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半兰十大人物”、“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农民“乡土专家”、“致富带头人”、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这是柳州市融安县板栏镇泗安村党屯代表秦的“光环”。他是如何从贫困户变成致富带头人的?他是如何带领30多个穷人脱贫致富的?
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一行驱车绕过绿树成荫、蜿蜒曲折的山路,从桂北融安县城出发,行程约2小时。他们在半兰镇党屯村的一个大桔园里见到了他——没有预想中的“光环”,只是一个淳朴的农民,带着浓浓淳朴的笑容。我们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弯着腰在金桔果园里。
“脱贫的关键是靠自己动起来。”秦,48岁,一家三口。2014年精准鉴定时,镇村两级干部调查后发现,他家的土坯房破损严重。虽然有劳动力,但缺乏资金和技术,准确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没什么文化。我一直在家务农。我靠天种田。我没有门路,也没有资金来源。我辛苦了一整年,家里收入不多,日子过得挺紧的。”谈及脱贫致富前,秦颇为感慨。秦夫妇在泗安村当地是很勤劳的人,但他们常年传统农耕,孩子上学一直比较困难。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镇政府干部和帮扶对象在对其家庭实际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后,多次与秦进行了真诚的谈心,讲党的好政策,引导他积极面对困难,种植金桔创业脱贫。面对脱贫的任务,秦有顾虑:“我只知道种地,不知道自己创业。我没有钱。如果我的生意再失败,我就穷了。”
“阿姨,现在县里鼓励发展金桔产业,种植金桔还有行业奖,您放心种吧。”面对秦的顾虑,板兰镇包村组长于培莲和帮扶干部秦为他做了详细的盘算。
融安县素有“金桔之乡”的美誉,“融安金桔”也是最具融安特色的产业名片。该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把金桔产业作为帮助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半亩金桔助力扶贫”的模式。自2016年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新种植的金桔,从0.5亩起奖励,每亩补助1000元。种金桔前三年每亩投入一万元,第三年开始挂果。亩产5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20元计算,收入在1万元左右。第四年亩产1500斤左右,收入3万元左右。所以第四年就能收回成本,以后每亩纯收入可达2.5万元。
在帮扶对象的劝说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结合李当屯当地的实际情况,以“产业精准扶贫工程”为目标,秦动心了,决定种植金桔。
然而,问题也来了。金桔种植前期需要投入。启动资金从哪里来?金桔需要很高的管理和保护。我们在哪里可以学到技术?
为了鼓励更多的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创业致富,融安县还实施了贴息期限为三年的小额信贷政策。2016年,在帮工的指导下,秦借了5万元,开始了金桔种植之路。
秦为定下了目标,火力十足。他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金桔种植培训班,同时虚心向隔壁镇的金桔种植专家学习相关管护技术。他还通过手机网络自学了先进的金桔种植技术。勤劳和勤奋终于换来了金桔的大丰收,实现了他脱贫致富的愿望。
“我以前在这里结婚的时候,从通车的地方走进去花了我差不多半天的时间。现在水泥路直通桔园,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秦的妻子方东兰一边给我们递着她亲手摘的甜蜜蜜的金桔,一边对我们说。她在山东省菏泽市认识了当时在那里工作的秦,然后嫁到了山东。刚来的时候,她觉得被骗了。山区真的很穷。当时结婚了,很多年都不敢回娘家。
“这两年,金桔结出了果实,我们也脱贫了,和父母的联系也密切了。我们每年给山东的父母送金桔,从果园里摘下来送过去,两三天就送到他们嘴里了。”那种幸福在方东兰心里是甜的。
在政府的帮助下,秦的金桔种植从最初的10亩发展到现在的30多亩,原来的5万元贷款也提前还清了。一家人也搬进了县城安置小区。去年老房子拆迁,他是村里第一个主动申请拆迁的。现在,一有空,他和妻子就在县城的新家,慢慢学会融入城市的生活;农忙时,我会回村打理金桔产业;孩子也在县就业中心的介绍下找到满意的工作,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我有责任带领大家致富。”“一个人不富,但每个人都是真的富。作为三级人大代表,我有责任为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做出表率,也有责任带领村里的人共同致富。”在金桔种植产业中尝到甜头、摆脱了贫困的秦,没有忘记党和政府的帮助,而是将这一致富经验继续传承下去。
秦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7年,看到金桔种植的前景,他决定成立金桔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更多人一起种植。
因为山里信息闭塞,起初村里很多人都在观望,不愿意加入合作社,他就挨家挨户去劝说。融安县虽然是“金桔之乡”,但半兰镇却是一个杉木小镇。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都种杉木,很少有人种金桔。杉木收益虽好,但成材需要15年,见效慢。
“村民要想在2020年前增收致富,摆脱贫困的帽子,就必须在种植杉木的基础上发展短平快产业。”秦给村民们算了笔致富账,希望能改变大家的思维,让大家都富裕起来。
在秦的影响下,李堂屯成立了广西融安县居安金桔专业合作社。参与金桔种植的贫困户从最初的几户增加到32户137人,金桔产业规模从最初的30亩扩大到170多亩。金桔种植基地创建为融安县金桔种植示范基地。
“我刚加入合作社的时候,他总是教我们种植技术,帮我们买农资和化肥。2018年,我们家也脱贫了。我真的很欣赏他。”在李当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秦,回忆起秦带领大家种金桔的细节,心存感激。
秦说,在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购买农资,统一销售,大大提高了金桔种植的效益。但是因为社会上大多数都是贫困户,很多人没有资金。为了激发大家种植金桔的积极性,秦经常帮助贫困群众购买农资,等大家卖完水果再还钱。但他并不富裕,于是想方设法到处借钱筹集资金,甚至向山东的亲戚借了十几万元。为此,合作社的种植户特别感动。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和金桔产量的增加,销售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帮助果农更好地销售金桔,文化不高的他主动学习电商,多次报名参加县里的电商销售培训班,并随县里组织的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去广东参加种植和销售培训。好事多磨,不管多难啃的骨头,只要肯学,有毅力,都是可以啃下来的。如今,秦不仅掌握了金桔种植技术,还掌握了电子商务销售技术。
2019-2020年金桔销售旺季,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融安金桔销售遇到一定困难。然而,秦和合作社成员共同努力,销售了20多万公斤金桔,其中90%是通过电子商务销售的。
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秦一直强调:“扶贫不能只靠国家救济,要靠自己行动。有了国家给我们的这些好政策,只要我们不放弃自己,致富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在秦的带动下,2017年,秦晓桐、秦晓桐等3户贫困户脱贫;2018年,陈岗乡、季芹12户贫困户也实现脱贫;2019年,谭恒若、谭继翠等3户贫困户再次脱贫...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桔园里的金橘树也发芽了。趁着春暖花开的好时节,谭正在橘园里给合作社除草修剪,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
摄影:谭、、罗洁芳
信息来源:融媒体中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覃荣武简介,融安覃庭":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108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