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刚毕业的李杰(化名)本打算靠自己的努力在江西省南昌市找一份靠谱的工作,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他说:“我没找到工作,却拿到了两万多元的‘师徒贷’。”
近日,记者了解到,不少刚毕业的年轻人应聘南昌一家科技公司,被公司“说服”进行技能培训并申请贷款。现在,他们想终止贷款,但他们发现很难。
求职变成了贷款培训。
2017年12月3日,李杰在58同城招聘网站上看到南昌阿甲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设计助理。该职位要求高中学历,月收入3000 ~ 5000元。李杰动心了,第二天去公司面试。
“公司说我不懂业务,需要4个月的岗前培训。”李杰回忆说,公司答应和国内很多知名企业合作,毕业后可以推荐过去的工作,李杰的收入会更高。但是,培训需要收费。李杰没钱怎么办?
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李杰,考虑到他刚毕业,可以帮忙从银行贷款。我发现李杰很犹豫,工作人员就“开导”他,告诉他要学会独立。通过学习,他的月收入可以达到8000元。
李杰觉得机会不错。如果他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以后就没有还款压力了。他没有和家人商量就当场签了贷款协议。一周后,李杰按照对方要求打印了一份征信报告,并将身份证和银行卡交给了工作人员。
另一位求职者向记者证实,自己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并出示了公司发来的面试通知信息,还提供了贷款协议。显示甲方(出借人)为李,住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借款金额为22800元,用于参加南昌阿甲科技有限公司培训项目,直接支付给该公司。
借款协议显示,还款期限为20个月,前8个月每月还款342元,后12个月每月还款2242元。
学员退出培训,却一波三折。
李杰开始学习图像处理这门课程。这个班大约有10名学生。虽然现场有老师,但是他基础差,跟不上课程内容。之后课程改为线上教学,学习效果更不尽如人意。
今年1月初,李杰觉得不对劲。他听以前的同学说这家公司推荐的工作收入不高。恰巧一个同学的银行卡被扣款,显示是“川邦公司”发来的信息,扣款名称是“师徒贷”教育贷。
“我以为是银行贷款,结果发现是‘师徒贷’。为什么拿着我们的资料去外面贷款?”李杰决定离职,并申请从公司离职。几经交涉,工作人员告知他学了29天,需要交6414元学费。之前公司付给他的1000元“工资”也需要退回。
记者了解到,另一名刚毕业的女生王鸿(化名)也有类似经历。她说,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她,休学要交贷款金额20%的违约金。
据悉,南昌红谷滩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已介入此事。有同学表示,此后公司态度有所转变,同意退学不交课程费,但事情并没有完全解决。有同学担心贷款协议不在自己手里。以后会不会以“师徒贷”的名义扣款,以后会不会影响他们的个人信用记录?他们希望完全取消贷款协议。
有关部门初步调查发现,该企业已超范围经营。
1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南昌红谷滩新区的南昌阿甲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一名工作人员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我们会处理好自己的事情。”这位工作人员说。到底什么是“师徒贷款”?对方没有回答。记者在网上搜索,没有发现准确信息。
该公司在58同城网站上的介绍是:“阿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软件开发、设计、施工的IT互联网公司。”但没有提到该公司参与培训业务。
记者查询了南昌阿甲科技有限公司的信用信息,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12日。其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计算机技术咨询、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
记者发现,该公司总经理李与借款协议中的出借人同名。记者试图核实此事,多次拨打其电话均无法接通。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沙井分局一名工作人员透露,初步调查发现南昌阿甲科技有限公司超范围经营,已向该公司下发相关通知。
该公司工作人员曾向学生提及,国内某知名手机厂商与该公司有合作。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联系手机厂商,对方表示与南昌阿甲科技有限公司没有合作。
记者发现,在全国各地有多家以各地命名的阿甲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都是同一个赵姓。公司2017年成立,2018年也有。
年轻人如果遇到“培训贷”,可以拨打12355求助
北京亿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表示,用人单位以招聘的名义收费,肯定是违法的。他进一步分析说:“根据相关法律,作为用人单位,有义务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入职培训不能收取任何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承担职工和待聘人员的职业教育费用。
“一家科技公司,却不是有资质的培训机构,为什么在国外开展培训业务?”黄乐平提出疑问。他提醒,年轻的求职者一定要注意类似的贷款,如果以后还不起贷款,可能会影响以后的个人信用。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姚认为,类似贷款是典型的“培训贷”,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一些公司会以此为副业。
姚介绍,国家已经关注到“培训贷”现象。2017年,多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培训机构的监管,查处“黑中介”、未经许可从事职业培训业务等各类侵害就业权益的违法行为,防止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培训、求职、职业指导等名义捆绑推荐信贷服务。
“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年轻求职者可以拨打12355求助。这是共青团设立的青年服务平台热线。后台有律师和法律专家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姚对说道。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师徒啥意思,师徒帮兼职":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90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