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玉尔湖
由齐超制作。com“见专栏”
最近白酒行业新闻频出。本月,2023中国高端白酒展览会举行,透露出中国白酒行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马太效应”明显,龙头企业正在积蓄力量抢占先机。也就是说,白酒行业的硝烟已经开始了。面对喜忧参半的消息,各大白酒厂都有压力。
其中,一直冲击行业前三位置的泸州老窖股份公司更是焦虑。一方面,尽管多年努力“争第三”,泸州老窖股份公司营收仍居行业第五,面临库存飙升、酒类贷款管理等经营压力。另一方面,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因频繁涨价被戏称为“涨价王”,又因新建窖池被质疑为“泸州新窖”,品牌口碑不断受挫。
目前白酒行业风起云涌,行业竞争加剧。茅台、五粮液占领市场,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紧追不舍,在泸州老窖的日子也不好过。未来,发展已经乏力的泸州老窖股份,是能抓住机会重回行业前三,还是后继乏力,幻灭?答案有待考虑。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因为股票暴涨和酒贷压力很大。
今年6月,中国酒类协会发布《2023年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指出,自2023年春节假期以来,中国白酒企业普遍存在高库存、滞销的问题。今年3月,中国酒类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也指出,对于中国白酒企业来说,消除库存是今年的首要任务。
正如专家所说,随着二、三季度的来临,白酒行业进入淡季,各大白酒企业都面临着库存堆积带来的压力,尤其是泸州老窖有限公司问题。近年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库存呈明显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2019年,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合计23.16亿元,库存商品合计11.36亿元。截至2022年底,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在产品账面价值已飙升至73.06亿元,库存商品达到23.83亿元,翻了三倍。今年,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存货已经超过100亿元。
如此快速的库存增长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讨论。白酒企业库存压力较大,不仅会导致现金流问题,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销售。此前,有投资者问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今年会为了业绩压下库存吗?会不会因为去库存给2024年的公司造成压力?”这也是大多数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针对库存飙升的现象,泸州老窖股份在年报中解释称,“公司持续推进优质酒产能和品质提升计划,产品储存期管理要求,产品产量增加等共同作用”。不过这个解释似乎有点苍白,大部分投资者和从业者并不买账。
值得注意的是,在库存增加的同时,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销量并没有好转。2015年以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数据持续下滑。到2021年,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量已从20万吨减少到不足8万吨。去年,产品销售仍然没有明显改善。惨淡的销售数据进一步加剧了泸州老窖股份的经营压力。
也许是为了缓解压力,泸州老窖试图通过金融手段刺激产品销售。今年3月,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马龙大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同时推出酒商贷、酒商贷、酒企贷三款产品。简而言之,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借酒”。
泸州老窖有限公司的贷款产品覆盖了行业上下游的供应商、经销商和个人客户,借钱卖酒似乎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不过,这毕竟是泸州老窖第一次“玩”金融,而且也是在这么大的经营压力下经营。“借酒消愁”是妙计还是突发疾病,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不难看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因为不断攀升的库存,至今仍未恢复的销量,未知的金融产品,而处于焦虑的状态。未来,泸州老窖股份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想办法消除库存。
从“涨价王”到“泸州新窖”,品牌纷争频出。
长期以来,白酒企业涨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或者为了打造高端品牌形象,或者为了提高销售利润,很多白酒企业都在寻找合适的时机提价。然而,在白酒销售淡季,很多白酒企业还在犹豫要不要降价来维持销量,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却成了“逆行者”,多次为产品提价。
今年2月底,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调整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1952价格体系的通知》,表示将对52度500ml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1952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在计划配额结算价基础上增加该产品计划外配额40元/瓶。同时,从3月底起,52度500ml泸州老窖有限公司1952经销客户计划结算价上调20元/瓶,保证金也调整为60元/瓶。可以说,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这波涨价风不小。
此前,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刚刚调整了其老字号特曲产品的价格。具体来看,泸州老窖正式宣布对特曲老字号产品实行价格双轨制,将52度计划外定额30元内结算价上调500ml,38度20元内结算价上调500ml。
今年3月,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低度国窖1573的提价。事实上,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涨价并非始于今年。据统计,2022年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提价十余次,过去几年提价频繁。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频繁涨价,业内干脆给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冠以“涨价王”的称号。虽然是个笑话,但“涨价王”的标签对泸州老窖股份来说无疑是负面的,以牺牲品牌声誉为代价,发展策略是饮鸩止渴。
涨价争议的热度还未褪去,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新坑又引起热议。3月底,有消息称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为解决产能问题,建了几万个坑。本来是扩大产能的好消息,但是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以“好酒靠老窖”“好酒来自老窖”的宣传起家,新窖颇有点一炮而红的意思。
此前,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老窖”一直受到质疑。据知情人分析,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国窖1573的官方定位是“窖池起源于1573年”,但公开资料显示,1573年只有4个窖池,即使是百年老窖,也只有上千个。这些老窖的年产能在3000吨左右,而国窖1573的年销量也超过8000吨,百年老窖明显不够用。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是否有,有多少是老窖生产的不得而知。业内人士质疑,新窖池生产的白酒是否应该更名为“泸州新窖”。讲好品牌故事是高端白酒的根本。如果“泸州新窖”的争议持续下去,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形象将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害。
从“涨价王”到“泸州新窖”,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在争议中被贴上了一个又一个负面标签。为了谋求可持续发展,如何恢复品牌形象是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尽快思考的问题。
前三名进不去的行业,弱小的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白酒行业“马太效应”明显,有实力的企业都在想尽办法抢占发展先机。从目前白酒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值来看,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在行业中遥遥领先,位列行业前两位,泸州老窖股份、山西汾酒和洋河股份争夺行业第三。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四川名酒,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很早就获得了名酒称号。可惜的是,由于早期切入平民化轨道的决策失误,泸州老窖错失发展良机,很快被各大高端品牌茅台、五粮液甩在后面,被洋河超越,逐渐跌出行业前三。
从此,重回行业前三成为泸州老窖股份的梦想。2015年,泸州老窖股份正式提出了“重返前三”的目标。2018年,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宣称“泸州老窖将在2020年底重回行业前三”。遗憾的是,八年过去了,重回前三依然只是一句口号。
资料显示,2020年至2021年,洋河的营收始终赶超泸州老窖股份,2021年洋河营收超过泸州老窖约50亿元。2022年,除了洋河,山西汾酒的营收也超过了泸州老窖股份,换句话说,泸州老窖股份没能进入行业前三,而是落在了后面,成为了行业第五。
在近期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白酒营收排行榜中,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营收仅为76.1亿元,仍位列第五,不仅落后山西汾酒营收50.72亿元,也是前五名中唯一营收不足100亿元的企业。可以预见的是,泸州老窖今年的营收依然难以超越洋河和山西汾酒,白酒的“探花”已经破灭。
目前白酒行业处于成熟阶段,不仅行业内竞争对手众多,销售市场也将继续向各大头部企业集中。与此同时,行业经济逐渐下滑,白酒行业消费规模萎缩。换句话说,泸州老窖有限公司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标签
目前泸州老窖股份能在激烈残酷的白酒市场拿下前三,实属不易。总的来说,缓解经营压力,维护品牌美誉度是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发展的基础,未来这个老酒厂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无论如何,泸州老窖股份作为一家知名酒企,有着不错的人气基础,“重返前三”还有一线希望。未来,希望泸州老窖股份能够脚踏实地,耐心等待,继续在白酒行业深耕。也期待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能够尽快走出发展的瓶颈,为白酒行业带来更多新的可能。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泸州老窖怎么了,泸州老窖现状":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75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