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总结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古人云:‘难执天下者如心,易染天下者如欲。“一旦心中有贼,自我革命的意志就会下降,就会违背初心,忘记使命,就会突破纪律底线,甚至犯罪。”
“世间难执者如心,世间易染者如欲”,出自朱的《圣贤语录集论孟京义》。原文是北宋哲学家吕希哲写给皇帝的一段话:“我偷偷听孔子说,‘操则存,舍则亡,出入不知故乡’,可是心是什么呢?真可惜,世间难执者如心,世间易染者如欲。伯夷戒舜曰:‘闲游无益,纵欲无益。’召公辞掉吴王说:‘玩弄人会毁了你的道德,玩弄物会毁了你的野心。’舜和吴王还是辞官去广贤。希望陛下重视孟子的奢言,使圣心明了,人生道理明了,道德哲学成了,天下运行有了规律。"
朱和陆希哲引用的这段话,是用来注释《孟子·尽心上》一章的。孟子曰:“养心不擅好色。”他也是一个欲望很少的人,虽然有那些不存在的,他是寡妇;他也是一个欲望很多的人。虽然也有尴尬的人,但都是寡妇。“这就意味着,修身养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物欲。如果一个人欲望很少,即使内心的善良失去了,也不会失去太多。但如果一个人有很多欲望,即使善被保留,也不会保留多少。朱虽在《四书·句注》中记载了陆希哲的这段话,但他在《四书·题》谈养心乏欲论时又提到:“陆士讲所谓‘天下难持者如心,天下易染者如欲’,也不错。”这说明朱对吕希哲的这句话的认可和重视。
吕希哲原名荥阳先生。他所居住的东莱卢氏家族,在宋代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家庭。八代共17位进士,5位宰相。宋元学案称“宋公讲学千古,如吕氏、韩”,吕希哲是完成吕氏家族由公家向学术家转变的人。当哲学家的时候,吕希哲曾经被任命为政治拜殿的说书人。《宋史》记载:“他劝人修身,修身以诚为本。他说:‘你诚心诚意,就有修养于世。如果你不能修复你的身体,即使你周围的人不能告诉你,世界会发生什么?“朱记录的这段路希哲写给皇帝的长文,正符合宋代理学的宗旨。周敦颐要求“养心不仅限于养一只耳朵,要遮遮掩掩无所不用其极。“没有的话就老实说清楚。真诚,贤惠;叶盛童鸣”。吕希哲告诫皇帝“世间难持之人,心之硬也,世间易染之人,欲之硬也”,要求皇帝牢记伯夷和召公的话,重视孟子的无欲之言,达到“圣心明”、“明命之理”、“德奥”的境地,就像周子说的那样。
虽然吕希哲没有像他的父母和祖父母吕公著和吕夷简那样在政治上大放异彩,但他也通过自己的修养和学习赢得了世界的尊重。陆希哲的孙子吕本中曾回忆祖父的话:“荥阳常工说,攻其恶,非攻其恶,盖其恶,日夜止其己,取之不尽,用之不忧。你有时间查别人的恶吗?“日夜自省,这种自省,在孔子那里有“克己”,即“见圣人思齐言,见圣人而自省”;在曾子的地方,是“我一天自救三次”;在孟子那里,是“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在朱看来,就是“出门为客,承事为祭,畏而不惧,不轻易,守口如瓶,守城如瓶”;明代儒家王阳明打破了“贼在心中”,即“知行合一”、“致良知”。
所以,“养心”“清心”一直是中国文人一个永无止境的传统,从《周易》的“君子修恐省”,到曾国藩的“把这颗心放在一个坚实而有灵性的地方,以活泼的头脑,开放的意境”。就连明清两代皇帝的主要居所——故宫也被命名为“养心殿”。在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实践中,“养心”“清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案例,比如明清时期流行的“功过论”。此外,冥想、日记、书信、书法、阅读、交友等。都被认为是“养心”“清心”的有效方法。
但正如王阳明所感叹的:“破山贼易,破心贼难。”改变人心的工作,刀刃向内的工作,自我革命的工作,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作为中华民族最朴素最高尚美德的传承者,共产党人的内在修养从党成立的那一刻起,就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命题。刘少奇同志写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修补共产党员的“心理”。他明确提出“干部的党性修养和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的工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我们必须加强自我修养、自我约束和自我改造”,并自始至终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因为我们对道德修养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历史经验。
(作者:罗荣海,北师大副研究员)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读音,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原句":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86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