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天天提金融惠民,我却被银行的两条短信扇了一巴掌。
第一,十天前邮储银行发消息到30元,前天中国银行发消息到30元,但是我卡上的钱不够了,提醒我赶紧交。
要知道,这两张卡有一张十几年没用了,另一张五六年没用了,但是我忘了交年费很久了,就这样白白被扣了480元。
480块钱得买多少肉?合法的被银行“盗刷”,却还欠着他们,真的很不公平!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被薅羊毛银行遗忘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生活并不宽裕,但银行也因为我的尴尬没有放过我。
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更想了解银行是怎么赚钱的,为什么赚钱。
不学习不知道,学习的时候很震惊。近几年经济形势不好。很多普通人背负着沉重的房贷和商贷,还要承担孩子上学、医药费、父母养老等高额费用。有的家庭一年都舍不得添一件新衣服新鞋,什么都精打细算。他们怎么会幸福呢?
很多中小企业也过得特别惨淡。他们没有产品订单,卖出去也不能及时收到货款。资金占压严重,甚至因“三角债”导致资金链断裂。有些微薄的利润被沉重的贷款利息吃掉,勉强维持经营,不让员工失业。
与居民的艰辛和行业的惨淡相反,银行的日子依然滋润。上市公司数据显示,42家上市银行2021年净利润1.94万亿,平均每家460亿。2021年a股非银行上市公司4638家,净利润3.36万亿,平均7.2亿。银行的平均盈利能力是其他公司的64倍。这意味着国家64%的财富被银行拿走了。
2022年已有20家股份制上市银行预告年报,其中18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半数银行净利润增幅在20%-30%之间。20家银行净利润合计4418亿元,平均每家银行221亿元。再现银行业的高增长。
除了靠高息差挣钱,理财是另一个重要的增收渠道。银行收费包括:银行卡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服务费、跨行转账费、异地取款费、挂失费等等。虽然近年来取消或降低了部分单项收费,但大部分并未改变,成为银行下蛋的又一只金鸡。
比如信用卡年费有普卡、金卡、白金卡、钻石卡,分别对应100元、200元、500元、15000元的年费标准。对比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2022年上半年发卡6267万张,全年预计1.2亿张。华夏银行2022年上半年发卡3303万张,全年预计发卡6600万张。按照普卡的年费标准,两家银行的收入分别为96亿和66亿。这是骗人的。另一方面,国外如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停止收取信用卡年费。英国信用卡也免年费。
虽然国家对金融惠民做了安排,但很多企业居民并没有像银行宣传的那样得到很多实惠。
在《狂飙》,一家公司要求银行贷款,但在再三恳求下仍被拒绝。后来银行介绍给民间贷款公司借高利贷,到期又经不起黑社会逼着卖血。它的恐怖是可怕的。
今年,我们当地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一家蛋糕店老板开了10多家分店。由于缺乏担保品,他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银行介绍他借民间高利贷,后来他天天在家被骚扰,实在受不了。2023年春节前,老板上吊,省内某知名商标企业跨界。
毫不夸张地说,金融业的暴利和爱贫爱富导致社会财富过度集中在金融业,其他行业逐渐失去造血功能,实体经济奄奄一息,民生日益艰难。在就业方面,其长期的繁荣和丰厚的薪资待遇吸引了大量优秀毕业生投身金融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早就认识到金融业垄断给实体经济带来的风险,并多次引导其降费让利服务小微企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金融的逐利性决定了其盈利的局限性,各种有形无形的门槛仍然对急需融资的企业造成诸多障碍。
特别是一些因经营不善而名誉扫地或陷入“三角债”的企业,被银行拒绝贷款、创设或倒闭。虽然这些企业在过去向国家缴纳了巨额税费,但他们挽救了许多家庭的失业,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银行最喜欢的贷款对象仍然是不缺钱、信用好的国企和大型民企。
银行嫌贫爱富加剧了资金错配,造成资金流向两个世界,背离了国家对金融的政治导向,也引起了上层的高度警惕。
2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表《坚决打赢反腐败持久战》一文。文章点名金融多达16次,指出要着眼金融领域政治纪律的特点,善于从政治角度研究和判断问题,严肃查处无视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对我国特色金融的政治性质和人民属性认识不深刻、立场不坚定、方向摇摆等问题,严肃查处和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和化解风险。
本文是结合当前金融乱象,整治规范金融业野蛮生长的动员令。我们期待,这次整顿能让金融业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的战略原点,让更多像我一样的普通人受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薅银行羊毛违法案例,银行app话费羊毛":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891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