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砂皮病(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_潘振兴
砂皮病又称黑斑病,是果实或叶片上的树脂病症状。如果发生在树干上,就是流胶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盛产柑橘的种植区,尤其是老柑橘产区比较常见。一旦发生,将对柑橘产区造成严重影响。病害对果实最直接的危害是柑橘品质下降,影响销售价格,树干干枯或整株死亡。
砂皮病是由子囊菌的真菌感染引起的,子囊菌的真菌感染柑橘树后,条件合适时就会发生。病菌感染首先表现在果实或叶片上,产生小黑点(如图1、图2),后期药物无法清除。用手摸起来像沙子,所以叫沙皮肤病。树干上发生细菌感染,称为树脂病,也叫流胶病(如图3、图4);细菌感染发生在果实的贮藏期,称为茎腐病。病原体的形态可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种。有性病原体叫柑橘间叶菌,无性病原体叫柑橘拟茎点霉,也是一种弱寄生真菌。当病原菌侵染柑橘树干时,会导致柑橘树在病情严重的2 ~ 3周内死亡。本文对柑桔砂皮病的发生原因、病害鉴定及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1.柑橘砂皮病的成因
中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有4000多年的柑橘栽培历史。我国柑橘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北纬16° ~ 37°之间,主要经济种植区集中在北纬20° ~ 33°之间。在这些柑橘经济种植区,人们追求高产。另外,南部地区受黄龙病威胁,地形以丘陵为主。在许多栽培地区,为了实现快速高产和尽快收回投资成本,通常会密植果园。所以果园通风条件很差,甚至有的果园常年潮湿。再加上气候闷热,每年4-9月份是沙皮肤病的高发期。沙皮肤病的发病主要表现在:一是遇到湿热的气候容易发病,子囊菌门的真菌喜欢潮湿高温的气候环境,特别是在15℃ ~ 30℃的温度下,生存繁殖能力极高。如果遇到雨季,柑橘树更虚弱,更容易受到侵蚀和感染;其次,当柑橘根系土壤酸性增强或因发粘、沙化等原因导致柑橘树体树势减弱时,容易遭受细菌侵蚀和感染;三是柑橘树栽培时营养不均衡,如缺硅、缺钙,会导致生长不良,容易被细菌侵蚀;第四,柑橘树在低温天气下,树干细胞受到机械损伤或冻伤,冻伤部位会出现伤口。这些暴露的伤口也是病菌容易攻击的地方。如果不注意预防,随意施肥,可能会加重躯干细胞的损伤,增加沙皮肤病的发病率。
柑橘树被属于子囊菌纲的真菌感染后,最脆弱的部位是柑橘果实、新叶和枝条。砂皮病的发病期是柑橘果实的整个生长期,即从枯萎期到果实膨大期,直至果实进入着色期。感染砂皮病的柑橘类水果表面会产生褐色和黑色的斑点、曲线、圆环或无定形的硬胶质颗粒。贮藏期间,病果颜色逐渐变为深黑色,黑斑初步渍水,病菌向边缘蔓延,后边缘起波纹。水果内部的腐烂程度也很快加深。当果皮的患病部分扩大到三分之一的面积时,果实内部就会完全腐烂。可以断定,砂皮病对柑桔树的破坏力极强,根据上述发病机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图1砂皮病在果实上的表现。
图2砂皮病在叶片上的表现
图3干型流胶病
图4流胶病图4流胶病
2沙皮肤病的鉴别
果实上树脂病的症状如图1和图2所示。水果和叶子上的小黑点,摸起来很粗糙,像沙子,叫沙皮肤病。这些小黑点是可以刮掉的,但目前来看,药物是无法去除的,只能预防,发病后无法治愈。如果树干感染流胶病,树干上有两类症状,图3为干燥型,图4为流胶病型。针对这两种情况,一般需要先刮伤,再上药治疗。
3砂皮病综合防治思路和防治措施
因为引起砂皮病的病原菌传染性很强,所以预防砂皮病要对症下药,从根源上防治,杜绝病原菌的感染。总的来说,化学防治是柑橘砂皮病的主要防治技术,结合栽培措施。合理建设柑橘栽培果园管理区,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综合治理。
3.1减少病原基数,增强抗逆性。
