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是我们最常用的支付结算工具。出于安全考虑,我们通常会设置更复杂的交易密码。这样即使不小心丢了,只要密码不被别人知道,钱就不会受损。但现实中,盗刷银行卡的犯罪仍然屡见不鲜,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因为开通了“免小密”支付功能,导致他人被黑空 child。
2月的一天晚上,江苏南京的张在回家的路上丢失了一个电脑包,里面不仅有一些零碎东西,还有他和妻子的几张银行卡。几经寻找,电脑包还是没有找到。没过几天,张某的微信就收到了其名下信用卡消费的提示信息。百思不得其解的张某赶紧取消了“小密免”支付功能,然后通过客服电话冻结了银行卡。之后,张某打印了相关银行卡的交易明细,发现多张银行卡丢失后被盗刷,于是立即报警。
经侦查,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马某抓获。原来,当天晚上,马在路上捡到了电脑包,带回家。当发现有些卡不需要输入密码就可以消费时,马就拿着这些银行卡找POS机一张一张地试刷,并多次到超市刷卡消费,主要是买一些烟酒和食品。同时,马某还谎称这些银行卡是亲戚朋友送的,将其中一部分送给朋友王某买了一些首饰和化妆品。经查证,马某、王某使用多张银行卡消费数十张信用卡,被盗刷信用卡总金额达万余元。今年5月,法院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马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3万元。
目前,支付方式越来越灵活多样。为了享受更便捷的支付体验,很多人和张一样,开通了“小额保密”、“闪付”等支付功能,让一定金额以下的消费者无需密码就可以直接交易,节省了不少时间。然而,小小的便利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手机或银行卡不慎丢失,别有用心的人就有了可乘之机。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噎着就放弃吃东西。对于持卡人来说,需要谨慎,保管好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丢失后尽快采取措施。对于相关机构来说,不仅需要履行“开放”的告知义务,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技术和制度。毕竟对于支付来说,安全比便捷更重要。(这一期我坐的是王宇)
来源:检察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额免密支付限额怎么改,小额免密支付有风险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916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