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积极实施金融驱动战略,依托特色水果和优质水果资源优势,试行“三权”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信贷员了解生产的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高水平推进
宾川日照充足,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各种亚热带水果的生长。宾川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形成了特色化、产业化、科学化、规模化的优质水果和特色经济林果业发展格局,获得了“中国柑桔之乡”、“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水果之乡”等多项荣誉。但同时,贫困数量大、范围广、情况复杂也是宾川的具体现实。2014年以来,全县确定平川、乔店、鸡足山3个贫困镇、55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049户35510人,贫困发生率11.85%。宾川作为典型的农业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金融服务“三农”改革创新领导小组,出台了《宾川县经济林(果)证发放和抵押贷款实施方案》,为改变农业发展长期困局,打通银行服务“三农”融资渠道,开辟新渠道,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责任,做到一流水平
种植技术培训
抓真、确权、发证、夯实工作基础
传统金融服务抵押担保门槛高,贷款审批程序多,农户很难符合贷款条件。为此,宾川县利用发证权,跨越抵押担保门槛,夯实农业与金融对接基础。在全县10个乡镇开展了“水果证”的登记发放工作。成立专门办公室,10个工作队,1193人,1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开展“果证”登记发放工作。2013年至2019年,共抵押水果权证7168户,抵押水果面积13.55万亩,抵押贷款12.45亿元。其中,2019年发放水果权证4268张,办理抵押贷款311户,抵押水果面积6374亩,抵押贷款6729万元。截至2019年12月,全县共完成田块划定面积84.91万亩,确权50.7万亩,签约74658户,占应签约户数的95%;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74658份,发证率95%。“果证”“三权三证”的扎实开展,使全县广大群众变“资产”为“资本”成为可能,有效解决了贷款担保问题。
向农村家庭发放贷款
创新金融产品实现支农惠农
为解决“三农”金融业务中客户弱、需求小而急、信息不对称、成本高、风险大、业务难以持续等问题,县委、政府支持和鼓励县级金融机构创新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注入活力。金融部门顺势而为,以“创新机制、互利共赢”为原则,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加快惠农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改革创新,全力打造金融服务新模式。富滇银行大胆突破传统的抵押担保方式,为宾川人做了首款以水果为抵押物的金融产品——“金果贷”。农户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全面畅通,贷款规模全面限制,贷款利率低,还款方式灵活多样。深受群众好评,被国内多家媒体报道转载,凤凰资讯、新华网、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水果网、三农财经等。2013年10月,“金果贷”入选“亚洲金融合作联盟成员单位小额信贷实践优秀案例”。针对农村信贷小额、广泛、短期、使用频繁的特点,农村商业银行将小额农贷与果权证相结合,增加农户信贷5000万元,并制定出台了《办理经济林(果)权贷款惠国通贷款管理办法(暂行)》,在全县16个营业网点统一管理、规范流程。2015年以来,农行宾川支行累计发放贷款20150.2万元,累计4717户,惠及1415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惠农e贷”增量指标完成率居全州第一。宾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配合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发展“红色信贷”。金融产品创新实现了“青山变金山,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本”,使宾川农民获得了充足、方便、快捷的现代金融服务。
小额信贷政策介绍
建立长效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是实现做大做强农村金融业、加快高原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目标的重要基础。为建立良好的银政关系,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宾川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激励办法》,将存贷款净增、存贷比、创新金融产品纳入工作考核目标,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征信体系和信用社会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完善信息评估,规范信息管理。全县共采集农户信用信息档案87047份,建档覆盖率100%,授予信用用户71528户,授信金额416506万元,授信覆盖率82.17%,评定信用村68个,信用乡(镇7个)。同时,银行不断提高服务效率,简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环境,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云南网记者闫新宇通讯员张雨薇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金果贷怎么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296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