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金融机构破解农民融资难题。
金秋十月,是黑龙江大地上收获的季节。今年,黑龙江省迎来了粮食生产的“十八连丰收”,这是黑龙江省金融机构长期以来为农民融资提供支持的结果。
近年来,黑龙江省金融机构依托现代科技力量,积极解决农民融资问题。他们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共同打造“智慧乡村”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引领以“农业大数据+金融”为核心的新格局。
这种新模式受到了农民的热烈欢迎。例如,绥化市北林区太平川镇和平村李顺家庭农场负责人于丽萍今年通过手机上的“土地抵押云贷”轻松获得贷款206万元,使她能够扩大种植面积,引进更多机器。与以往不同的是,她不再需要奔波于银行之间。通过她手机上的操作,可以很快拿到贷款,利率也比较低。
同样,佳木斯市富锦市上街集村村民李凌光通过手机银行app申请了8万元农民在线快速信用贷款。与传统的联保贷款相比,他感受到了一种更方便快捷的贷款方式,不仅利息低,而且特别灵活。
这些成功案例得益于黑龙江省“智慧乡村”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平台以“农业大数据+金融科技”为核心,解决了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这个平台,农民可以实时便捷地操作贷款,不需要找关系,不需要搞人脉。最快3分钟也能收到资金,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为了服务更多的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者,黑龙江省金融机构利用现有的农业基础数据,建设了网上全自动贷款操作系统,实现贷款全行操作,边借边还。
目前,黑龙江省已有10家金融机构在“智慧乡村”平台上推出网上支农金融服务,推动了全省农业贷款利率下降。然而,黑龙江省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停止。他们在绘制农村金融服务蓝图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合作,推动平台升级。他们将“智慧乡村”从“数字农村”的1.0版本升级到“数字农业”的2.0版本,将金融服务的范围从田园场景延伸到农业全领域、全场景、全产业链。
通过金融机构的努力,农民获得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贷款方式,贷款成本大幅降低,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有尊严。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累计为31万农户、60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农业生产经营资金334亿元,节约贷款利息约15亿元。
今后,黑龙江省金融机构将继续围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加大对农林草牧业的支持力度。他们将继续打造产业、人居、文化、政务四大生态,为涉农主体提供更多的生产、宜居、文化旅游、政务、金融五大服务,促进农业实现优质高效、农村实现宜居就业、农民实现富裕幸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50000农行的智慧乡村,农行智慧乡村的意义":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644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