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一定要扶智,先治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积极性。”
近年来,永城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招才引智作为脱贫攻坚的发展战略,重点引进100名海内外高层次管理人才和100名创新人才到永城创业创新,初步探索出“人才+项目”、“人才+基地”、“人才+产业”。
分类援助
打造贫困户脱贫“支点”
“专家们都来了。我们去上课吧。”日前,农业专家正在李寨镇陈庄村授课。“专家们下到田间地头,用最接地气的话给我们讲养殖知识,也一一解答了种植和生产中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养殖技术。”村民严说。
永城市在了解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制定措施,安排人才,分层次、分类别进行帮扶。
——因无技致贫,根据村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状况和家庭情况进行帮扶。在水产养殖方面有优势的,安排畜牧水产人才帮扶发展水产养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有林业优势的,安排林业人才帮扶,发展花卉苗木果业,延伸产业链,形成观光农业;土地肥沃的,安排种植人才帮扶,发展蔬菜等种植,开展“百名科技人员覆盖百村”,培养一批“土壤学者”“土壤专家”,每个村至少有一名科技人员帮助联系;有光、热、风、水等优势的地方,安排电力公司人才帮扶,发展光伏扶贫,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目前,永城市30个贫困村实现了光伏并网发电,帮扶375户910人。
——因病致贫,安排对口医疗卫生人员帮扶,制定诊疗方案,明确临床路径,控制治疗费用,减轻贫困大病患者费用负担。永城市实行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在乡镇卫生院和永城市医院住院无钱保的政策,安排专门人员为患有慢性病的贫困人口提供“家庭医生”服务。
——因学致贫,安排对口教育人才帮扶,制定帮扶计划,减免学生学习费用,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永城市派出26名高中教师到农村支教,91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到偏远乡镇帮扶。在教育基金和慈善基金上,向贫困学生倾斜,改善贫困家庭因学经济环境。开展大学圆梦联合行动,设立“永城市大学生圆梦基金”,年度额度1000万元,其中市财政拨款800万元。市慈善总会负责统筹管理,以贫困大学生基本生活费和学费为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每年资助3000-5000元。
招才引智
补齐“人才扶贫”短板
在“扶贫”“脱贫”过程中,农村基层组织是脱贫致富的核心力量,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干部是连接贫困地区与社会力量的关键环节。
2009年引进的研究生郭帅,现在是双桥镇党委书记,创新扶贫方式,投入50多万元为贫困户实施“六改一增”,得到了贫困户的一致好评;
2009年引进的研究生王月英,现为永城市扶贫办副主任,积极协调各行业扶贫部门,使各项扶贫政策及时落实,惠及永城市贫困户,起草了《永城市脱贫“十三五”规划》等20余份政策文件,积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王赢,2012年引进的研究生,现为永城市财政金融服务中心党组成员,负责永城市金融扶贫工作。在她的积极协调下,永城市已发放小额贷款6.13亿元,帮扶贫困户1万多户,户均年收入2000元左右,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2009年引进的研究生石欣欣,现在是薛湖镇付楼村永城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第一书记,带领村里6个贫困户22人。他做到了扶贫退出,多方协调为村里集资,完成了福楼村辖区内永芒路-福楼-国和丘-雪湖镇段的水泥路建设,解决了村里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石欣欣被评为“商丘”
2016年引进的博士生毛寿森,现为新桥镇党委副书记。他在双桥镇担任永城市招商服务局第一书记期间,充分挖掘村里的梨文化资源,举办了首届大型“梨花节”和首届“碱村乡风文明”活动,把村里打造成集旅游、乡村民俗为一体的文化村、生态村。
智慧之花怒放,庭香四溢。2009年以来,永城市连续9年引进农业、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研究生300余名,其中直接参与扶贫工作的有50余名,为永城市的扶贫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才华和智慧在扶贫一线生根开花,照亮了扶贫之路。
综合保险单
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扶贫队伍
2020年12月18日,太丘镇丘庙村党群服务中心,糕点老师正在教村民制作糕点。原来,这里是永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方圆职业培训学校进村开展中式面点培训班的教学点。其间,永城市城建集团驻秋庙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孙海洋积极协调培训场地,组织村民参加,帮助村民学习劳动技能,拓宽就业门路。
人才扶贫,既要用好“外援”,也要练好“内力”。在农村,培养一个能人,可以带动一个产业,解决大量贫困人口脱贫的问题。这只是永城市农民职业培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专家团队”在一线开设报告厅。为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在贫困村建立产业扶贫基地,培训万名农民获得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实施“雨露计划”培训,重点是做好低收入家庭“两代人”(初、高中毕业生)和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力争每个低收入家庭掌握1-2项农业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
——致富“龙头”发挥主力军作用。永城市选派了700多名优秀机关干部参与“一村一警”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扶贫工作大局。永城市在78个贫困村和5户以上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建立了428个村级扶贫责任组,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科技“特派员”在一线解决问题。开展科技扶贫,以专业科技人才提高农民科技素养。整合科技力量,组建科技扶贫队,以定点、巡回、技术承包等形式,为低收入村提供便捷有效的科技服务。探索和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形式领办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
——“电商扶贫”提升农民市场意识。开展“电商扶贫”,三年内在78个贫困村建立电商扶贫岗,支持低收入家庭网上销售增加收入,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开发、宣传和推广,培育一批“互联网加特色农业”知名品牌,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增强农民市场意识和抗风险能力。
——“产业扶贫”培养职业农民。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扶贫林、畜禽养殖业等特色种植业,带动贫困户脱贫。采取管理托管、合同托管、租赁托管等方式,将生产要素委托给新型经营主体,获得稳定的分红收益;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每户贫困户1000-2000元扶持奖励。通过村集体土地转让、新建楼空余村房租赁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为贫困人口提供公益性岗位,减少现金分红,激发内生动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脱贫脱志脱智,脱贫攻坚智慧脱贫":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202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