从源头上抑制和减少病原基数是最根本的控制思路。主要防治方法是隔离病原体与躯干的接触,减少病原体侵蚀躯干的机会,使用专业药物防治症状。
一是做好种苗准备工作,选择购买无沙皮病病史地区生产的果苗,种植前对柑橘种苗进行早期防病工作;二是及时修剪老果园的果树,整理果园,保证果园通风通透;三是在保证果园土壤酸碱度平衡的情况下,在果园内撒适量生石灰,及时清理园内枯叶,对园内环境进行消毒,杀灭病原菌和害虫;第四,管理人员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及时用药保护整个果园,以防暴雨、暴风雨。
沙皮肤病的病原属于弱寄生菌。一棵强壮的柑橘树不容易被寄生或感染。即使感染了,由于树势旺盛,也不容易表现出症状。因此,培育柑橘树的强树势,可以有效降低沙皮病的危害。有很多方法可以培养强大的树势。传统的做法是多施有机肥、农家肥、绿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使柑橘树根系发达。还可以用柳州茂源公司生产的柑橘专用肥的香味直接杀灭线虫和地下害虫,保证根部土壤的健康,保持土壤中有机质等养分的一定含量。橙香既是化肥又是农药,能使果树根系发达,起到促根深叶茂的作用。此外,还需要合理密植。柑橘、橘、橙以3×4规格种植为主,柚以4×5规格种植为主。要注意随时保持果园通风透明。
3.2加强果园环境管理,增强树势健壮。
对于土壤较重或水分充足的果园,特别是地势平坦的脐橙园和金桔园,在阴雨天气要特别注意果园的排水,避免积水造成果树的衰败。冬季多施有机肥、农家肥或种植绿肥,及时改良土壤。此外,结合当地天气情况,年底霜冻地区要做好防寒防冻工作。比如果树的树干,要用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涂成白色,防止树冻伤后变弱,增加来年沙皮病的概率。再比如,在霜冻来临之前或之后,在整个花园里使用杀虫剂杀虫防病。
3.3合理选择化学药剂,加强化学防治技术。
柑橘砂皮病的防治要从源头上进行,做到防患于未然,对症下药。笔者多年从事柑橘病虫害防治工作,发现及时有效地使用药物是成功防治砂皮病的关键。通过总结多年的防治工作,得出以下防治沙皮肤病的途径和方法。
(1)适时喷洒控制。
①春季三次喷药,预防沙皮肤病。第一次,当大部分春梢长度小于2-3粒米粒时,喷施代森锰锌或生绿宝(600倍环丙嗪溶液);第二次,当花枯萎三分之二时,喷洒长弓(800倍丙森锌溶液);第三次,在刚谢完花的幼果期,喷振新(代森锌600倍液)防治。
(2)夏秋季发病高峰期喷施。5月中下旬、6月、7月由于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需要在雨后3天内喷药,特别是台风、大风、暴雨后3天内,多雨月份要适当增加喷药次数。可选择1 000-1 500倍的氟啶胺溶液、800倍的吡唑醚菌酯溶液和800倍的可乐定溶液依次进行防治。
(3)多次用药防治秋冬季雨水。8-11月,如遇台风或雨水过多,可使用农业农村部注册的专业药剂,如陆谦(氟硅唑)1500倍、国威(咪鲜胺)1000倍进行防治。
(2)增加有机肥的施用。
沙皮病严重的果园,冬季要挖深坑施麸皮肥,包括花生麸皮、菜籽麸皮、豆饼,或猪粪、鸡粪、牛粪等农家肥,或果亮柑专用有机肥,提高果树抗病能力。
(3)施用15%糖飘香有机无机专用肥作为春梢发芽肥和稳果肥,提高柑橘的抗病性。
4结论
果园的成功建立,靠的是三分种植七分管理。在柑橘园管理过程中,栽培只是基础工作,后期管理才是最重要的。柑橘砂皮病是柑橘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病害,直接影响柑橘的销售路径和价格。该病贯穿于柑橘的整个生产过程,因此控制柑橘砂皮病对柑橘种植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果园管理很重要,需要系统细致的进行,时刻关注天气,在天气适宜的时候用特殊的药剂进行系统的防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柑桔砂皮病,柑橘沙皮病属于什么病害":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223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