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电话推荐“无抵押”、“低利息”、“高额度”的贷款产品是真的吗?近日,陈先生接到一个自称“广州某银行贷款部”员工的电话。结果他打了银行的客服热线,发现自己不是银行的员工。中国银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近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需要借款的消费者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谨防非法中介或侵害自身权益的违法行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晓黎图/视觉中国
近日,陈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的贷款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广州贷款部员工,但来电号码是一个陌生的个人手机号码。这让陈先生产生了戒心,而让陈先生感到奇怪的是,他从来没有在这家银行做过业务。这家银行的“员工”是怎么知道自己有贷款需求的?对于陈先生的查询,“员工”声称是互联网平台向他推送了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怎么会被泄露?这个所谓的“银行员工”是真的吗?为此,陈先生立即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电话,咨询核实“员工”的真实性。不出所料,客服回复银行没有这个员工。
近年来,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贷款推销电话骚扰了不少消费者。“每天都会联系一两个,经常收到短信。但是我没有贷款需求,就挂了,也懒得去调查是真是假。我只是对这些骚扰电话很烦。”黄老师这么说。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在贷款市场上,一些非法中介冒充银行,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征信等虚假宣传的旗号,诱导消费者申请贷款。事实上,这些诱人条件的背后,是高额手续费、贷款骗局等套路陷阱。
“其实目前银行贷款额度充足,利率也很低。公司和个人贷款,可以直接去银行网点咨询,也可以去银行官方APP。只要通过征信等条件,就可以轻松申请贷款。”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注意到,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近日发布的风险提示也指出,不法中介会冒充“XX银行”、“XX银行贷款中心”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向消费者推送贷款额度,声称“他们在银行内部有关系”、“可以通过内部流程申请贷款”,诱骗消费者通过他们办理贷款。实际上,这类中介与银行无关,是欺骗借款人的虚假宣传。
风险提示还指出,非法中介往往针对不熟悉贷款业务和流程,或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提供所谓的“优惠贷款”和“快速贷款”服务,从中提取极高的费用。事实上,消费者可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机构的官方渠道办理自己的贷款业务。
一些无良中介甚至不顾消费者的还款能力,鼓励其向各种网贷平台申请贷款。有些贷款产品利息很高,无良中介还是要骗取高额手续费。目的是快速收钱,而不是提供服务。
提示:获得正规机构的融资服务。
为防范贷款中介机构的违法行为,银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需要借款的消费者树立合理消费观,理性放贷,从正规机构和渠道办理贷款业务。如果确实需要中介服务,不要轻信间接贷款服务要约,注意核实中介机构资质,详细了解中介服务和合同内容,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利息和费用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
同时,在办理银行或小贷公司贷款时,要注意贷款条件、综合利息成本、还款要求等重要信息。坚持诚信理念,向正规机构提供真实的贷款申请材料,珍惜个人征信,理性借款,及时还款。
此外,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关注借款合同之外的转账要求,警惕以“刷水”、“留账户”为由的转账要求,不要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防范被骗风险。如果发现自己中了非法中介的圈套,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办理贷款骚扰电话,贷款电话骚扰我可以报警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810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