不过光明的诱惑。
从事背景信息核查多年的边肖发现,很多求职者和刚步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都存在信用问题。
理由有千百种,真相只有一个:经不起诱惑。
很多人认为征信的问题是私事,不会影响找工作。但近年来,因个人债务问题与公司发生纠纷的案件屡见不鲜。很多公司在招聘时会仔细核对求职者的各方面信息,规避就业风险。
尤其是金融行业,对求职者的信用调查尤为关注。金融行业的员工与客户之间的信用关系是以借贷、证券交易等为中心的。如果员工的征信有问题,公司的声誉也会受损。
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员工行为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8〕9号)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开展员工行为定期评价,建立长期监测和不定期调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招聘中对其业务相关行为进行评价,并将员工行为评价结果作为薪酬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因此,所有金融机构都要求员工在入职前提供信用报告。如果求职者有大额债务,信用卡套现,严重逾期,会直接影响是否入职。
强制性规范的背后,是千血万水的教训。
边肖在此提醒广大求职者:借贷一时凉,还贷悔断肠。也提醒HR在招聘人才时要注意这些潜在的风险。底线一定不能松,可以找第三方辅助。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贷是违法的吗负债人需要还钱吗,网贷是好是坏":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750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