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勃利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成,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特别是2020年,全县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扎实做好“六个确保”,全面落实“六个确保”任务。经济发展企稳回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实现。
经济正在稳步发展。财政总收入从2015年的22.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49.7亿元,公共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全口径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8.5%、17%和16%,县域经济综合指标排名由2015年的58位上升至2019年的20位。2020年这一特殊年份,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呈现阶段性明显下滑。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3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65亿元,税收达到3.5亿元。
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今年11月,“十三五”期间,勃利县已新开工县以上重点工业项目2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亿元。益达热电联产、靛果深加工、石墨深加工、生猪养殖基地、现代农业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为全县经济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县23个省市“百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12亿元,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100%、94.16%、96.87%。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48.96万亩,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0亿斤以上,全县优良品种普及率达95%以上。畜牧业稳步发展。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绿色畜产品标志企业2家、国家畜禽标准化示范场4个,畜牧业逐步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的产业。
脱贫攻坚。累计投入2768.88万元,将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医保。累计投入257.24万元为贫困人口缴纳小额意外伤害保险;共为62741名贫困人口报销住院、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疾病、门诊统筹、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费用1.1亿元。落实各类教育补助金1236.544万元、18436人次,彻底解决因贫辍学问题;共改造农村危房4070户,发放补助资金1.05亿元,显著提高了全县农村住房安全水平。县级龙头大扶贫产业创收2937万元,带动8500多户贫困户平均增收2000元。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全面实现“南拓”“北跃”空,建成区达到16.5平方公里的发展布局。投资3.4亿元实施4大类89项市政工程,新建、扩建城区主次干道36条、街巷208条。城市主要街巷硬化率达到92%。益达广场、恒美公园、碾子河带状公园等公共设施改造提升,打造了91公顷的花海景观,城市亮化、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56%和43.02%。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程楠新区,抓住国家棚改最后的政策机遇和有利条件,争取31.9亿元以上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以1.14万户棚户区居民住房改造55万平方米的实际行动惠及百姓。集中连片整治面积是“十二五”时期的5.4倍,群众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投资5.27亿元,新建和改造城乡道路209.26公里,危桥43座。王瞳公路勃利段改扩建工程通车,133个行政村村村通,100%硬化公路,100%通客车。
民生福祉继续改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一批群众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投入11206.49万元改造薄弱学校,消除中小学校舍隐患。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入学率提高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总投资3亿元的高萍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公立医院药品采购“两票制”全面实施,中医药服务纳入城乡居民门诊医保报销范畴,慢性病和特殊病种增加到23种。疾病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体系功能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站在新的起点上,勃利县进一步坚定信心,围绕现代煤化工、现代畜牧业、新材料新能源、药食同源、现代服务业五大产业,构建多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七台河勃利县怎么样,七台河市勃利县勃利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720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