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北部湾港前景,北部湾港百科

北部湾港前景,北部湾港百科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新华社南宁6月5日电题:走向蓝色——北部湾港的百年追梦

新华社记者王念、潘强

100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地;

71年前,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岸北海港在这里诞生。

14年前,钦州港、北海港、防城港“三港合一”,北部湾港应运而生,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

如今,在西部新的陆海通道上,这座承载着打造一带一路有机门户使命的国际枢纽港,正扬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破浪前行的强劲风帆。

从南方的小渔村到世界的大港口

中国大陆南端,美丽的北部湾碧波荡漾,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城市“货”字排开,港口码头一片繁忙。

数据显示,2020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跻身全国“前十”。今年前4个月,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73.17万标箱,同比增长超过35.93%,货物吞吐量达到8394.78万吨,同比增长15.45%。即使从全球范围来看,北部湾港去年货物吞吐量排名第19位,国际枢纽港地位初步形成。

北部湾建南港,是几代人的百年梦想。

曾经的北部湾海岸,除了一个小渔村,只有绵延的沙滩,长期封闭落后。1950年,北海港建成,是广西和西南地区的第一个海港。

196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距离北海100多公里的地方修建防城港,成为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援助越南的重要海上通道。在北部湾港防城港区0号码头,一座用中越文字书写的“海上胡志明小道”起点纪念碑巍然耸立。

今年80多岁的包文生,曾是方城公社白沙大队的会计。作为防城港的第一批建设者,他至今还记得那段艰苦岁月:“没有水电,工人住工棚,洗海水,缺少机械设备,全靠大家背,一点一点填海,一点一点铺路,跟开发北大荒、南泥湾一样辛苦。”直到1975年,防城港1号泊位建成,1984年迎来了第一艘万吨级货轮。

1992年钦州港建成前,港口所在的乐沟村没有像样的公路,甚至没有水,没有电。有些人认为在这里建一个港口就像是“白痴的梦想”。但钦州人民期望改变落后面貌,当地财力有限,干部群众不得不自发捐款捐物,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最小的捐款只有5分钱。

钦州港奠基时,北部湾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方建利22岁。他回忆说:“我们一直盼望着能建一个能停靠万吨级船舶的泊位,大家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实现大港口的梦想。1994年初,两个万吨级泊位建成后,人们欢欣鼓舞。现在看,万吨级泊位已经很少了,还有30万吨级泊位。”

1996年,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1997年钦州港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2006年被列为国家区域性重要口岸。

但由于地理位置相近、腹地基本相同等因素,加上港口建设规模较小,到2005年,北海、钦州、防城港三港合计吞吐量仅为3669万吨,远低于中国沿海主要港口,难以充分发挥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更难以承担向西开放的重任。因此,大型港口的建设迫在眉睫。

2007年,广西决定跨行政区域整合沿海港口。“三港合一”组建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钦州港主营集装箱业务,防城港以散货为主,北海建设邮轮母港。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总经理温福荣说:“三港整合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现在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一期工程将于2022年投入使用。”

20多年前,这里停泊着载重1000吨的船只,但现在载重10万吨的货船已经比较常见。北部湾港生产性泊位26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5个,最大靠泊能力30万吨。面向东盟开放发展,北部湾港是国际门户港口,北部湾沿海地区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连接节点的重要门户。

从“工业沙漠”到“港口兴市”

5月21日,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工程竣工验收。这是北部湾港内广西最大、靠泊等级最高的码头,投产后将更好地服务西南地区石化产业发展。

“随着港口建设的加快,经过多年的培育,钦州石化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还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转变。”钦州市市长王雄昌介绍,目前,钦州石化工业园已入驻石化企业30余家,总投资2300多亿元。2025年,将形成“一滴油两根线”、“油、煤、气、盐”产业格局。

