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6月16日电题:西藏芒康:高原酒业渐成“紫色名片”
新华社记者曹健、陈上才、范玮琪。
“高高的雪山上有一首歌,在白云下面唱。为这杯神圣的酒干杯。愿你多喜事!”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纳溪村果拉卓玛家的农家院里,伴随着欢快的藏族敬酒曲,高脚杯里暗红的酒摇曳着,欢歌飘向推杯换盏的远方。
在纳西族乡,几乎每个村民都种葡萄,每个家庭都会酿酒。当地酿酒历史已有100多年,如今葡萄产业已成为纳西族乡家喻户晓的“紫色名片”。
“这里种植的玫瑰蜜葡萄颜色深红,个头大,口感甜。经过筛选、清洗、自然发酵,就有了这杯酒摆在他们面前。”好客的果拉人卓玛一边给客人倒酒,一边介绍,酒已经成为当地的土特产,除了在家里喝,还会卖给南来北往的游客,成为很多村民致富增收的新途径。
在纳西族乡,葡萄酒产业不仅由村民“单枪匹马”,还由龙头企业带动,进而带动更多村民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在郁郁葱葱的峡谷中,芒康县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的一座现代化酒厂格外引人注目。“公司开发了晶橙酒、干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等台达配套系列10个产品,年产量200多吨,产值3000多万元。”芒康县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松次仁说。
在谈到为什么葡萄酒行业是创业的方向时,Lozontsering认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不同的感受是两个重要原因。“我们属于干热河谷,适合葡萄生长。葡萄中的花色苷、酚类、可溶性固形物相对较高。同时,来自高海拔和高原的有机食品也是该公司葡萄酒受到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原因。”罗松次仁说,这让他坚信这里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葡萄酒。
“希望更多的人能品尝到一杯来自高原的浓郁香味。”罗松次仁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专门到西北农业大学学习葡萄和葡萄酒,投入了全部家当,还贷款90万元创业。“要想让燕京酒走出大山,首先要把现代科技引入大山。”
随着企业的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的效果逐渐显现。芒康县很多酒企通过“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附近乡镇的群众种植葡萄。据统计,全县葡萄种植规模达到1万多亩,户均增收8000多元。
芒康县把葡萄酒产业作为重点特色产业大力扶持。目前已发展酒企6家,“芒康葡萄”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结合旅游业的发展,芒康的酒文化开发潜力巨大。公司计划建设酒庄,扩建酒窖和展厅,吸引游客到酒庄观光休闲,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体验,让游客和消费者感受不一样的高原酒文化。”罗松次仁说。(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芒康县藏香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芒康藏京商贸有限公司":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240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