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5日清华大学已经开学,
秋高气爽
一大批孩子将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还有大批孩子会奔赴不同城市求学。
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
而骗子们也纷纷伺机而动
01
校园骗局
骗局一:寝室推销
上寝室推销是大家经常遇到的骗局。骗子所推销物品多与新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廉价文具,手机、电脑之类。此类推销的产品多为假冒伪劣产品,一旦售出很难再联系上推销者,更不会有相应的售后保障。
温馨提示:对陌生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买东西时最好到学校内外的正规超市。
骗局二:冒充学长学姐
最常见的是自称学姐学长的人来宿舍敲门推销一种英语报,说大学新生都需要订一个学期,因为每个大学生都必须过四级,因此要收200多元,然而很多人交钱后只收到过一两期甚至没收到过报纸。
温馨提示:某门课程需要订购书或者教辅会由学院或任课老师通知学生,上门主动推销的要多多留心。
校外骗局
02
骗局一:消费陷阱
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就几十块钱的理发钱,最后却花了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元。新生是校园周边商家的消费主力,经常出现各种诱导新生消费的陷阱。比如有些小型的美容院,经常会派人到街上去宣传免费试用,其实是个消费陷阱。
温馨提示:不要贪图眼前小利而进入消费陷阱,要有消费的自制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骗局二:传销
招聘是传销集团拉人入伙的首要方式,作为一个大学生,很难不与实习、兼职、应聘打交道。而由于社会上优质职位有限,绝大部分大学生应聘的职位只能是自己此前不熟悉的职位。而且,自己的简历也很容易被传销骗子掌握,从而被针对性的利用。骗子正是以此方式,一点一点引诱你深入传销窝点。接下来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传销组织派人接站,并尽量将前往应聘的求职者诱拐至其事先不会告之的真实窝点。势单力孤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即便求职者对此有些怀疑,也往往无能为力,等到发现真实窝点与说好的地方差别很大时,也已经逃不掉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手机往往也被各种理由收走。这个时候,求职者已经没有办法跟外界联络了。但往往直到这个时候,才能发现实际上到了传销窝点。随后出现的,就是伴随暴力、恐吓的非法拘禁,让人无法逃脱。
温馨提示:大家参加就业、招聘,一般要到政府和学校组织的人才交流市场,如果是经亲友、同学介绍的就业机构,除上网核实外,本人可到所在单位走走看看,问明情况,如是传销组织,一查就露馅。如果已陷入传销组织,就要坚持一不交钱(不交会员费和伙食费),二不参加他们的所谓学习培训,三是不去欺骗他人,四是找机会逃跑,并报警求救,五是迅速向学校求援。
03
网络骗局
骗局一:冒充好友诈骗
骗子经常冒充微信、QQ好友进行钱财诈骗,值得大家注意。常见手段有冒充公检法要求将钱转入安全账户诈骗,利用熟人社交以紧急事情为名实施诈骗,发送含有木马病毒链接的短信。
温馨提示:QQ和微信上一旦涉及钱款交易,一定要及时与本人联系核实。如果发现自己被盗号后也要及时冻结账号并更改密码。陌生链接也不要随意点击访问。
骗局二:校园小额贷款诈骗
大多数网贷平台在宣传校园贷产品时,都会突出“低利息”。然而,很少有同学会关注协议中除利息之外的服务费、违约金、咨询费等。有的网贷平台会通过设置繁琐的提前还款条件、逾期时故意不提醒等方式让学生支付额外费用。相关调查显示,目前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借款利率在20%以上,所谓的“低利息”并不可信。一旦逾期还款,还将产生高额滞纳金。
温馨提示:大学生作为无固定收入的群体,借贷其实并不值得提倡,如果一定要贷款,最好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量力而行,不要奢侈消费,同时选择正规的平台,必要时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兼职骗局
04
骗局一:兼职刷信誉诈骗
兼职诈骗均打着诱人的幌子,诸如“赚取人生第一桶金,日赚五百不是梦”等,听着令人怦然心动。以提供为淘宝网店代刷信誉度兼职,谎称购买其钓鱼网站上的点卡,并给予好评以提升网店信誉,然后会退还本金并获取1%-5%的提成为由,从中诈骗钱款。
温馨提示:切勿先交钱获取资料,尤其不要轻信那些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骗局二:招聘兼职,骗取押金
校园内到处可见兼职广告,说是可免费提供兼职服务平台。有些同学家庭环境可能不太好,希望可以打工缓解家庭困难,但有个别家教中心会以几十元中介费的要求承诺给你提供家教机会,可能你只试教一次便被辞退了,这是常见的骗人方法。
温馨提示:学生想利用课余做兼职,应聘时一定要查看对方资质,应聘过程中遇到索要身份证、交押金保证金者,立即转身走人。按照国家规定,用人单位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凡有收费都视作违法。
最后小蜜蜂送给大家三句话
(一)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戒贪)
(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戒盲目信任)
(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戒不自知)