随着港口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吞吐量的快速增长,港口业发展迅速。目前,北部湾沿海地区已初步形成有色金属、高端石化、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以海洋产业、绿色港湾产业、腹地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向海产业”方兴未艾。

在广西自贸区钦州港区,总投资700亿元的华谊化工新材料集成项目是目前广西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全勇表示,他们将努力打造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化工新材料基地。

北海加快发展石化、新材料、硅技术、林浆纸四大千亿产业,加快推进惠科电子工业城、新艺玻璃、太阳纸业、新富兴硅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在防城港,以钢铁、有色、能源、粮油为重点的现代化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柳钢、盛隆冷轧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

45岁的广西人黎东明(音译)曾在上海做过货运代理。看到北部湾沿海的发展机遇,他于2003年回到防城港设立代表处,代理大众海运、山东烟台海运、德祥海运等集装箱班轮航线。黎东明说,他刚回来时,港口的货物种类非常简单,主要是碳酸钡和化肥等化学品。随着周边产业布局的完善,商品种类逐渐向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品延伸,如纸浆、木薯淀粉、磷酸、铜精矿、汽车零部件等。

目前,北部湾沿海通道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枢纽经济初具规模,人口吸引力逐步增强。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杨玉华,22岁来到港口工作,至今已有28年。她不仅看到了港口面貌的巨大变化,也为城市的繁荣感到欣慰。“以前钦州港晚上灯很少,路上也没有路灯。现在城市和港区灯火通明,我忍不住多看几眼。”杨玉华说。

据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介绍,以前北部湾沿海地区基本没有重大项目落户。现在,香港兴市兴业,逐渐成长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陆海联动,东西互助”的新局面正在形成。

从“边疆尽头”到“开放边疆”

5月21日,装载柬埔寨芒果的冷藏集装箱货轮抵达钦州港,从这里转船,销往北京、河南、辽宁、浙江、山东等地市场。与此同时,从四川成都青白江程响站始发的海铁联运班列,满载摩托车配件等货物抵达钦州港东站,通过北部湾港出口印尼等东盟国家。

进入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港口作业区,从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到钦州港再到北京,从川渝到钦州港再到东盟,货物通过陆海新通道由海铁联运班列向北运输。这条将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紧密相连的“黄金通道”,是北部湾港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在2000多年前,北部湾畔的合浦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早期始发港,船队从这里出发,从东南亚穿越中东,最远到达非洲海岸。如今,这条陆海新通道南接越、马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北连滇、黔、川、渝。北部湾港作为亿吨大港,继续发挥中国面向东盟的前沿门户优势,枢纽地位随着新通道的深入而稳步提升。

2017年以来,陆海新通道开通了多条连接西部省份的海铁联运班列。2020年将开行列车4596列,超过前三年总和。截至今年4月,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列车总量已超过1万列。5月28日,中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首批设备抵达钦州港。该航站楼采用了世界首创的U型技术方案。项目建成后,自动化终端可与配套的铁路中心站无缝对接。

目前,北部湾港的航线网络越来越密集。开通了50多条内外贸航线,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实现了东盟主要港口全覆盖,通达非洲和南美洲。北部湾港还不断加强与马来西亚关丹港、文莱摩拉港的国际合作,以北部湾港为枢纽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成员已达39个。

林,北部湾港口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总经理助理,从小在北部湾畔长大。他毕业于河海大学港口与航道专业,自称“标准的港口水手”。1999年参加建设防城港工作。2007年,赶上北部湾港整合大发展期。22年来,北部湾港实际年吞吐量从3000多万吨增长到3亿吨左右,泊位数量和通过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谈及南方港口逐步从“码头”发展到“前沿”,望着这碧蓝的大海,林感慨万千,向往不已。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延强对蓝色之路有自己的解读。他表示,北部湾港将大力推进陆海新通道和西部国际门户港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1000万标箱目标,使中国通往东盟的国际通道更加便捷,更好地推动构建以国内大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北部湾港前景,北部湾港百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862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