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贷款女生知乎,女生贷款年限

贷款女生知乎,女生贷款年限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图片由视觉中国提供

看到女儿李媛媛的最后一封信后,家住甘肃省定西市的李志宏再也坐不住了。他抓起女儿,去公安局报案。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老李一家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为李媛媛大学期间的一笔3000元的“借款”而被彻底打乱。他们收到陌生电话号码和女儿不雅照的威胁信息。就连他们的家门口也被泼了油漆,还写着“不还债,天理不容”的字样。

邻居们聚集在一起,互相询问发生了什么事。一生诚实的李志宏甚至不敢抬起头来。他把房子抵押了,找亲戚朋友借了一圈钱,帮女儿还了58万的贷款,剩下的11万他始终凑不上。

此时,贷款的违约金、滞纳金与日俱增。李媛媛深感懊悔,想到了死亡。

被困大学生

李媛媛,1997年出生,就读于山东某大学。我在一次事故中弄坏了室友的手机,李媛媛害怕父母责怪,决定自己处理。

通过移动广告,李媛媛找到了一个名为“某公司”的网贷平台,业务员陈某也主动加了她的微信。很快,第一笔3000元贷款成功下放。

一个月后,除了每月生活费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李媛媛开始违约,一家公司的讨债人将债务“转移”给了另一家贷款公司。用“套路贷”的专业术语来说,这种操作叫“平账”。

事实上,这两家公司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甚至是同一个老板。“就像把右边口袋的钱还给左边口袋一样。”

此后,这样的“转让”在55家公司反复上演,原本3000元的贷款也滚雪球般越滚越大。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15个月增加到69万元。

在提交给警方的材料中,李媛媛写下了10多个业务员的名字,并陈述了“我借9000元还6万元只是因为逾期一小时”“胡某某和胡某某是一家人,吴某某是孟某某介绍的”等事实。

“开始是少量,后来是大量。不清楚,就会有‘桥’(高利息)。”因为害怕,李媛媛将此事保密,直到家人和朋友的手机上出现威胁信息。

“这几天我们就开始收拾他(她),让你还能躲在外面,你留个人在家我们就收钱。”“如果你孩子在外面不还钱,我们就把他抓起来,割掉他(她)的舌头,让他(她)去乞讨。”

看到这条消息,远在他乡的李志宏吓坏了。他到处筹钱来填补这个漏洞。但是一系列的恐吓和羞辱并没有就此停止。甚至在报案后,他还陆续收到催收短信。“今天(日)下午,我们会开两辆车带十几个兄弟去你家,让你的孩子准备好。”

层层设计陷阱。

接报后,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电信网络诈骗侦查大队迅速展开调查,走访全国多个城市,一举摧毁合肥、天津两家贷款公司。

据反诈骗侦查大队大队长赵志军介绍,天津恒益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益”)实际拥有“米贷金融”和“租房租人”两个网贷平台。从2017年11月25日第一笔贷款开始,短短一年时间,就“套路”了960多名大学生,其中90%以上是18-23岁的本科生。

“套路贷”之所以如此泛滥,在于收益率高。一名犯罪嫌疑人详细记录了每笔贷款的提成情况。比如一笔3000元的贷款加上人工成本是3450元,4735元是最低回收限额;另一笔4100元的借款,最终收回了10620元,收款人拿到了1601元的奖金。

在逮捕了20多名嫌疑人后,赵志军和他的同事们总结出了套路贷的常见“套路”,即“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据介绍,一个贷款平台一般分为五个级别。第一层是中介,他们通过网络散发各种贷款广告;第二层是客服人员,需要了解贷款学生的理财需求,收集个人信息;第三层是审核组,确认贷款学生身份的真实性,核实父母电话,每月固定生活费;第四层是合同制生产团队;第五层是金融借贷集团。

“这些平台会关注下单的人。”例如,赵志军将不会贷款给农村单亲家庭的孩子、公安和法律院校的学生以及父母是公安和法律单位工作人员的学生。

同时,一些网络平台的信用评分也成为日常贷款审核和放贷的重要依据。“一般要求芝麻信用在550分以上。”

为了洗清“高利贷”的嫌疑,“套路贷”在合同订立上会“煞费苦心”。“洗钱最早是通过阴阳合同、虚增债务、制造资金跑路、转入单一账户等方式进行的。现在借款合同已经伪装成租赁合同了。”

学生只是诱饵,家长才是目标。

在五个层面的紧密配合下,有资金需求的大学生很快就会陷入“套路贷”的陷阱。一个月后,就是贷款平台的“关门时间”。还款时间超过1分钟,至少收取500元的滞纳金,此后每天收取5%的利息。

