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戴欣、见习记者曹琦报道:2月8日,春寒料峭的南昌异常寒冷。同样,很多从事小贷公司的业内人士也是异常冷淡。资金短缺和周转不灵加剧了不良贷款率。2016年,江西多家小贷公司退出市场。然而,最坏的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的开始。为打造良好的金融监管和信用平台,在江西省金融办等相关部门的有效推动下,众多小贷公司在深水下沉的阵痛期完成了凤凰涅槃般的转型、投资、委托贷款、资产转让等新业务,让江西小额信贷领域在寒风中看到了一朵红色的雪莲。
去年江西16家小贷公司退市。
日前,江西省金融办发布的一则消息引起关注。
根据报纸上的信息,截至2016年底,江西省共有211家小额贷款公司(全国排名第22位),比2015年减少11家;注册资本总额216.9亿元(全国排名第15位),较去年末减少21.5亿元,平均注册资本10279万元;贷款余额228.7亿元(全国排名第15位),同比减少33亿元;员工2571人,比去年底减少279人。2016年新增5家机构,包括1家传统小贷公司和4家网络小贷公司。共有16家公司退出业务,其中9家被注销,4家被取消资格。金融办同意解散2家,转为1家实业公司,主要分布在赣州、上饶、南昌、宜春、吉安。
中国江西网财经记者注意到,截至2016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673家,比2015年末减少237家,贷款余额9273亿元,2016年人民币贷款减少131亿元。小额贷款公司数量超过400家的地区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安徽和广东(江苏省629家)。与2015年末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相比,山西、内蒙古、辽宁、安徽、江西等地区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
小贷在业内人士看来就像过山车。
对于江西小贷公司缩水的数据,业内人士张先生是江西小贷行业发展的见证者。
张先生说,从2012年开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掀起了成立小贷公司的热潮。江西作为中部地区,也在后知后觉的发展过程中迎来了小贷公司火热成立的一幕。“小贷公司一起成立,让很多哀叹融资难的中小企业看到了曙光。”
然而,201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步伐的加快,全国很多地方的一些中小企业明显无法适应,经济发展步伐艰难,甚至无力偿还关联的小贷公司的贷款。问题就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些小贷公司甚至陷入生存困境。
张先生说,从2014年开始,他见证了很多小贷公司倒闭。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江西已有5家小贷公司进入全国小贷公司百强名单。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江西省金融办保险非银办受访人士的证实。“小贷行业发展最快的时候,每年送审几百个,现在一年只有一两个。”中国江西网财经记者观察发现,这个问题在江西并非个例,全国各地都有类似情况发生。
小贷公司退出市场或陷入两个“死穴”
在业内专家看来,小贷公司退市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短缺、周转不灵,加剧了不良贷款率,再加上暗箱操作、账内外账等诸多违规操作。
业内人士张先生表示,小贷公司的低门槛吸引了很多中小企业投资,也吸引了一些没有金融素养的实业老板贸然进入金融领域。同时,小贷公司也让大量的自然法人涌入。“但是,小贷公司从一开始就有先天不足。个别经营者只是看着中小贷领域相对宽松的放贷门槛,却没有真正意识到如何规范经营,如何科学前瞻性地规划设计?”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个别小贷公司的客户资质比银行差,注册资金只有几千万的小贷公司为了牟取暴利,一次性借给熟人几千万,导致资金紧张,周转不灵,增加了不良贷款率;另一方面,个别小贷公司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暗箱操作、内外账经常发生。江西财经大学一位专家认为,小贷公司从事借贷业务,具有金融属性。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他们将首当其冲。同时,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抗风险能力较弱。“高收益高风险是小贷行业的特点,准确把握风险控制非常重要。”接受江西财经大学采访的专家指出,小贷公司普遍存在风险缓释和补偿机制缺失、不良贷款处置手段缺乏、处置周期长、不良贷款核销政策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小贷公司不良贷款增加,容易因流动性不足、股东投资信心不足而无法正常经营。
金融主管部门帮助小贷完成转型。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任何行业的发展,既有失败者的呐喊,也有成功者的呐喊。
南昌邦信小额贷款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小贷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主管部门江西省金融办早就看到了。为此,江西省金融办举办了多次接地气的政策解读、行业新业务、风险控制、不良贷款清收等专题培训班,让他们在落地操作过程中有了清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小贷公司需要内外兼修,才能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度过这个寒冬。既要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依托产业集群,多了解国家政策,需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优惠措施,也要规范自身经营,这样才能降低不良贷款率。”南昌邦信小额贷款公司接受采访的负责人说。
江西省金融办保险非银处处长李告诉中国江西网财经记者,他们已赴省内各设区市开展小额贷款公司业务排查和风险排查,逐一约谈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重点摸清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状况,排查小额贷款公司非法集资风险,实现风险排查全覆盖。一组数据足以证明江西省金融办在小贷领域的帮助。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省政府金融办举办了政策解读、行业新业务、风险控制、不良贷款清收等专题培训班,培训员工2000余人。
江西首只小额贷款资产证券惊艳亮相。
从之前单一的放贷模式来看,在江西省金融办的有效推动下,很多小贷公司在深水下沉的阵痛期完成了凤凰涅槃般的转型。
贵溪广信小额贷款公司成功发行江西省首只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5亿元。中国江西网财经记者注意到,南昌、福州等地的小贷公司也推出了投资、委托贷款、资产转让等新业务。
江西省金融办保险非银处处长李表示,小贷行业一直面临融资难题。从放宽业务范围入手进行相关尝试。针对小贷公司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经营状况良好、公司治理机制、风险控制体系和操作流程相对完善、支农支小的小贷公司占比达到70%,不良贷款率低于5%。支持他们开展投资、财务咨询和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2016年1-12月,江西省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总额173.7亿元,较去年减少81.6亿元,同比下降32%。但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数量大幅增加,达到4139416笔,较2015年增加4119379笔,增幅达205.6%。
这一数据与2016年江西省大力支持网络小贷公司的持续上线运营密不可分。“网络小贷公司单笔放贷量小,周转周期快,所以2016年依然一枝独秀,发展缓慢。”江西省金融办一位负责人表示,江西省金融办牵头制定发布《互联网小贷公司监管指引(试行)》,将网络小贷公司试点范围扩大至全省,支持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和具有产业链背景的大型企业集团发起设立注册资本5亿元以上的网络小贷公司。江西金融办多数专家表示,他们有理由相信,小贷的发展一定会迎来春天。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江西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江西省小额信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865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