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王峰:10月8日,发薪日前一天晚上,一张疑似精英教育(NYSE:ONE)董事长张西的截图突然流出。
截图内容显示:“为了办好教育,我真的失去了一切,但却是这样的结果,我很后悔。”“真的很想重新开始,希望有来生,再也不要创业。”然而,很快,张西的朋友圈就盛传“精英好,我也好。”
网传截图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后,多名精英教育员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至今未发工资”。最近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家长去精英教育总部要求退款。
“公司通知延迟到26号发工资,但我感觉希望不大。现在没有领导给个说法。之前支撑大家的动力是公司按时发工资,现在情况更复杂了。”一位精英教育员工说。
根据最新的财报,精英教育的贷款余额已经超过账户中的现金,现在很难退费和发工资。这家主打“高端辅导”的K12公司,正面临生死考验。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10月10日,多地精英教育及其小地球校区停课,大量家长聚集上海总部要求退款;老师们纷纷离职,甚至有些校区已经通知没安排课的老师不用上学了。
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精英教育部分人士主张申请破产。但是破产的冲击波太大,首当其冲的就是巨额学费难以还清。截至今年2月28日,精英教育已提前收取不上课费用27亿元。
2018年赴美上市,风光成了浮云。当时的董事会和高管团队如今已面目全非,只剩下张西一人。精英教育目前的董事会只有三名成员,其中两名是独立董事。
该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8年,张西执意收购巨人教育,让精英教育很受伤。”
吴婷(化名)今年7月份给孩子在少儿英语机构小地球报了名,一共花了3.2万元。她还没上过课。她从8月份开始要求退款,至今一分钱也没退。
启信宝信息显示,精英教育是小地球的大股东,持股75.6%,马森集团持股24.4%。
“校区的校长告诉我学费转到了精英教育的账户上,让我去精英教育总部申请退款。”吴婷说,“校长还说学费已经由银行监管,公司需要向银行提交申请退款。”。
“资金托管是一种资金保障,退款应该更方便”,吴婷认为这只是校园的一个借口。
吴婷并不是唯一一个遭遇“退费无门”的家长。许多学生家长反映,他们的退款申请已经拖延了几个月,校园承诺的退款期限也没有兑现。
(两张张西的朋友圈截图)
据了解,精英教育以高端一对一培训为主,收费相对较高。财报披露的一对一、一对三业务平均单价在4万元以上。黑猫投诉10月9日发布的最后一条投诉称,2021年5月,我在上海松江校区给孩子买了三年的高中班,总花费近53万元。目前还剩近50万。今年8月份提出退款,但没有收到退款。9月21日,通知我在校园内为学生签署盖章的退款确认函。目前为止,我在相关程序中查询到原退款申请成功,正在处理中。
吴婷一直在犹豫是退费还是继续上课。“在‘双减’后,我辅导孩子的意愿降低,所以申请退费,但现在退费很难。如果选择上课,之前提交的退款申请将无效。”她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对于精英教育来说,向学生交付课程的前提是师资的稳定,而现在因为拖欠工资,情况更加复杂。目前,上海、江苏等地已有多家小地球校区因员工欠薪而关闭。
南京一位精英教育老师说,即使在双降之前,他的月薪也只有三四千元。“精英教育每节课收学生七八百元,老师的课时费才几十元。即使是暑假,月薪也只有6000多元。”他说。
更多的精英教育校区还在办学,但员工已经陆续离开。一位北京校区校长告诉记者,“不建议家长现在交费报名,26号就看能不能顺利发工资了”。
成本高:连续亏损已达11亿元,精英教育财务状况不佳。
2020财年(截至2020年8月31日),精英教育净亏损7.69亿元。2021财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净亏损分别为1.59亿元和1.72亿元,合计11亿元。
精英教育由张西于2008年在上海创立,专注于一对一高端辅导。旗下拥有精英教育、智汇书院、精英游学、萝卜编程、精英-青少年英语等品牌。
精英教育有三大核心业务:一是精英VIP,主要包括一对一和一对三辅导。二是精英少儿教育,主要包括少儿思维语言和少儿英语教学业务。三是精英在线。线上平台作为线下业务的补充,采用与线下同价的OMO模式。
三项业务中,精英VIP占据绝对份额。财报显示,精英VIP第二季度净收入为7.35亿元,占总净收入的78.9%。
