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长治农信社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喜讯:截至2023年3月末,长治农信社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3亿元,成为长治首家贷款突破1000亿元的金融机构,全省第二家贷款突破1000亿元的市级机构。这标志着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和人民认可度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长治农信社贯彻省联社党委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推进发展,聚焦精、优、强信贷业务,坚定不移推进业务转型,聚焦主业,推进普惠金融,防控风险。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的同时,贷款结构继续优化,风险继续分散。1000万元以下实体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55.73亿元,占比62.89%。全辖贷款户数达到15.3万户,比年初增加1.2万户,努力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安全的发展新阶段。
坚定不移推进经营转型,不断扩大发展优势。
长治农信社积极转变经营理念,精准聚焦实体经济,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发挥比较优势,实施错位竞争,围绕客户需求完善服务和产品,确保规模扩大、风险可控、质量提升。
坚持走“回家的路”。长治农信社把发展道路作为发展的根本问题,持之以恒地推动省联社党委“1234”工作思路和措施在长治的落实,明确控制风险、回归主业、增加效益的经营原则,坚定支农扶小,强化做小做散的定位,紧盯客户多样化、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进一步细化、深化、巩固县域市场。同时,省联社党委落实“对标一流”的工作要求,组织干部员工赴浙江路桥农村商业银行等地实地考察学习,邀请路桥农村商业银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高管到长治授课、现场指导,有效促进干部坚定办大事、办小事、做优事的信念,更新加快发展的理念,为产品营销和服务模式的转变奠定坚实基础。所有员工都在沿着支农支小的路子回家。
持之以恒加强队伍建设。按照省总工会党委的工作要求,重点抓好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干部领导,优化队伍结构,加强业务培训,把人的数量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推动发展。在高管团队建设方面,要树立明确的绩效优先、一线优先的导向。在省联社党委的支持下,公开选拔表现突出、勇于担当的中层干部充实高管团队,实行末位高管团队淘汰制,形成以人为本、争当第一的氛围。继续优化组织架构,全力精简政府员工比例,配备一线营销团队,解决没人的问题。针对营销能力短板,组建内训师团队,定制专题课程、营销词、培训演练,完善体制机制、考核激励,解决干部员工不想营销、不会营销、营销差的问题。
持之以恒打造营销团队。着眼长远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长治农信社加快建设实战型、专业化、学习型团队。按照专业人员做专业工作的要求,推进营销与运营分离,设立以运营为主的事业部,设立公司乡村振兴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和小微事业部,通过对贷款申请资料的集中专业审核和集中规范的贷后管理,有效防控贷款申请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及时防控贷后风险,解决专业化工作和高效风险防控问题。进一步完善营销经理队伍,按照每个网点至少两名员工的要求配置营销经理。特别是今年以来,组建了“农商快班”服务团队。广大团队成员作为营销经理团队的带头人,利用“全员营销电子地图”走街串巷、走村串户,进行精准营销。同时,完善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对营销业绩进行实时奖励,进一步提升员工的营销积极性,让干部员工有意愿、有能力、有能力。
坚定不移回归主业,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实体经济。
长治农信社落实省联社要求,找准自身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定位,不断加大对“三农”、小微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实现了信贷规模的稳步增长和信贷结构的持续优化。
精准服务“两化”,全面服务实体经济。长治农信社全力加大对“两个转型”的支持力度,突出对制造业的支持,积极对接辖内重点项目、特色创新型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跟进长治市农产品深加工优势产业集群项目、综合转型示范区、文化旅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金融服务,助力产业升级发展。发展绿色金融,一方面支持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促进煤炭、焦化等传统“两高”产业绿色升级改造,另一方面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对于高端装备制造、合成生物等新兴产业,县级机构高管上门对接,利用各种融资工具,帮助新兴产业向高端、绿色方向发展。
不断完善服务和赋能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信贷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借助“三资”平台建设和推广,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制定了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与市乡村振兴局签订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根据《乡村振兴十类金融服务参考清单》,继续强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12家农村商业银行获得地方政府授予的“乡村振兴主办银行”。深入推进整村授信,继续创建信用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全面满足“三农”客户金融需求,帮助上党中药材、壶关旱地番茄等农业品牌走向市场、走向全国。截至3月末,全市涉农及小微贷款余额达795.28亿元,比年初净增54.81亿元。
精细服务小微企业,积极支持市场主体多元化。大力支持市场主体多元化,对辖区内经营收入稳定、诚信良好、品行良好的客户增加信用贷款,在长治市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开设窗口,指定专人对接首次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通绿色通道,加快贷款流程。积极对接“专业化创新型”企业名单,采取专人对接跟进,提供贷款、结算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支持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出免担保免抵押的“诚信通”等产品,在市首家贷款续贷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为企业办理贷款提供咨询等综合服务,解决小微企业遇到的融资难题。
坚定不移防控业务风险,不断实现业务科学稳健发展。
长治农信社坚持把自身稳健经营、高质量发展作为更好服务客户、助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做大做强资产,不断提升信贷资产质量。
贷款准入严格。制定新增贷款风险控制指引,明确新增贷款方向和条件。一方面,坚持支农支小定位,重点发放300万元以下公司客户贷款和100万元以下个人贷款。另一方面,加大对“两化”企业项目和优质制造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主动对接支持,通过细化贷款准入要求,提高新增贷款质量。
培养结息的习惯。加强贷款发放前对客户的引导,通过适当的优惠政策引导客户按时主动结息,提高每月20日结息率;以利率优惠、额度提升等方式引导客户使用农信社结算渠道,提高资金回报率;继续加强信用信息公示,告知借款人逾期贷款本息的后果,培养客户按时结息的习惯。
加强贷后管理。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贷后管理,紧盯重点客户和贷款大户,进行提前通知和多次提醒。每月对即将到期的贷款发出预警通知,督促各银行积极与贷款人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催收计划,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催收贷款,确保债务不中止空,按期收回到期贷款。三月底,到期贷款回收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七。
踏上新征程,展现新担当。在拼搏奋斗中成长起来的长治农信社儿女,踏上了打造精品、提升优质服务的新征程,用勇气和奉献书写奋进的故事,用忠诚、责任和朴实书写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新篇章!(郭可伟、张艳)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山西长治农村信用社客服电话,长治农信银行":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212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