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银行被骗贷的法律责任,银行被骗9300万贷款 新闻

银行被骗贷的法律责任,银行被骗9300万贷款 新闻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近日,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A银行某信贷员为完成银行任务,不惜伙同他人伪造虚假工作证明,骗取银行贷款近300万元,均已构成骗取贷款罪。最终,三方均被罚款,并将面临7-18个月的监禁。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石和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银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渐暴露出的信用违规、涉房贷款违规、互联网贷款及关联交易处罚等风险不容小觑。9月以来,多家银行接连收到大额罚单。其中,两家中小银行分别被罚800多万元。除了常见的信用违规、涉房贷款违规等原因外,还有因互联网贷款、关联交易等违规被处罚的原因。为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监管,完善商业银行同质比较和差异化监管,合理配置监管资源,促进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办法》。

01

面对痛点

1、员工行为管理。

员工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引发的风险。当前,受经济下行影响,社会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异常活跃,一些非法资金“经纪人”活动相当猖獗。其典型的作案手法是拉拢或勾结银行内部员工,以非法手段骗取或转移银行资金,从事民间高息借贷等社会融资活动,再将风险转移给银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该问题具有金额巨大、覆盖面广、隐蔽性强、社会影响深的特点。

精神瘫痪的风险。由于对当前严峻形势认识不足,一些领导干部和员工对案防工作重视不够,麻痹大意。具体来说,就是在案防制度的执行上打折扣;片面追求业务发展,忽视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侥幸心理严重;同类问题屡查屡犯,屡禁不止。

长期离岗人员管理“true 空”产生的风险。长期以来,离休、退休和个体下岗人员一直处于管理的视野之外,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他们利用银行员工的身份在社会上从事或参与非法活动,成为新的风险点,容易造成巨大的社会声誉影响。

员工个人账户的风险管理。员工个人账户与他人账户、内部账户之间的异常资金往来仍时有发生,员工将个人账户出租或出借给他人使用的问题依然存在。个别员工在营销存款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或他人的账户进行过渡,容易引发资金纠纷和案件风险。

2.应对商业风险

通过将存款业务拆分成若干部分,避免了授权监管带来的空 deposit风险。目前还存在一些授权审核问题,容易出现柜员空存款资金,存在一定风险。

柜员操作不规范带来的风险。表现为柜员自己跑业务,不定时代客户办理业务,大额取现业务预约审批制度不到位;收银员身份核对不认真,仍存在开包后不验封、不验现金等现象;业务章使用后随意放置,未及时放入箱内上锁保管;临时离岗的柜员未按要求签收并锁好钱箱;现金、重要空白色凭证等实物商品可以不严格遵守“先入库实物,后记账,先出库实物过账”的原则;柜员请假保管实物,不移交。

犯罪分子利用销户交易引发的诈骗风险。在办理汇款业务时,他离开银行一段时间后返回要求退款,利用银行擦除交易实施诈骗。

3.信贷业务风险

贷款催收不及时,失去法律诉讼时效的风险。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催收不及时导致债权、抵押权、质权等债权损失的风险。

系统录入客户数据信息不及时带来的风险。少数系统管理员不能按时将客户报告等数据录入系统,导致客户数据更新不及时,客户贷后监管被打破。

小农户贷款业务风险。存在调查不仔细、一人多人贷款、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到期前催收不及时、逾期或形式迁移等问题。

4.银行卡和电子渠道的业务风险

ATM机管理风险。犯罪分子通过在ATM机上安装微型摄像头和读卡器,窃取客户账户信息和密码,然后盗取资金;或者将自制设备接入自助设备的网络接口,拦截并修改自助设备传输的数据,虚假增加账户内存款,盗取银行资金;甚至通过暴力手段破坏自助机,盗取现金。

黑客攻击的风险。黑客利用网络盗取银行卡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

电信诈骗风险。犯罪分子利用电话银行提供的支付服务,与支付代理人的操作人员相互勾结,通过拦截客户的付款来获利。

非法开通电子银行渠道的风险。银行批量为员工开卡时,私自开通手机银行,将卡支付密码和电子银行密码设置为简单密码。不法分子破解账号和支付密码,通过其他银行的电话银行支付业务盗取资金。

