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柯开君通讯员洪
“如果你不交15000元押金,我们平台就报警,告你。”张先生差点被忽悠了。他明明没有借钱,平台客服却以“骗贷”的名义让他先交保证金。
昨天,记者从市反诈骗劝阻热线了解到一种新型网贷骗局。骗子伪造“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局文件”,诱骗受害人转账,但未果。
近日,市民张先生因资金周转困难,房贷还款日期临近,想在网上贷款。12月20日,张先生在几家网贷平台填写了贷款申请。第二天,张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小额贷款公司客服的电话,在电话里向他推荐贷款。张先生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一个贷款App,并完成了个人注册和贷款申请,申请了5万元贷款。张先生在平台查询账户时,发现“待还金额”为5万元,“到账金额”却是0元!他还发现“贷款进度”一栏显示“银行卡异常”,原因是“收款银行卡号有误”。张先生赶紧联系“在线客服”。
“客服”告诉张先生,他输入了错误的贷款银行卡卡号,导致5万元贷款被冻结。“客服”还告知张先生,如果需要解冻,必须提交贷款金额30%的认证费,即15000元。张先生觉得奇怪,银行卡号自己都能记住,不可能填错。他对“客服”提出质疑。这时,“客服”给张先生发来一份“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局文件”。《文件》中有张先生的身份信息,并强调张先生应缴纳认证费。
看到“文件”,张先生还是矢口否认。此时“客服”警告张先生不要交15000元的“认证费”,平台将报警并起诉张先生。幸运的是,张先生之前看过警方针对网贷骗局的防骗提醒——所有需要先收费再放款的网贷都是诈骗。张先生立即拨打96110反诈骗劝阻热线进行咨询,民警解答后才知道这个骗局,没有任何经济损失。
提醒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确实需要贷款的,尽量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降低贷款风险;其次,办理贷款时提前支付利息和保险的要求不符合贷款规定。当对方要求预付任何形式的资金时,就要特别警惕。大多数网贷诈骗的受害者确实有自己的资金需求,所以你需要防范贷款诈骗,防止你借的越多,需要的钱越少。
来源:厦门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上贷款5万不还会怎么样,借款5万马上到账":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225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