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小贷公司正在逐步交出2021年上半年的“成绩单”。8月25日,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16家挂牌新三板的小贷公司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财报,其中15家公司报告期内处于盈利状态,琼中农信社以6079.34万元的净利润居于领先地位。从16家机构整体营收数据来看,挂牌新三板的小贷公司业绩两极分化依旧,同时仍存在营收增速放缓、不良率飙升等问题。
头部平台惊现“黑马”
新三板挂牌16家小贷公司业绩发布。8月25日,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发现,目前挂牌新三板的17家小贷公司中,除新新农贷外,其余16家机构均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财报。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16家小贷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8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合计1.51亿元。其中,琼中农信社以营业收入1.83亿元、净利润6079.34万元位列第一,遥遥领先第二名宏达小贷,两项数据分别为6601.44万元和3901.40万元。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对比了16家小贷公司2020年上半年的营收数据,了解到琼中农信社和宏达小贷在2020年上半年也分别处于第一和第二的位置。第三名被“黑马”棒子解晓雨夺得。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邦杰小贷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3398.1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14.68万元增长452.83%。营业收入从2020年上半年的881.7万元下降至631.2万元,同比下降28.41%。邦杰小雨在财报中提到,营收数据大幅变化的原因是投资收益增加。
Caption:17家新三板小贷公司营收数据
对比2020年同期业绩,除了邦杰小贷,头部平台业绩相对稳定,但盈利水平中等的机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洗牌”。例如,兆丰小贷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33.6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566.23万元下降21.24%;殷新农贷归母净利润由2020年的8555.61万元下降53.33%至3992.92万元。
在报告期内盈利的15家新三板挂牌小贷公司中,汇丰小贷以103.3万元的盈利水平垫底。2020年同期,汇丰小贷归母净利润为261.73万元,同比下降60.53%。
新庄农贷作为16家机构中唯一亏损的小贷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为负值,两个数字分别为-657.04万元和-1.17亿元。2020年同期,新庄农贷两项数据分别为1.4亿元和-1757.19万元,同比下降104.68%和96.26%。新庄农贷在财报中提到,受疫情影响,客户拖欠贷款本息,导致业绩下滑。
在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看来,新三板小贷公司业绩继续两极分化,符合市场预期。相关机构主要以本地小贷为主,对本地企业和个人用户难以实现更高规模的突破。其中,央企机构“洗牌”,部分平台业绩大幅增长。也说明了在监管政策、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机构依然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创造良好的发展空。
几乎所有员工的利润都还存在隐忧。
正如苏所说,新三板挂牌的小贷公司业绩两极分化依然明显。16家小贷公司绝大多数盈利的背后,是明显的营收增速放缓和不良率上升。
据北京商报今日记者统计,16家小贷公司中,有10家机构在报告期内出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除了上面提到的业绩变化,冠军琼中农信社也未能逃脱营收下降20.20%,归母净利润下降11.03%的窘境。
其余6家小贷公司中,海博小贷、千中泉小贷、鑫源小贷、天元小贷等4家机构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其中,千中泉以2240.95万元的营收和1382.11万元的净利润,在报告期内分别实现了42.45%和98.58%的增长。
另外,从资产质量来看,很多机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率上升,不良率主要集中在5%-10%。鑫源小贷、汇丰小贷等公司不良率略有下降。鑫源小贷由上年同期的2.16%下降至1.73%,资产质量处于领先地位。汇丰小额贷款从7.35%微降至7.34%。
包括钱中全和殷新农贷在内,仍有部分机构不良率超过10%。报告期内,前中全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增加47.71%,不良贷款率由上年同期的13.73%上升至14.90%。殷新农业贷款从去年同期的10.42%飙升至16.72%,不良贷款余额也上升了40%以上。
深陷亏损泥潭的新庄农贷,报告期内不良贷款5.22亿元,同比增长97.99%。不良率也从43.15%上升到100%。
莘庄农贷资产质量相关数据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也询问了业绩变动的原因、资产质量问题如何解决以及后续的业绩布局,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对方回复。
苏对今日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小贷机构的客户群比其他持牌金融机构更下沉,尤其是地方小贷公司,资金来源单一,业务模式粗放,在行业整顿和利率下降的大背景下面临压力,容易出现不良率上升。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指出,近年来,小贷机构受到多项监管政策的约束,行业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地方小贷公司主要服务于地方小微企业。在疫情冲击下,小微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导致小贷公司不良率上升。
“另外,消费贷款行业整体增速在下降,客户需求在减少。同时,小贷公司与银行、消费金融等持牌金融机构竞争,在资金成本、品牌口碑等方面存在短板。”黄对补充道。
多重存在检验
除了业绩两极分化、整体下滑之外,新三板挂牌的小贷公司数量也大幅下降。据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7月30日全国首家小贷公司挂牌以来,共有46家小贷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截至8月25日,仅有17家小贷公司仍在交易。
小贷公司退出新三板也是当地小贷公司数量锐减的一个缩影。从2015年第三季度开始,小贷公司数量逐年减少。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686家,贷款余额8865亿元。
据苏分析,除了部分机构经营状况不佳,金融活动监管红线不断收紧,新三板小贷公司也面临信披等严格的合规要求。但是新三板本身就存在流动性差的问题。如果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也会增加公司的成本,退出也是最好的选择。
“新三板挂牌的小贷公司也属于地方小贷公司的头部平台,但面对网络小贷等持牌金融机构,仍不具备竞争力。不仅是新三板的挂牌机构,地方小贷公司未来在获客、风控、合规等方面仍面临多重考验。”苏对说道。
从2021年初开始,为了满足跨省异地经营的条件,小网贷增资浪潮逐渐展开,不少机构达到了注册资本至少50亿元的实缴要求。
对于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行业竞争,多家新三板挂牌机构也在财报中进行了风险提示,重点关注监管政策对降息的要求、获取资金的来源和成本、信用风险等。殷新农贷在财报中提到“互联网科技小贷凭借技术优势获得了客户和风险控制,对传统小贷公司的市场和运营模式构成了双重挑战,大幅压缩了传统小贷公司的业务收入和利润空”
黄认为,从地方小贷的定位来看,还是以服务地方实体经济为主,其发展前景也必须因地制宜,满足地方小微企业和用户的融资需求。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小贷公司还具有灵活性的优势,可以与银行争夺不同层次的客户。
苏进一步强调,地方小贷公司要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深耕市场,进一步拓展地方业务,树立地方品牌,打造核心产品,以金融科技、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帮助降低经营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岳品瑜廖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不容乐观!新三板上市小贷公司上半年成绩出炉,几乎全员盈利但仍存隐忧":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46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