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在尺寸上是新颖的。欢迎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你的支持。
3月11日上午,申通快递宣布,阿里巴巴将出资46.6亿元入股申通快递,未来将在物流科技、快递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领域进一步探索合作。
同日,顺丰控股有限公司与德国邮政DHL集团正式宣布成立合资子公司顺丰DHL供应链中国,正式涉足供应链领域。
阿里入股申通,快递行业格局变化?
阿里向申通快递控股股东公司德银投资投资46.6亿元,间接持有申通快递14.65%的股权。这次行动不是心血来潮。
去年5月,马云在公开场合表示,为了打造中国的智能物流骨干网,“我们将投入数千亿元来打造这个东西。如果1000亿不够,我们就投几千亿”。
关于阿里入股申通,阿里也表示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将物流成本从目前占GDP比例16%降低到5%,从而提高整个制造业的效率。同时,提高物流行业的智能能力、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
当然,这并不是阿里第一次投资快递公司。
2015年5月,阿里携手云峰基金投资童渊;2018年5月,阿里巴巴和菜鸟网络共同投资了ZTO快运。早在2008年,阿里就已经投资了百世快递(当时的汇通快递),成为百世快递的大股东。目前,阿里持有童渊17.03%的股份,中通8.43%的股份,百世27.79%的股份。
申通是快递行业的老大哥。此次阿里入股申通快递,意味着其在投资战略上聚集了“三通”(中通、童渊、申通),与百世快递一起进一步完善了智能物流网络,距离马云提出的“全国24小时、全球72小时”的目标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马云曾经说过,他绝对不会亲自去做快递。菜鸟网络作为一个信息技术平台,不会做快递来抢快递公司的生意。但阿里能给快递公司带来的业务量,足以吸引快递公司与其保持合作关系。通过合作,阿里与快递联盟更加紧密,未来有望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提升对抗外部竞争的物流体验。
换句话说,阿里入股申通后,直接影响了物流行业的市场格局。随着“三通”和百世,阿里将与京东物流、顺丰形成竞争关系,快递行业将进入阿里、JD.COM、顺丰三足鼎立的局面。
求变,顺丰的跨界之路从未停止。
菜鸟网络日前宣布,将投资数千亿元建设全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货运可24小时送达的网络。全球72小时内送达,物流成本降低5%以下。
京东物流不仅宣布购买40架飞机运送快递,还从服务自营业务转向全面开放个人快递业务,在时效和服务上可与顺丰抗衡。
顺丰曾经的竞争优势已经开始逐渐被对手赶超,快递市场基本饱和。王微曾表示,“我们需要在快递业务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利润来源,延伸新的业务分支。”
王微最看重的是电子商务领域。他也曾多次尝试打造电商业务,但似乎都不太成功。
2010年,顺丰成立了“顺丰E商圈”,主要卖食品,现在这项服务已经停止运营。顺丰还为其打造了配套的支付工具“顺丰宝”。
2012年推出会员制电商平台“尊礼汇”,主要为中高端商务人士提供专业礼品服务,结果惨败。
还是在2012年,主要生鲜电商平台顺丰快递上线。然而发展并不顺利。到目前为止,CEO已经换了7次,业务方向也一直在变。
2014年后,顺丰也积极布局零售业务和跨境电商。
2014年,顺丰推出线上服务社区店“骇客”,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短时间内在全国布局2000多家门店。但仅过了一年,大量门店关闭,开的门店改名为“顺丰家”,现已与顺丰合并。顺丰现在已经成为顺丰线上线下零售业务的总称。
2017年,顺丰高调进入办公无人货架领域,成立了“丰盛e食”。
2015年,“顺丰海淘”作为跨境电商出现,现已更名为“曲锋海淘”。2018年,曲锋海淘也开了线下店“Wow Wow全球精选店”,但是同质化竞争激烈,不知道以后怎么发展。
顺丰一直执着于新业务的拓展。
2015年,顺丰推出了专注电子产品售后服务的品牌——丰修。依托顺丰自身物流优势,开展O2O电子产品维修服务,主打“5分钟响应,2小时上门,1小时维修”。
金融方面,顺丰已经拥有多张金融牌照,如第三方支付金融、保理、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等。,但2014-2015年只成立了几家金融服务公司,业务尚未全面展开。
此外,顺丰与同盾科技成立了为物流、供应链金融、新零售行业提供解决方案的智能数据分析公司,还与东方嘉盛、郎华、怡亚通等八家盟友成立了超级大数据公司。
这些跨境业务的成绩如何?财报显示,2015年至2017年顺丰商业板块亏损已达16亿元。最后,2017年顺丰上市,为了保证书好看,商业板块也被硬生生剥离。过去一段时间,顺丰商业还在通过关店裁员来减少亏损。
物流到底有没有反哺电商?
顺丰跨界做了很多生意,王卫最大的执念是做好电商。
在王微的理念里,既然电商可以建物流,为什么物流公司不能做电商?电商和物流的本质是服务。如果从电商到物流行得通,那么从物流到电商也一定行得通。
从最初的“顺丰E商圈”,顺丰的电商业务已经走过了近10年,但庞大的快递业务没能支撑起王卫的电商梦。
说到底,电商发展物流和物流发展电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
电商是平台模式,如何低成本获取最大流量最重要。淘宝天猫和JD.COM很早就进入了电子商务领域。即使是进入该领域较晚的拼多多,也是依靠集团模式和微信平台的流量快速增长,用了三年时间才上市。
但是顺丰擅长物流业务,物流最重要的是服务。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控制配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这和电商思维不一样。
从电商到物流,需要考虑的是用户消费行为、销售策略,以及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监管。对于成熟的电商平台,在管理上有成熟的思路,自建物流平台的道路相对容易。事实也是如此。不仅JD.COM有自己的物流,阿里建立的菜鸟联盟也逐渐开始追赶顺丰。
把物流做大,强调大规模圈地,增加服务人员。顺丰对此非常熟悉,甚至自建机场,搭建a 空运输网络,抢占快递市场。但顺丰最缺的恰恰是电商最需要的流量。
顺丰对电商的信心来自于其丰富的快递订单流量,但王卫不知道的是,淘宝天猫、JD.COM等电商平台最需要的零售消费流量,已经在前期收获了一波流量红利,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流量。到目前为止,顺丰还没有搭建一个完善的平台,想要获取流量,从其他地方引水的成本不言而喻。
简而言之,零售消费流就像源头的活水,可以源源不断地给配套物流带来订单,反之亦然,这是顺丰电商探索不成功的最大症结。
目前电商平台纠纷不断,几乎收割了电商所有的流量红利。像拼多多这样的电商只会越来越少。从这个角度来说,探索电商近10年仍毫无头绪的王微,未来只会越来越艰难。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顺丰的电商和零售之路完全不通。
王微的生鲜电商已经布局多年,商场生鲜电商也处于探索阶段。如果顺丰能依托自身的物流优势,优化冷链运输、配送效率和质量,或许还能在生鲜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如今,阿里、京东物流都在不断扩大物流版图,与顺丰三足鼎立。在电子商务领域,阿里和JD.COM仍然是巨头。未来顺丰将如何应对?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阿里入股申通快递,阿里巴巴持股申通快递":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010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