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贷款额度校验不通过,银行说贷款额度管控

贷款额度校验不通过,银行说贷款额度管控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10月9日,杜南湾金融社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以下简称“国家金融局深圳监管局”)获悉,近期发生了一起以授信额度不符合监管要求为由要求撤销转账的诈骗案件。王的受骗经历值得关注。

王接到一个自称“JD”的陌生人打来的电话。COM客服”,对方告知其JD.COM账户的授信额度不符合监管要求,需要注销,否则个人征信会受到影响。随后,王被诱导安装APP进入视频通话,打开屏幕共享,并根据所谓的“撤销提示”进行个人存款支取、网贷申请、资金转账等操作。等家里人发现被停了,70多万已经转到对方个人账户了。“JD。王接到的电话实际上是一个假冒平台工作人员的骗子。通过扭曲监管政策和造成有害后果,消费者被诱骗将资金转移到欺诈者的银行账户。

国家财政局深圳监管局总结了几个类似骗局的“套路”:

一是冒充官方权威。诈骗分子往往自称是银监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是JD.COM、微信支付等银行、保险机构、平台公司的客服人员,甚至出具伪造的工作证明、公文,编造利率调整、额度违规、XX服务收费、官方支付账户等虚假事项,然后以“转账成功撤销”、“先存款后支付”、“帮助撤销XX服务”等为由,诱导消费者按照指示操作。

二是混淆真假。诈骗分子以消费者办理的正常金融业务为切口。他们首先询问是否办理过助学贷款、信用贷款或购买保险等。,甚至主动向消费者提供查询的方法和路径,试图让消费者放松警惕,骗取消费者的信任。然后他们又谎称“不取消校园贷记录影响个人征信”、“不调整贷款利率涉及违规”、“不取消免费保险会导致费用高”等。,并利用消费者紧张焦虑的心理,诱导消费者转账。

三是分享偷屏信息。诈骗分子打着“远程指导”的幌子,诱导消费者下载使用在线会议软件,共享屏幕。一旦开启分屏功能,诈骗分子可以实时掌握消费者在手机上的所有操作,轻松看到消费者的重要信息,如银行卡号、输入密码、收到的验证码等。,并利用相关信息进行转账,盗取消费者银行账户资金。

第四是AI变脸骗取信任。在非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后,诈骗分子甚至可以利用智能变脸和拟声词技术,冒充亲戚、朋友和领导打电话或开始视频聊天。“面对面聊天”骗取信任成功后,以“借钱”“走账”等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向其指定账户转账。

国家金融局深圳监管局在此提醒金融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牢固树立防骗防骗意识。当接到陌生电话,或者陌生人加微信、QQ等好友时,要多加注意,提高警惕。积极参加深圳的金融教育宣传活动,不断掌握金融防骗知识,提高识别和防范诈骗活动的能力。安装公安部开发的“国家反诈骗中心”手机APP,通过软件中的“来电预警、身份验证”等功能,阻断诈骗分子的通讯或获取诈骗预警信息。

第二,多方核实确认信息的真实性。不要相信别人说的话。凡是自称官方客服人员的,拨打电话后一定要登录相关机构官网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进行信息核实,尤其是涉及金融政策、资金交易等方面的,一定要清醒过来,核实清楚信息。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求助。亲朋好友通过语音短信、视频通话等方式借钱或转账的,应多渠道核实,如主动拨打手机、当面核实等。

三是注意保护个人敏感信息。要妥善保管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个人敏感信息,不要随意将短信验证码告诉他人。通过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不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不明软件,不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要与陌生人开屏分享,与陌生人视频交流要谨慎。

四是坚决不向陌生账户转账。为了骗钱,诈骗分子会想尽办法编造各种理由,诱导消费者向个人银行账户转账。消费者的资金到账后,诈骗分子会立即分批转出,多层转手,很难追查到流水的去向。不向陌生账户,尤其是陌生个人账户转账,可以极大地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此外,广大消费者也要树立“银行卡不可转借、不可买卖”的认识,不给诈骗分子留下洗钱逃跑的空间。

如果消费者遭遇电信金融诈骗,造成财产损失,请第一时间报警,并保留聊天记录、总回忆、交易截图等证据。

杜南湾金融学会智库研究员苏梦如撰文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额度校验不通过,银行说贷款额度管控":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241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