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1月20日电题:湖北黄石:金融“活水”“滋养”美丽乡村。
新华社记者王子晨
冬日暖阳里,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宝塔村连片的田野一片翠绿,一簇簇的胡蒿正在茁壮成长。
毗邻富水河的宝塔村,是黄石特产阳信湖青蒿的主要产地。这里的湖蒿以“长、粗、白、嫩、脆”而受到食客的青睐。
宝塔村党总支书记明说,村里的沙蒿品质好,销路顺畅,但投入也不小。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还没算上建大棚、购置农机等费用。仅管护、施肥、收割的费用,一年每亩地就要5000多元。农民靠个人自筹资金和小额信贷种植沙蒿是远远不够的。
为满足农民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黄石市出台了银行业推进“整村信贷”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为全市790个行政村明确了主银行。相关银行按照“一次发放、一次授信、随贷随还、循环使用”的原则,以村为单位对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进行信用备案评估,积极推出网上、批量、便捷的农贷产品。
“贷款更方便,扩大产业规模更有底气。”35岁的李继安去年流转了70多亩土地种植沙蒿。在“整村信贷”政策支持下,他成功从湖北阳信农村商业银行贷款50万元,建起了大棚。因为大棚种植可以缩短沙蒿的生长期,所以他家的沙蒿上市早,价格也不错。当年收入80多万,净利润近50万。
有了资金帮扶,宝塔村的沙蒿产业发展有了起色。2021年,宝塔村油蒿总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年产值超过3亿元。唐笑明说,未来几年,村里计划从全产业链入手,积极引导农民和合作社种植精品沙蒿,制作小包装净菜,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全国,不断提高沙蒿产业附加值。
在黄石,金融“活水”正从四面八方汇聚,“滋养”美丽乡村。
统计显示,目前黄石市已有650个行政村实现了“整村授信”,共有14万农户(含新型农业主体),贷款70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黄石市涉农贷款余额873.69亿元,比年初增长17.74%。普惠性涉农贷款余额149.89亿元,较年初增长26.27%,高于全市各项贷款增速14.40%。
黄石市副市长李表示,目前,黄石正在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风险分散补偿机制,推进特色农业保险实施,采取多种措施构建适应农业农村需求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历年两会股市走势,广州邮编号是多少番禺":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332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