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浙商银行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集团前三季度营收496.9亿,同比增长4.13%;净利润127.53亿元,同比增长10.54%,延续半年以来的两位数增长;集团总资产2.96万亿元,综合业绩继续领跑股份制行业。
据悉,浙商银行围绕“夯实基础、调整结构、控制风险、创造效益”12字经营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经济周期弱敏资产打好基础、以智慧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战略。这一战略体现在第三季度报告中,该报告显示了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增长势头。
“扩大收入”运动取得了显著的增长,领先于股份制银行。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浙商银行总资产已达近3万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7万亿元。新增贷款居股份制银行前列。值得注意的是,浙商银行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新增贷款一半以上投向零售、小额贷款、供应链金融等小微分散资产,积极响应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减轻小微企业负担、稳定经济政策、促进金融服务质量提升的要求。
存款方面,目前浙商银行吸收存款余额已达1.79万亿元,个人存款实现稳定增长,较年初增长20.8%,余额2587亿元。这说明浙商银行在客户粘性和存款留存方面成绩显著。
在客户群的攻坚战中,浙商银行全面推进与重点客户群体的紧密合作。据悉,公司金融、供应链金融、零售金融等业务板块新增客户数量大幅增长,与太平保险集团、卢鑫集团等重点客户群体的合作不断深化;五大业务板块全面发展,呈现出全面协同的良好态势。其中,零售LUM余额增速在股份行中名列前茅,公司贷款规模增量创近三年新高;浙商银行首次入选15家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核心成员。
营收贡献大幅提升,弱敏感资产“压舱石”成果显现。
据了解,浙商银行坚持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的经营策略,将资产分为不敏感、弱敏感、强敏感三类。其中,弱敏感资产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和质量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弱,资本消耗低,风险较小,收益中等,适合配置,以期稳增长。也就是说,把经济周期中的弱敏感资产作为压舱石,是为了让银行经营经得起风险的考验,从而顺利跨越周期,平滑周期对业绩的影响。
近年来,浙商银行持续关注经济周期中的弱敏感资产,推动业务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智慧管理能力。前三季度,该行商业周期弱敏感资产实现营收153.7亿元,占比32%,较年初上升3.47个百分点。
在智慧经营理念的指引下,浙商银行在绿色收益、低息存款余额、营收等方面成绩斐然。据统计,浙商银行实现绿色收入18.51亿元,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1.9%,大大超过利息收入增速。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背景下,浙商银行积极应对挑战,提高经济周期中弱势、敏感资产的收益占比,强化智慧管理能力,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实现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未来,浙商银行将继续聚焦经济周期中的弱敏感资产,努力实现更高比例的智能收益,为客户提供更优质、创新的金融服务。
坚持稳健财务,资产质量稳定良好。
近年来,浙商银行持续深化好金融的理念和实践,以善为起点,依托金融顾问体系,深耕浙江,辐射全国。据介绍,浙商银行在浙江的地方债承销规模大幅增加,全省重大项目共计45个,为全省提供了9000多亿元的融资支持。为了扩大服务范围,浙商银行设立了49个理财顾问工作室,延伸到北京、上海、深圳等22个省市。全省3500多名理财顾问走进基层提供服务,进一步将“理财善”的理念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同时,浙江银行善标(CSGS)系统上线,旨在通过金融工具和手段,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善行和可持续发展项目。
此外,浙商银行的资产质量正在稳步改善。截至报告期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5%,较去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82.94%,较去年末上升0.75个百分点。
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战略定力,不断进取。展望全年,浙商银行将继续释放智慧业务生产力,打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基础,深化稀有金融实践,持续狠抓内控合规建设,力争交出全年高分报表。
本文来源于财经资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浙商银行净利再现双位数增长,经济周期弱敏感经营策略成效显现":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91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