这些非法网贷平台为了进行催款,会频繁通过电话、短信骚扰贷款学生,并向其父母、朋友发送催款信息。

在另一名受害者张夏提供的信息中,她遭遇过各种“软暴力”,包括技术合成的与陌生人亲密的照片,以及灵堂上的“遗照”。甚至还有群发消息,上面写着“我有性病,需要捐医药费”“爸爸死了,去某个地方吃丧酒”。

同时,催收小组还会强制贷款学生说出自己手机的客服密码,通过通讯公司调取通话记录,确认主要联系人。“一般在手机通讯录里找10个号码。5个是接触最频繁的人,另外5个是‘豹子’。”“套路贷”公司的催收团队总结出了规律。

“豹”是一个不经常和贷款学生接触的数字,但有“6”、“8”等吉祥数字。“被骚扰久了,常见的联系人可能会换号,但金钱豹的主人不会轻易换号,身份大多是受害者父母的同事和朋友。”这时,网贷公司的催收人员就会购买手机轰炸服务,最终迫使“豹子”主人向贷款学生家长施压。

这一招屡试不爽,爱面子,珍惜孩子未来的父母一定会还钱的。然而,在贷款本息陆续回流的时候,“套路贷”的套路并没有走到尽头。取消借书费和取消信息费是新的开支,“从300元到无穷大。”赵志军说这笔费用是敲诈。

“学生只是诱饵。等他们上钩了,钱就由父母还。”一名犯罪嫌疑人告诉警方。有时,他们甚至会用“打官司”的方式,逼迫贷款学生还钱。“在订立合同时,借款合同已经变成了租赁合同。在双方知晓利益的前提下,本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法官再同情你,也只能相信证据,不能相信你的眼泪。”

从受害者到犯罪者

在兰州警方统计的近千起大学生贷款案件中,受骗大学生分布在各大高校,贷款原因五花八门。有人借钱是为了深造,有人借钱是为了创业,有人借钱是为了看病,但更多的人写的是周转和个人消费。

王鑫磊在江苏某大学读书的贷款是交学费。由于家境贫寒,王鑫磊上大学后不想给他的家庭增加负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网贷平台,成功贷款3000元。起初,王鑫磊打算通过勤工俭学还清贷款,但很快这笔钱变成了9万元。

还了4万元后,王鑫磊的父母再也没钱了。为了核销剩余债务,王鑫磊于2018年5月辍学,在贷款平台业务员的游说下加入恒益公司。不久前,王鑫磊被刑事拘留后,他的父母知道他的儿子已经辍学。

“本来是为了报仇,现在被抓了。”“反诈骗”调查大队的刑警焦志恒转述了王鑫磊的供词。

2018年12月20日,天津警方捣毁犯罪窝点的当天,另一名大学生正在应聘这家公司的中介。“拉一个算一个赚提成,慢慢抵消你欠的贷款。”

然而,大多数“套路贷”机构的生存寿命极其短暂。“有些工作人员会觉得‘昧良心’,很快辞职,公司会反复更改名称和办公地点。”经过警方半年的调查,李媛媛联系的55家公司,很多已经人去楼空空。

但是,“套路贷”还是以网状结构在蔓延。有低息打广告、收集信息倒卖信息的平台,有蜂拥而入的业务员,有借款人无法还贷时推荐新平台的金融中介。“就像一个筛子,一层一层地剥削贷款学生。”赵志军打了个比方。

即使还清了贷款,“套路贷”的影响也不会完全消除。报警后,李媛媛暂时打消了自杀的念头,但他总是敏感而多疑。在与焦志恒的交流中,她说自己“心寒”,“人鬼相混淆”。

目前,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电信网络诈骗侦查大队正在加紧对一批网贷进行调查。然而,根据该营队长赵志军的说法,“常规贷款”在短时间内仍将盛行。“学生想摆脱父母的诉求没有改变,有真意的商家出现了,他们会钻一切空把你弄进去。希望大家擦亮眼睛,选择合适的借贷机构。"

“17%的电信诈骗是以代办贷款和网络信用卡的名义进行的。”兰州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的《反诈骗攻略》给出了相应的数据。

为此,赵志军建议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攀比或虚荣。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果需要资金,首先要和父母沟通,然后去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不要相信所谓的无抵押贷款。”

另外,要谨慎签订借款合同,保留证据。遇到诈骗后,第一时间报警,注意防范对方的暴力恐吓、骚扰等讨债行为并收集证据。

在赵志军看来,多方迫切需要彻底根除“套路贷”。“监管部门也应该提高设立贷款公司的门槛,关停虚假广告,将不合格的贷款平台列入黑名单,并对其进行取缔和追责。”

(文中李媛媛、李志宏、张夏、王鑫磊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女生知乎,女生贷款年限":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906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