然而,瞄准“高端家教”精英VIP业务的学生人数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到2021财年第二季度,精英VIP学生的月平均人数将达到75199人。
一方面收入逐年缩水,另一方面精英教育成本高昂。
截至2021年2月28日,精英教育在36个城市拥有457个学习中心。在近年来的许多财务报告中,精英教育都强调学习中心的不断翻新。从而营造符合“高端辅导”的学习环境。2020财年,学习中心装修成本相关的折旧摊销费用将高达2亿元。
截至2021年2月28日,精英教育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和短期投资共计10.17亿元。相比之下,同期高负债、短期和长期贷款合计15.1亿元。
此外,精英教育截至第二季度的递延收入为27.31亿元,为尚未提前交付的学费。一旦情况继续恶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被要求退还学费。
收购导致“连锁反应”:高管相继离职,加剧了资金压力。近年来,精英教育遭遇了高管动荡。
2018年上市招股书中介绍的8名董事会成员和高管现已变更,只剩下张西一人。
9月17日,精英教育独立董事龚辞职,宣布精英教育董事会将由三名成员组成,其中两名为独立董事。
上市之初,精英教育董事会豪华,独立董事包括前阿里巴巴CEO卫哲和时任朱华集团CEO的张敏。
精英教育的许多前任和现任独立董事都与张西有着相同的北大和哈佛留学背景。
2020年2月,招股书中介绍的两位高管——分管幼教的高级副总裁孟、技术研发中心副总裁马牧原离职,孟、马牧原均于2014年加入精英教育。
今年6月17日,精英教育首席技术官石团伟因个人原因辞职。6月26日,精英教育CFO兼首席战略官左宏刚因家庭原因辞职。今年4月9日和9月17日,两名独立董事卫哲和龚义志辞职。
网传“自杀”的截图上写着,“投资扩张过于激进,忽视投资理财,导致今天的局面”。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8年10月巨人教育的收购伤害了精英教育。网传截图还称“收购巨人教育是我的滑铁卢”。
“巨人教育被收购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集团高管都反对,”知情人说。“精英教育总部和业务重心都在上海,北京和上海的培训市场差别很大。”
巨人教育被收购后不久,2018年底,精英教育高级副总裁董竹秀和CFO董力离职。
“张西毕业于北京大学。当时两个教育巨头,余和张邦信都是北大毕业的,这在张西心里可能是个不小的冲击。”该知情人士表示。在当时的教学培训行业,虽然精英教育是区域龙头老大,但新东方和它的美好未来早已在全国范围内布局。
巨人教育只是当时精英教育一系列收购中的一个。2018年9月,精英教育以2.4亿元收购天津华英。2020年2月,3.11亿元收购一米辅导。2020年6月,1.45亿元收购上海友盛。其他投资标的还有家学天下、小地球、培飞思维数学、睿思教育。
在这么多的收购中,为什么巨人教育成了精英教育的滑铁卢?
2018年10月,精英教育仅以2.39亿元收购巨人教育30%股权,2019年3月出售12%股权。但在联合投资方中,精英教育已被全权委托管理巨人教育的运营。
2019财年,精英教育为巨人教育提供了超过7.2亿元的五年期可转换贷款,年利率为10%。此后,精英教育不再选择债转股,自2019年12月起免除贷款利息。2020财年,精英教育向巨人教育借款超过1.7亿元。
这无疑加剧了精英教育的资金压力。2019年3月,精英教育向瑞银贷款1.39亿美元,即使在2020年10月的一次还款后,贷款余额也高达1.25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对巨人教育的输血,挤压了内部新业务孵化和并购的投入。
8月31日,巨人教育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致巨人学生的一封信,称巨人学校因经营困难,将无法为学生提供秋季教学服务,可能无法满足家长退费要求。此后,巨人教育官再无更新。
目前,精英教育的股价已从历史高点跌至九成七,收盘于每股0.38美元,总市值6139万美元。
专注破套防坑,保障消费者美好生活。你有“料”,我就爆!如果您有需要报道的新闻线索,可以登录21财经客户端【爆料】进行反馈,或者发送至《爆料》官方邮箱:baoliaotong@21jingji.com!
更多信息请下载21财经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精锐教育“卖惨”背后:内部曾有破产主张,董事会仅剩一名高管":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614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