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巨头越来越重视的互联网小贷牌照可能会收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月22日下午,银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俊峰在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以下简称“中贷协”)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表示,要谨慎对待跨区域互联网小贷,防止形成新的监管套利或风险。
李俊峰提醒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谨慎对待小额贷款公司的跨区域经营。省内有条件跨区域的可以给予支持,但根据小贷公司和熟人的定位,必须立足于某个区域。如果是不熟悉的客户,这种风险会盲目扩大。这并不一定是限制小贷公司跨区域,但历史经验证明,一旦跨区域扩张,会立刻带来大量不良资产。
李俊峰还表示,大量在全国范围内运营的网络小贷公司不能以互联网小贷的名义获批。“我们注意到,最近一些地方以互联网的名义,批准了一些类似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的小贷公司。虽然严格意义上也是小贷,但和传统的小贷公司不太一样。它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和跨省开展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包括广州、江苏、重庆、上海、浙江等在内的多个地区已经开展互联网小贷试点,并吸引了包括万达集团、上海复星、蚂蚁金服、JD.COM、绿地集团、保利集团等在内的众多知名大企业。上市公司包括步森股份(002569。SZ),2345 (002195。SZ)和郭盛金融控股(002670。SZ)宣布有意成立互联网小贷公司。究其原因,互联网小贷业务突破地域限制最为重要。
李俊峰指出,小贷公司交给地方管理,自有资金运营,不会有太多外部风险;在某个区域,不会形成区域性风险。但是互联网小贷不一样。一些所谓的互联网小贷,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客户群,没有实质性的互联网技术,没有实质性的大数据。他们只是挂个名,盲目开展这样的工作。
对此,银监会今年正在研究网络小额贷款的相关指导意见,希望在各地审批相关机构时给予指导。因为这已经超出了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范围。
李俊峰表示,小贷公司在国务院30号文中把线下定义为本地,是为了把风险控制在本地。希望在全国没有意见和办法之前,互联网上的小额贷款要慎重审批。要真正把握股东的企业是不是互联网企业,有没有大数据和技术,有没有需要服务的客户群体。如果没有,就改个名字在全国网上开展跨区域业务。李俊峰认为,这可能会形成新一轮的监管套利或风险。
李俊峰表示,银监会将继续推进小贷公司监管的制度、规则和行业标准建设,希望尽快让国家对小贷公司的管理规定或办法出来,同时会同行业和协会,尽快推动小贷公司应得的一些财税政策。在小贷的财税政策上,无论什么样的机构,只要做下沉业务,都应该享受同样的财税政策。
更多信息请下载21世纪经济报道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监会互联网贷款监管最新政策,李均峰银监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959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