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民网梳理了一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案例,以案释法。
目前未成年人受互联网影响越来越大,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钻空子空。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发布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具体实施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对其从重处罚。
案例回顾
2020年至2021年间,经预谋,被告人李某某、李某(作案时未满18周岁)在爱车快、Tik Tok等网络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利用他人提供的二维码收款,诱骗未成年被害人使用父母手机扫码转账,骗取被害人钱财。截至案发,李某某诈骗8.7万余元,李某诈骗1.5万余元。
法院生效判决认为,被告人李某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李某某、李某起较大作用,应认定为主犯。被告人以未成年人为对象实施诈骗,量刑时应当从重处罚。结合各被告人的认罪悔罪及赃款赃物的返还情况,最终判决被告人李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两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被告人李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二千元。
以一个案例为例
本案是依法严厉打击针对未成年人诈骗的典型案例。制定未成年人防沉迷、未成年人模式等管理制度,是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举措。本案中,被告人打着解除网络游戏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的幌子,专门对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不仅侵害了他人的合法财产权益,而且破坏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屏障,人民法院在量刑时予以从重处罚。(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等综合整理。)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学法时习之|针对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会被从重处罚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170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