记住这些,相信大家被骗的风险也会大大减少
为大家奉上一本“防骗秘籍”。
骗局一:警惕商家霸王消费,是校园周边商家的消费主力,经常出现各种诱导新生的消费陷阱,如办理美容美发的消费卡,游泳健身卡等等。
防范方法: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去之前请慎重考虑,可以在网上看消费者对商家的评分或者询问去过的消费者相关情况,确保商家信息的真实性,还要记得保持消费自制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
骗局二:在网络上的线上交流中,一些QQ或微信群里,可能会有类似“管理员”或者普通群成员在群里发“必须在9月15日之前识别‘官方平台’二维码,并在平台上激活通知书内激活一张学校本地区的电话卡”之类的的信息,甚至打着“不激活就入不了校园网”的旗号吸引新生扫码激活手机卡并交纳话费或以同学或隔壁班同学的名义线上交流并以钱转不到银行卡无法交为由,希望借银行卡周转。
防范方法:线上交流时各种人员信息不够具体,鱼龙混杂,尤其是新生们在各种新生群里更要提高警惕,许多新生群人数众多,入群门槛低,可能有骗子冒充新生实施诈骗。电话卡等消费可到学校里或附近的正规营业厅进行办理,校园网在校内办理即可,与手机卡并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此类信息基本属于骗子吸引学生消费的借口,收到此类信息一定要注意防范。
尤其是涉及金钱交易的信息更要注意防范。
//
骗局三:有些校外人员可能会进校园以“师哥师姐”的名义与新生们聊天,然后在聊天中将话题转向推销报纸等,不断劝说“想学好英语,就买来试试吧”,并说报纸是直接送到学校来的,每期都会有专门的人给送到宿舍之类的话,然后说订报纸需要交相关的费用。
防范方法:实际上,很多此类的“报纸”推销并不会每期都送,只是当天送完或者送两个星期就跑路了,而且那些所谓的“英语报”也未必属实。除了“英语报”还有书店会员卡等多种手段,只是换汤不换药,那些冒充“师哥师姐”的也多半是来做推销的校外人员。当然,大多数真正的师哥师姐都很好的。
//
骗局四:校园代理,也许你的朋友圈或者QQ空间也充斥着种种广告,基本可以总结为九字真诀:“广招人、打鸡血、勤晒图”,而且每个“某某科技公司”背后一定有一个“成功”的创始人:他从高中开始创业,挣得自己的大学学费;他大学自甘堕落,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后浪子回头,痛改前非,成为创业典型,如今日进斗金、身价不菲······用几乎适用所有大学生的现状和伪装成创业典型的自己,来暗示大家,只要你好好干,那么有一天你会和我一样成功,这碗鸡汤喝下去,就有了梦想。
防范方法:你并不知道对方发的信息的真实性,而且大多数此类校园代理都是一个路子,在一层层的代理关系网下也许是类似传销一样的群体,近年来发生的大学生误入传销组织的案件也有不少,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若想真正得到实惠,还是从正规渠道对商品进行价格和质量的比对比较好。如果发现身边的人也加入此类组织,更要进行提醒,谨防深陷其中。
//
骗局五:诈骗电话,骗取钱财。
防范方法:这是网络常用骗局,骗子用伪基站或电子邮件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等,骗取银行卡信息,盗取财物。给你发来的信息的说法有很多,但是请你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向有关机构电话求证,不要轻易发送银行卡号、验证码等给别人。
//
骗局六:公交站地铁占可能是会有人以外地人出门钱包手机被偷借路费的名义向你讨要路费,这时作为年轻的学生可能难以判断真假但是另一方面又有一定的同情心,纠结之下可能就给了路费。
防范方法:有一段时间有很多此类的诈骗案发生在地铁站等公共场所,难以判断对方说的是真是假时,记住一句话“有困难,找警察”,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告诉他们去找警察。如果你也自身遭遇这种困境时,还是找警察叔叔最靠谱。
//
骗局七:假冒自己的老师或学生干部,进入寝室向新生收取各种费用。
防范方法:学校扣款一般都是直接通过银行、校园卡,或统一以班级为单位收取。若有人进入寝室收取费用,均可不予理睬。开学后要尽快熟悉自己的辅导员以及学生干部,及时求证。
//
骗局八:招聘兼职,骗取押金。还有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招打字员,月薪过千”。许多骗子利用新生初入大学想独立、赚取零花钱的心理提供虚假兼职信息收取中介费、押金等。
防范方法:谨慎对待兼职中介或介绍中心,新生应先适应大学生活。建议一切要先交钱的兼职一律不考虑。参加一些赛事志愿活动时,需充分了解情况再做决定。而所谓的“招打字员,月薪过千”亦是骗子的套路,以各种名义让你交钱,而交钱进入他们的组织中帮助他们工作又会在无形中帮助他们扩大骗局覆盖面,吸引更多人走入圈套。而在对方发来的“防骗链接”中,反复提醒应聘者切勿添加其他用户,据了解,这也是骗子们防范竞争对手的方法。由此可见网络骗局之多,想要找兼职也请走正规渠道(后面会有讲到)。
//
骗局九:以优惠政策实施校园贷款诈骗,校园贷款诈骗利用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等所谓优惠政策为诱饵骗取大学生信任实施诈骗。主要手段有:一是骗取个人信息,代替大学生办理贷款业务,取到贷款后消失;二是帮助大学生办理贷款后,冒用其身份继续贷款;三是以贷款前需收取担保金、人身保证金等为借口,反复骗取贷款大学生汇款。
防范方法:与传统银行给予大学生的信用贷款相比,网络平台贷款的利息和手续费都要高且信息不透明。要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建立文明、理性、科学的消费观,结合自身需要,选择最恰当的消费方式,防止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
