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制图:沈依灵
为吸引更多金融“活水”用于小微企业发展,增强货币政策的“直接性”,6月1日,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新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展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推出。新工具将银行的政策执行与激励措施挂钩,准确引导银行增加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这两个新工具已经推出两个多月了。政策效果如何?企业有什么样的收获?记者走访了多家银行和小微企业,感受新工具的实际效果。
企业贷款容易,银行主动贷款。
在重庆市涪陵区和长寿区交界处,起伏的黄草山下,有一座砖木棚,一排排黄牛或站或卧,悠闲自在。
涪陵区石大坡肉牛场场长匡金华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外地牛肉运输受限,本地肉牛需求好于往年。”
对于自己产品的知名度,邝金华一度褒贬不一。“市场销售势头不错,但是肉牛养殖周期长,资金大,前段时间饲料款还没结算……”
就在匡锦华发愁的时候,涪陵中国银行符登村镇银行“三农”金融部客户经理苏果向他推荐了“农心贷”这款产品。短短三天,一笔优惠利率30万、4.35%的信用贷款到账。
与以往相比,本次贷款发放高效、快捷、直接,无需抵押物。银行是怎么做的?
“这笔贷款将得到中国人民银行信贷支持计划的优惠资金支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们更愿意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苏果告诉记者。
苏果的“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是中国人民银行6月1日新创设的直接面向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为解决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问题,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人民银行通过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提供4000亿元再贷款资金。今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当地法人银行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银行均可享受。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截至7月24日,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已支持1694家地方法人银行向134万家企业发放207万笔普惠企业信用贷款,本金1622亿元。据预测,这一新工具最终将带动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约1万亿元的普惠企业信用贷款。
不仅帮助需要贷款的小微企业,也对已经有贷款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6月初,已经恢复生产的广西贵港冠德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心急如焚,公司在贵港市农村信用社的700万元贷款将于月底到期。“现在原材料紧缺,买木材需要现金。还完贷款,我们可能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这时,贵港市农村信用社营业部主任魏义仁主动找上门来,了解情况后,为杨办理了无还款的贷款续贷业务。魏毅仁告诉他,6月初人民银行推出贷款展期支持工具后,在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的指导下,很多企业已经享受到了贷款展期的便利。只要他们符合条件,银行就会努力“尽量拖延”。
“银行主动同意我们延期还款,让我们可以更安心经营。接下来,我们将增加生产规模,全面开放五条生产线。”杨高兴地说。
据了解,通过贷款展期支持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将提供400亿元再贷款资金,为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在新工具的支持下,银行贷款展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向13.3万户企业延迟偿还本金3828亿元;9.7万户企业延期付息232亿元。
政策效果直接影响基层实体经济和民生。
“新工具显著提高了货币政策的准确性和直接性,有助于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智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市场化、普惠性、直接性是新工具带给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共同感受。
市场化——人民银行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鼓励金融机构的行为,但不直接向企业提供资金,不承担信用风险。
贷款160万元,三天放款,利率低至3.85%...重庆农商行高效的金融服务让重庆奉节县鸿宝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范先琼印象深刻,“新工具落地后,银行很热情。”
“新工具以市场化方式将政策执行与激励效果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地方法人银行的积极性,准确引导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首席风险官李江说。
市场化的方式大大增强了金融机构放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月,广西北部湾银行新增普惠企业信用贷款1.18亿元,是5月新增贷款的4倍多。3-6月,网商银行累计发放合格普惠小额贷款125.8亿元,预计获得信用贷款资金约14.64亿元。在获得政策支持后,该行进一步提高了普惠小额贷款额度。
同时,市场化的方式更有利于控制贷款风险。“金融机构直接面对企业,对企业的资金需求和运营有更清晰的认识。”广西合浦国民村镇银行董事长崔志斌认为。
普惠性——只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或发放信用贷款,都可以享受支持。
“新工具覆盖普惠所有小微企业群体,没有行业和领域限制,直接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提质、扩容。”李江告诉记者。
为了提高政策效益,许多金融机构设计了具有新工具的特殊通用小额信贷产品。在广东台山农村商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专属利率产品“暖心小额贷款”几乎与新工具同时推出。
直接——新工具将货币政策的操作与金融机构对普惠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直接挂钩,确保精准调控。
“新工具有更明确的政策目标,就是小微企业,更有指导意义。”重庆黔江银座村镇银行行长周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新工具支持下,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000万元,再通过利率互换协议享受奖励资金20万元;对普惠的小微企业给予信用贷款,人民银行可提供贷款额40%的再贷款资金。
不仅政策目标针对小微企业,政策效果也更有保障。例如,贷款展期支持工具明确要求,普惠小微企业在申请展期的同时,应承诺保持岗位基本稳定,从而强化了稳企业、保就业的政策效果。
福建晋江灿星服装织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服装加工的企业。由于全球疫情蔓延,企业因外贸退款、延迟付款、应收账款催收延迟等原因,难以归还泉州银行6月19日到期的贷款本金140万元。为了缓解资金周转压力,企业原计划裁员。新工具落地后,企业主动签订了《稳定就业承诺书》。6月19日,企业成功续贷140万元,实现零裁员。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石成表示,从落地效果来看,直接货币政策工具实现了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的动态平衡,使货币政策能够在基层触及实体经济和民生,降低了政策阻断和传导的成本,有效激活了微观市场主体的活力。
扩大政策覆盖面,惠及更多小微企业。
随着新工具的有效性,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感受到货币政策的精准支持,纷纷加大业务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享受到实惠。
广西柳州银行去年发放信用贷款不到6300万元。到6月底新工具上线时,柳州银行推出了常青贷、纳税e贷等多个信用贷款产品,发放小微信用贷款630笔,贷款金额2.85亿元。以前柳州银行的信用贷款审批权限在总行,审批材料很多。新工具上线后,通过创新信贷产品将信贷审批权限下放到所有分行,实现了快速信贷投放。
“银企共存共荣,企业发展好了,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柳州银行董事长李敦满表示,下一步将根据不同行业的经营特点,加大信用贷款产品创新力度,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
新工具落地后,广东南海农商行进一步加大了纯线上无抵押贷款产品“e税金融”的普及推广力度。企业无需提供任何纸质材料,在手机银行app上即可自行申请。银行整合企业税务、人民银行征信、工商等大数据,快速生成授信额度,资金最快十几分钟到账。
南海农商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程志军表示,利用大数据进行风险判断和评估,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还可以借助线上产品“扩大”小微企业贷款范围。
石成认为,展望未来,直接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支持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和精确,进一步支持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直接货币政策工具有望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形成政策组合,全面提升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今年下半年将重点落实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和两项直接工具,尽可能推迟实施,并将尽可能多的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纳入支持范围。同时,坚持市场化原则,尊重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权,支持政策不附加硬性要求,消除小微企业的顾虑和后顾之忧。
来源:人民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的浇灌小微企业,如何引入金融活水精准浇灌民营经济":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319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