信用卡管理风险。营销人员办理业务时,未按规定严格审核申请材料,调查不到位,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材料办卡后恶意透支;在批量办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人办理材料,一人接收批量发卡的问题。

银行卡开户风险。不法分子利用假身份证办理多张卡实施诈骗。

02

怎么处理呢

1、员工行为。

一是加强干部员工思想教育,继续深入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和合规文化教育,强化员工“遵章守纪、合规经营”的意识。

二是加强案防考核联动,将案防工作与各级一把手的考核和利益挂钩,提高对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纠正片面追求业务发展而忽视风险防范的倾向。

三是加强对长期离岗人员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和考核办法,对长期离岗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及时了解思想动态,了解具体行为。

四是密切关注员工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情况,加强与当地公安等司法部门的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开展专项宣传教育,确保员工远离非法集资,净化农行内部环境。

2.柜台业务

一是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坚决杜绝违章行为,决不允许违规操作或因怕麻烦而简化手续。

二是对员工特别是新员工进行定期的规章制度学习和操作技能培训,增强员工对产品业务的了解和熟悉,提高操作技能,降低操作风险。

三是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做到有章必循、违规必究,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四是加强对客户的宣传,给予风险提示,提高客户的风险防范意识。

3.信贷业务

一是加强信贷业务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二是加强贷后管理,主动关注借款人情况,及时发现风险信号并预警,制定处置措施化解风险。

三是按时将客户信息和贷后管理相关数据录入系统。

4.银行卡

一是各级银行要提高银行卡和电子渠道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产品知识和业务能力,严格执行银行卡和电子渠道业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二、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格审查和识别客户,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或报警。

三是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增强其密码安全意识。

四是加强自助设备检查。

03

同行案例

农行坚守安全底线,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农行加强风险判断,增强操作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全面加强案防关键环节管控,完善“技防”“电脑管控”手段,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管控,为业务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构建数字化操作风险监控体系,持续优化数据筛选模型,对机构、人员、设备等各类风险主体进行全面的风险画像,提高风险管理的精细化和差异化水平。继续打造“三化三铁”,切实夯实经营管理基础。

清徐农村商业银行“123”的风险管理

清徐农商银行通过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加大风险识别监管力度、强化审计工作,实施风险控制“123”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风险防控效果。

风险监控排第一。清徐农商银行从实时预警、精准监控入手,启动风险监控“慧眼”功能,将大数据预警与实时监控相结合,实时捕捉、抓取数据,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跟进,确保各项业务运行安全、可靠、稳定。

风险控制是“两手”的。清徐农商银行从强化员工的“直觉”和“行动意识”入手,利用晨会、晚会、例会等形式,将风险管理作为常态学习的主要培训点,既涉及风险防控责任范围、风险防控管理心态、风险防控损失不足,又时刻关注员工心理变化,通过推心置腹的沟通和监督,将风险意识贯穿工作始终。

风险保障“三步走”。一是通过网点入门培训和综合考评,不断优化网点服务,确保大堂经理、综合柜员等一线服务人员压实职责,加强预警,强化源头治理,有效利用舆情监测系统开展7×24小时舆情监督。二是将风险防控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完善内部岗位责任制,制定专项审计计划,将风险突出的信贷业务、资金业务和柜面业务作为年度审计工作的重点,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和效率。第三,积极打造“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将无风险增利空 period、全系统风险保障、零风险运营融入经营活动,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风险化解和安全防护意识,真正实现“思想”驱动“行动”的风控效果。

04

方案推荐

银联独家发布的银行业法律法规政策解读及风险案例预警提示,篇幅简洁,内容强大,重点解读新的法律法规及风险提示,并选取当月两个备受关注的新规进行深度解析,给出银行相应的对策建议;在风险提示部分,将从银行的业务方向、产品、转型等维度进行风险提示,帮助银行规避相关风险。

私信和小信

免费获得上述样本出版物。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被骗贷的法律责任,银行被骗9300万贷款 新闻":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820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