骗局十:编造谎言,蒙骗家长。骗子利用沟通不良或消息不能及时传递,编造学生受伤、违法等谎言,骗取家长信任后收取押金、保证金等。
防范方法:要提前给家长打预防针,了解自身情况,保持手机畅通,与家人多沟通联系。
//
骗局十一:“精英”培训。部分不正规的机构打着“精英教育”“成功教育”的旗号,骗学生参加所谓的培训,收取高额的培训费。或有不法分子冒充正规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以“折扣价”吸引学生参加培训,进而收取费用,之后携款逃走。
防范方法:缴纳相关学费前可认真查看其资质验证材料,可提前在网络搜索该机构的相关信息,尽量多做比较。通过相关机构的官方网站等正规渠道进行检验查看。
//
骗局十二:借用身份证,办理各类业务。
防范方法:身份证要妥善保管,不能借给他人使用。防止他人借用你的身份证以及复印件办理各种银行卡、电话卡、借记卡等相关有价凭证,给你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不能委托他人代为复印,身份证复印件在应用中要注明此件的用途。
//
骗局十三:常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同学们需要注意,最近常有有不法分子冒充真实用户注册了高仿账号(头像、简介一致,昵称稍做修改)通过私信以代付机票款或托运费等理由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骗子可能会编造一个看起来很真实的理由向你借钱,甚至几个人配合让你验证,但是你并不能了解对方说的话的真实性,而且高仿号常常让人难以察觉,如遇上述情况,请务必电话确认,切勿轻易转账汇款,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
原因分析:新生刚刚来到大学刚刚脱离了父母的庇护开始真正的独立生活,多半存在着见人不拒,识人不清和信人不宜的心态,自我防范意识不强,不注重个人信息保密。还有一些同学在大学心急求职赚钱但安全防范意识不到位,爱贪小便宜,罪犯更容易从这类年轻的学生群体入手实施诈骗。
如果真的学有余力,又想去找兼职锻炼一下的话,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途径:
每个学部学院都会有一些针对学生的兼职,一般都是和专业有关。这些一般会有统一通知,大家注意一下班群和朋友圈就好。
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包括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可通过传媒团英或其他公众号获取信息。
校内的几家咖啡馆都提供兼职,西街残街的小餐馆也可以兼职。
学校的图书馆也在网络连接界面有招工通知,校电视台也有兼职的机会,同学们可以注意校内海报。
关注一些兼职APP,上面会有兼职信息发布,一般开学时也会有一些兼职公司在学校宣传。但请同学们注意防骗,尤其是一些需要提前交钱的兼职。
其实,还有一个进账途径就是:奖学金!
优秀学生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奖金都是蛮高的,好好学习也不失为一种赚钱方式哦!
总而言之,骗子的手段很多变,但是请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些所谓的内容轻松报酬高的工作更需要多加小心。自身切勿轻易透露个人信息给骗子可乘之机,在找兼职等工作时需多方查证对方公司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对方讲述工作内容时及时留证,以防万一。在正规平台上寻找兼职,不轻信他人。同时,未经查实的信息不要随意转发扩散,入职前需交大量押金的更需要格外注意。在消费时,请记住作为消费者,你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也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一句,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管好自身财物,尤其是手机钱包等物品。万一真的被偷被骗了,也要记得及时报警,该挂失的挂失,与手机绑定的帐号及时解绑挂失。被骗的人回头想起来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太冲动,被偷的更是连哭都来不及,有些都是师哥师姐受过的教训,希望新生们一定要注意防范,提高警惕,有疑问找官,有问题找警察,交钱面谈,白给不要。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来源 网络信息整理
1.爱襄城县老家,看“老家襄城县”。
2.首山、紫云山、诚信、开放、包容、创新!
3.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襄城县”今日头条号立场。
4.文中图片由“老家襄城县””提供,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5.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襄城县”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6.欢迎广大人士,积极参与到老家襄城县的发展进步中,投稿或转载请发邮件至306011039@qq.com,联系电话15239396153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大学生防骗手册,送给每一个出外求学的孩子们!!家长和孩子必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608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