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资阳区张家塞乡富民村村民收割、擦拭蔬菜。图/由受访者提供
十月,又到了干菜的时候了。益阳市种植蔬菜种子历史悠久。10月29日,走在益阳市资阳区张家塞乡富民村路上,一条条蔬菜被村民摊开,晾晒在自家的墙上和路边。路边黄色的擦地菜和地里还没收割的绿色擦地菜是相辅相成的。
在村民正在收割和清洗蔬菜的村庄路边,一名男子停下来观看。她的愿景不仅仅是擦菜的美好,更是村民依靠擦菜脱贫的信心。这位“蔬菜清洁工”就是益阳市资阳区张家塞乡副乡长王业。
直播带货留住村里年轻人
让家里的年轻人脱贫,是洞口狮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从外地回乡就业的原因。
2015年,洞口狮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洞口县山门镇、江口镇、朱轼镇进行了帮扶。在贫困乡镇,公司建立了“互联网加产业”的扶贫机制,帮助村民进行技术培训,用小额贷款帮助返乡青年创业,在互联网平台上帮助销售农产品。此外,还为农民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改变了当地农民不知道如何种植果蔬,产量低的局面。
“一开始是给农民提供鸡苗,帮助他们养鸡,种蔬菜水果。后来发现,仅仅依靠农村资源是不够的。整合资源优势可以让农民脱贫。”刘说,许多网民看到了这片土地的魅力,纷纷来到这里。
在刘看来,带领农村“新农人”走上扶贫之路,可以更好地发展农村互联网经济。年轻人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回乡创业,通过直播带来收益,内心更加稳定。农户年产量60万斤,每年9-12月供应。洞口狮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扶贫产品总价值408万元。
她说:“上个月,我带货去Tik Tok卖雪峰蜜桔,一共带了300箱10公斤的雪峰蜜桔。在山野田间地头带货,可能会让网友觉得更接地气,农副产品更有原创性。”
产品“上线”后,市场不再担心。
王也是30岁。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地方工作。在蔬菜的播种和收获期间,王也很忙。“我最近每天晚上都要到8点才走出办公室。我真的很累,但看到村民们能把蔬菜全部卖出去,带来可观的收入,我很开心。”
洗菜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洗菜的习惯。她形容是十几斤,阉割后可以油炸,也可以吃。王还回忆说,以前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是小规模种植,不利于推广和创收。村里大概有300亩,每斤洗菜4块。
面对这个问题,王也表示,当地政府做了很多工作,联系了湖南农贸有限公司进行收购。“村民不用自己找销售,收入有保障。”
今年5月,村里成立了富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过去,村民们从罐子里取出清洗用的蔬菜,放在袋子里。一袋塑料袋直接卖给别人,效果也不好。”合作社承担蔬菜加工、收购、包装和销售工作。王还介绍,今年全村擦菜产销量近40万斤,全村129户贫困户通过种植擦菜脱贫。“合作社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带领村民稳定了收入,提高了净菜的知名度。现在他们不担心销售了。”
潇湘晨报记者易长沙报道。
【来源:潇湘晨报】
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
来源:潇湘晨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50000直播带货流行后,年轻人回村了,农产品“上网”后,销路不再愁":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615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