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滴滴出行的金融贷款怎么样,滴滴金融贷款合法吗

滴滴出行的金融贷款怎么样,滴滴金融贷款合法吗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值得注意的是,“还贷”也被滴滴标注为其滴滴贷款的一大卖点。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没有明显的指向,但滴滴也在以“打擦边球”的方式鼓励“以贷还贷”。

滴滴贷款的套路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滴滴旗下的滴滴贷款产品,以滴滴为入口,主要用于产品导流和数据提供,资金来源为王新银行等持牌机构。

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ID: IFNC 2013)发现,滴滴出行近日一直在向用户推送其滴滴贷款产品。一方面通过滴滴出行APP推送消息:“滴滴滴滴贷款:缺钱?滴滴借钱了。”这个推广消息类似于一些现金贷平台的推广套路。

不同的是,滴滴提供的滴滴贷款是合作银行提供的。据知情人士透露,滴滴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平台”,对产品进行导流和数据支持,而背后的资金来源和最终的风控审核人并不是滴滴,而是与之合作的银行机构。

另一方面,滴滴通过短信等形式向用户推广滴滴贷款,声称“限时免息,最高可享受20万现金额度”。据了解,该渠道只能由滴滴邀请的用户申请。

有专家指出,这两种公示方式都涉嫌违规。根据2017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了现金贷的四大主要特征为“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制、无抵押”。

很明显,滴滴在宣传上已经不当了。而以贷还贷——也称“借新还旧”或“盘活贷款”——是指贷款逾期或到期后未还清时,银行与借款人重新签订贷款合同,用新的贷款款偿还旧贷款的行为;或者在贷款逾期或到期后未还清的情况下,借款人与贷款人约定借款人先筹措资金偿还原贷款,然后银行再向其发放新的贷款。

此前,多家银行因“以贷还贷”被银监会处罚。2018年2月2日,银监会网站公布了《大连银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对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行以贷还贷、以贷收息、掩盖风险、虚增利润、以隐性回购方式虚假转让信贷资产、逃避监管等行为予以处罚,罚款50万元。

搅动消费金融的格局?

事实上,滴滴贷的引入已经印证了滴滴出行进军消费金融的消息。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对于滴滴车主来说,滴滴贷类似于一种员工贷,平台对借款人的控制力很强,非常适合开发消费金融贷款产品。

“如果放宽到普通滴滴用户,平台缺乏有效的数据和控制,在风控层面能做的有限。它更多的定位是一个导流平台,实现流量。”薛洪言直言,从变现流量的角度来看,这种布局并没有很大的战略意义,很难说会对消费金融的市场格局产生很大影响。

根据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ID: IFNC 2013)的体验,滴滴贷款首页封面宣称“滴滴可以借款,最高20万”,附图显示可以用于应急、娱乐、还贷。提供贷款的合作银行是包商银行,对应的产品是“包商银行氧贷”。

滴滴提供的个人贷款额度合同显示,该合同适用于承包商银行的氧气贷款。用户可以通过滴滴申请个人消费贷款,在批准的额度内可以循环申请小额贷款。信用证有效期为12个月。但是申请表只能填写用户的个人信息,其中姓名和身份证已经被滴滴出行设置好,不能修改,用户可以操作银行卡号和手机号。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滴滴的平台营业额(GMV)约为250-270亿美元,主营业务亏损超过2亿美元,整体亏损约3-4亿美元。如果从助贷业务中拿三分,每年1000亿的贷款规模将产生30亿的营业收入,足以覆盖其整体亏损。

据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ID: IFNC 2013)报道,滴滴此前推出了针对司机的信贷产品。虽然额度只有3000-20000元,但依靠庞大的司机数量,这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7亿元。

分析认为,滴滴计划将在2018年实现整体盈利。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滴滴不得不在主营业务之外发力。为此,滴滴推出了保险、汽车金融、消费金融、支付、理财等服务。其中理财是一款名为“金桔宝”的产品,由华夏基金提供并管理,提供余额管理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滴滴的掌上支付、网络小贷、融资租赁三张金融牌照,保险经纪、消费金融仍无牌照。

在支付方面,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ID: IFNC 2013)此前报道称,2017年12月,滴滴通过收购易久100%股权间接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2017年8月,滴滴成立重庆西海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此外,滴滴于2016年3月成立“中富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进军汽车金融领域。

分析认为,滴滴推广的滴滴贷款只是为了银行的分流,滴滴本身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而且监管层也要求将银行贷款管理的核心业务重新纳入银行体系。

5月4日,银监会联合央行等四部委发布《关于规范民间借贷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的通知》,严厉打击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后高息放贷的行为。严厉打击在校学生违规贷款、无特定用途贷款或以提供服务、销售商品为名实际收取高额利息(费用)的变相贷款行为。(文/张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滴滴出行的金融贷款怎么样,滴滴金融贷款合法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18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