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一欣在复习功课。邢云摄
蓝一欣正在复习功课。邢云摄
本报邢台7月1日电(张、邢云)“当得知今年高考分数线是620分时,我和妈妈都喜出望外。我中考的分数是400多分。没有‘教育扶贫’政策,我就上不了高中,更别说高考了。”河北省平乡县高考生蓝一欣说。
蓝一欣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平乡镇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他出生后不久,母亲就患上了小脑萎缩,生活不能自理。他父亲外出打工,从未失踪。十多年来,他的母亲和他生活在一起。中考结束后,蓝怡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结束学业,打工赚钱?还是继续上学?他不愿意。“想改变命运,就得上大学,可是钱呢?”
2016年秋季,平乡县全面落实“三免一扶”政策,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蓝宜鑫就是受益者之一。不仅每学期免除学费、住宿费、书本费,还可以享受1500元的贫困生生活补助,保证了上学的费用。
蓝一欣的获奖。邢云摄
不仅入学无忧,蓝一馨还进了“邢台二中萍乡班”。“邢台二中平乡班”是在平乡对接京津冀,探索“小县办大教育”的背景下,邢台市、平乡县教育部门推动实施的一项创新扶贫举措。2016年,萍乡一中与邢台二中签订“强弱办学”协议,选派精干的教师和校长团队进行帮扶。与一些地方短期支教的做法不同,邢台二中每年选派6名教师组成样本班,“观摩”3年。样本班按照邢台二中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运行,教研与邢台二中同步进行。
从最初的2016级2个样本班,到2018级6个样本班,“邢台二中萍乡班”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研究、教师成长等方面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萍乡一中通过博采众长,建成了样本级系,并将样本级系的模式进一步推广到全校。在精益管理的指导下,学校还探索建立质量控制和绩效管理机制,实施部门制改革,营造“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德育环境,使校风、教风、学风更加积极向上,完成了教育扶贫从被动“输血”到主动“造血”的根本转变。
“像萍乡的蓝一欣这样的贫困学生,不用为大学学费发愁。”萍乡一中书记高建民说,早在2017年,萍乡就在全市率先引入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两年来,为1600多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贷款手续,确保了贫困学生“用好贷款”。萍乡还是全国“梦想832”关爱贫困高中生行动首批十个试点县之一,河北省唯一试点县。目前已资助250名贫困高中生每年1800元生活费,加上其他形式的社会助教,确保贫困学生“应尽可能地帮助”。
蓝怡馨在照顾生病的妈妈。邢云摄
据统计,仅去年一年,萍乡就为1157名高中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115.7万元,为7850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895.9万元,为1414名各班贫困学生发放无障碍入学补助84.7万元。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贫困学生入学,更是让他们摆脱贫困,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平乡县教育局局长焦玉峰说,在全县的扶贫蓝图中,学生要受教育,学生要好学,教师要会教,教师要教好书,让教育充分发挥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作用,始终占据重心。
“现在,大学的大门已经向我敞开了。我准备报考医学院校。毕业后,我将从事医学,为治疗更多像我母亲一样的病人做出贡献。”蓝一欣说。(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河北贫困山区学校联系方式,河北平乡教育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309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