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秦婷镇麦池村就业扶贫车间运营以来,周边村庄的数十名农妇开始了她们“家门口”打工的“新生活”。图为当地妇女在扶贫车间工作。王怀珍摄
众信。com兰州12月12日电(王怀珍)“以前在外地上班,一年只能回家一次。现在,扶贫车间搬进了村里,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庭。”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秦婷镇白家村村民雷笑着说,过去他们“走南闯北”,现在在家门口的工厂上班,生活越来越好。
图为天水市清水县扶贫车间,农村妇女在加工电子元器件。王怀珍摄
自11月底在秦婷镇麦池村开设就业“扶贫车间”以来,来自周边村庄的数十名农妇开始了“新生活”。正在扶贫车间加工电子元器件的麦池村村民赵慧琳说,通过前期培训,她已经正式成为车间的第一批员工。
赵慧琳家有七口人。以前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地和外出打工。“把娃娃留下,离父母远点。心里的痛,只有你自己知道。”在工地做过保姆和小工的赵慧琳说,现在她在家上班,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能回家。“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她的收入很稳定,很满足。”
“只要通过岗前培训,基本就能胜任工作了。”秦婷镇扶贫车间负责人李婷介绍,目前扶贫车间加工的电子元器件主要用于冰箱、空搅拌机等设备,生产操作工艺较为简单。车间员工的保底工资是每月1600元,3个月后,按照测算标准,最高工资可以达到3000元。
扶贫车间是清水县助力农村“三变”改革,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扶贫新模式。目前,该县重点关注就业困难人员,如不能外出务工人员、产业发展不起来的人员、随迁进城的父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等。精准识别县内当地就业门槛低、增收效果好的就业密集型企业,引导企业建立以农产品加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扶贫车间,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县内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业、稳定就业。
清水县还协调落实企业扶贫车间场地,以小额担保贷款、岗位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签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同时还倾斜拨付技能培训补贴资金,以“人岗匹配”为原则,委托企业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贫困户培训合格后,扶贫车间将进行“配套安置”,为企业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截至目前,清水县已指导企业兴办养殖加工、电子元件加工、服装加工等扶贫车间10余个,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700余人转岗,带动全县贫困户“科技就业、科技增收”。接下来,清水县还将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不断营造优良的企业发展环境,把扶贫车间打造成“民心工程”和“精品工程”,继续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促进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实现“一人就业、一家脱贫”的目标。(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甘肃清水属于哪个地区,甘肃省清水县概况":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895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