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前几天才下了两头小牛,现在有16头牛了!”还有四头肚子里有小牛的奶牛。”说起自己的牛,杨再红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杨再红不是农民大户。他只是一个生长在高田镇水天村河坝组王家盖的普通农民。妻子常年生病,膝下有两个儿子,他一个人独立承担家庭重担。一方面是妻子的治疗费用,一方面是孩子的教育费用。沉重的生活压力让这个普通的家庭越来越困难,也让杨再红的头上多了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
“一定要把家搞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为此,杨在宏一直在思考。但是,作为一个既没文化又没技术的普通农民,如何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他又迷惑了。
“老阳,政府现在正在努力脱贫,给你家送一只羊。”2016年的一天,高田镇的文和村代理主任李应明带着这个好消息来到杨再红家。“养羊,我没那本事。为什么不把羊带回去补贴我?我跟李主任学养牛!”
“我在想,我没有养羊的技术。出了问题怎么办?养牛没什么损失。李主任是附近有名的专业养牛户。他家每年养30头奶牛。牛有什么问题,我总能找到他。”杨在红向我们解释了他拒绝养羊的原因。
在扶贫专干和村主任的沟通协调下,那一年,高田镇政府给了杨再红5000元养牛补贴。老阳用自己攒下的钱和这笔钱买了两头牛,开始了养牛之路。村里的代理主任李英明成了他的养牛顾问,为他提供技术支持。
“牛很争气,当年就生了。后来又买了两个。2017年,我养了六头牛。”杨再红告诉记者,王家盖的居民很早就搬走了,附近的土地无人问津,他就放养了牛,牛长得很快。
适宜的养殖环境也激发了杨再红扩大养殖的想法。但要扩大养殖,就要增加奶牛数量,这就需要资金支持。这些钱从哪里来?在他向李颖解释了这个想法后,李英明告诉他,国家有一种特殊的金融扶贫产品——小额贴息扶贫贷款。
“后来我申请了小额扶贫贷款,给我批了3万。钱下来后,我一口气买了三头牛和一头公牛,还剩下一些钱,我买了六头小猪。”通过这笔贷款,杨再红点燃了他扩大养殖的信心。2018年,他家的牛最多达到18头。
“去年卖了4只幼崽,两只幼崽卖了11600元。”谈到养牛带来的好处,杨再红觉得很满足。“我等不及要依靠它,我不能拖国家的后腿。我得自己赚钱。现在国家政策好了,这个时候我也要努力,靠自己的努力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记者吴)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养牛申请贷款,想养牛怎么贷款,没有抵押物":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698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