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越来越成为农场生活的必需品。在输气管道建设滞后的地区,大多数农民使用液化气钢瓶作为装载工具。然而,半月谈记者走访中发现,部分农村存在液化气瓶数量不清、状态不明等问题,“黑气”站监管流于形式。迫切需要实施气瓶信息化管理,切断"黑气"的传播渠道,重点监管农村液化气的价格操纵和垄断行为,确保农村用气安全。
部分农村家用液化气钢瓶老化,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赵红宇的照片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液化气瓶急需升级。
半月谈记者在河北多地走访发现,一些加油站人员骑着电动三轮车,背着几个1米多高的气瓶,以“嘴对嘴”的方式给村民充气。一些乡镇干部表示,虽然知道“黑气”不安全,但能方便村民生活,在监管不严格的情况下大量存在。
受访基层干部认为,部分地区使用登记采用象征性电子表格或纸质登记,未建立统一的气瓶数据库,气瓶“黑户”较多。
虽然智能液化气钢瓶正在各地大力推广,但由于价格比普通气瓶高,充气过程复杂,一些地区的村民不愿意接受。有的居民的气瓶随意摆放,有的因为体积小放在路边做饭,有的堆着柴火,有的气瓶和连接管严重老化,成了家里的“固定危险源”。
今年4月,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在台江九润燃气有限公司发现一批无原厂信息的液化气钢瓶,该公司法定代表人邱家军承认该批368只钢瓶购自六盘水嘉豪源液化气钢瓶检测有限公司。
经查,六盘水嘉豪源液化气钢瓶检测有限公司现场检测仪器设备不符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许可条件。此外,该公司2018年8月6日以来的18681个气瓶的《检验报告》由他人签字,未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验,甚至出具虚假检验报告。
液化气市场价格偏高,安全升级或增加运营成本。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液化石油气(LPG)商品价格明显下降,但市场整体零售价格并未下降,部分地区零售价格是商品的两倍。
据卓创资讯相关人员介绍,2019年第二季度,液化气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东北地区价格从4月份的4136元/吨降至6月份的3928元/吨,下跌208元;华南跌幅最大,从4月份的4408元降至6月份的4049元/吨,下跌359元。
辽宁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街道窑厂河村村民张宝雯搬了新家,告别了烧柴,用上了液化气。“灌一罐120元,可以用2个月,一年不到1000元。”张宝雯提到的一罐是指容量为15公斤的常规液化气瓶,零售价为8元/公斤。
在贵州,液化气的零售价格比较高。安顺市关岭县某液化气站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一瓶11公斤的液化气零售价在100元左右,平均每公斤9元多。
针对零售价格与商品价格的悬殊,沈阳某液化气站负责人介绍,他们根据消费者购买液化气的数量,采取不同的定价。对于需求量不大的普通人,目前采用的是每罐15公斤的“标准”。即使发改委调价,这个零售“标准”依然波动不大。"如果国家价格超过8元/公斤,那么我们也需要补贴差价."该负责人表示。
安全升级导致液化气运营成本更高,是运营商和消费者的难题。
2020年7月1日起,沈阳将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行带智能安全阀的液化气钢瓶,力争2020年10月前完成更换。对于这一举动,液化气站的经营者叫好又叫苦。
“这样比较安全,必须双手支撑,但是成本高!以我们站为例。现在的充气枪是磅秤上带的,不多花钱。换成智能充气枪,要四五千,全部换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沈阳市液化气协会副会长戴恩光说,“另外,如果要推广智能气瓶,就意味着一些气瓶在使用寿命前必须更换,用户要多付钱,所以很多用户可能会拒绝更换。”
云南中石化燃气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党支部书记韩霸透露,由于更换气瓶全部由公司自行支付,没有财政补贴,公司不能私自涨价,更换气瓶等设备需要付费,给运营企业带来困难。
实施气瓶信息化管理,加强全链条监管。
贵州省一些基层干部认为,通过信息化管理,建立气瓶生产使用全过程大数据平台库,是解决气瓶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各地在实施新气瓶时要更多考虑村民的接受能力,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尽可能帮助村民完成液化气瓶的改造升级。
“最近家里新出了一个智能液化气瓶。虽然差别不大,但据说不会轻易引起爆炸,有泄漏就会发出警报。”河北易县北市村村民苏海说,现在大力推广智能气瓶,让他更有安全感。
沈阳逐步推广安装智能安全阀的液化气钢瓶。这些钢瓶阀门装有“智能芯片”,相当于一个电子身份,记录着钢瓶的所有信息。
“贵州省气瓶安全追溯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于7月上线,初步实现了全省气瓶可追溯,为气瓶安全管理戴上了紧箍咒。
受访基层干部建议,切断“黑气”的传播渠道,必须加强液化气生产、储存、运输全链条监管。
近期,各地加大了打击“黑气”的力度。今年7月,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吊销六盘水嘉豪源液化气钢瓶检测有限公司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批准证书,对该公司罚款10万元,对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梁志毅、技术负责人何分别罚款1万元。
河北保定今年5月6日启动液化石油气专项整治。半个月内,关闭取缔液化石油气非法经营场所1家,下达整改通知书35份,检查液化石油气运输车辆102辆。
受访者表示,对于液化气市场的价格监管,要加强对经营者行为的规范,特别是在市场竞争不充分、价格矛盾突出的地区,可以采取限制购销差价或适当缩小购销差价等临时措施;同时,重点监管农村液化气价格操纵和垄断行为。
(原题为:《半月谈|农村液化气:“黑户瓶”带“黑气”)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农村液化气罐骗局政策,黑液化气站":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355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