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评论/注释
随着金融科技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消费升级和消费金融的发展逐渐成为重要关注点。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要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新型消费信贷产品。在这种环境下,传统银行、互联网巨头、金融平台等机构纷纷将目光投向消费金融,消费金融正在成为互联网经济的新风口。
聚焦消费金融本报记者姜
近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厦门金美辛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这是两岸首家合资发起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
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努力推动各项开放措施的实施,鼓励在信托、融资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和消费金融等银行和金融领域引入海外专业投资者。在消费金融领域引入台资机构,有助于借鉴台湾省消费金融成熟发展经验,进一步拓展两岸金融合作领域,也有助于满足市场多层次金融需求,助力普惠金融,促进消费升级和经济增长,进一步完善区域金融生态。
这也意味着,在金融开放的大背景下,消费金融领域的竞争也开始加剧。
未来市场空将达到10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9.7%,对经济的贡献率从去年的58.8%提高到77.8%,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
据悉,预计到2020年,消费信贷总市场规模将达到4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8%。如果住房按揭等中长期消费贷款需求占比保持稳定,短期消费信贷占总消费信贷的比重保持在21%-22%的范围内,预计2020年短期消费信贷接近10万亿元。在近日刘清Cl ub举办的现场与资产高峰论坛上,PPmoney万惠集团执行副总裁胡鑫指出,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三四线城市青年群体对消费金融的需求似乎在进一步增加。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已达5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广阔前景正在吸引各行业的资本流入。重庆百货近日公告,拟出资633,591,639元,认购565,706,820股,参与即刻金融本轮融资。据了解,这是马上金融进行的第三轮融资。本轮计划融资200447.109万元,融资后马上财务注册资本40000万元。消费金融CEO赵国庆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消费金融的爆发和消费场景的构建非常重要。除了持有牌照的合规优势、极具活力的开发优势、自主研发的技术优势外,强大的场景适应能力也是消费金融潜力立刻受到投资人青睐的优势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至少有华融消费金融、中邮消费、捷信消费、中银消费等8家消费金融公司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注册资本,部分公司自成立以来多次增资或采取多元化增资方式,以适应业务发展需要。
进入“互相竞争”的时代
目前,商业银行是消费金融的主要市场主体。商业银行是中国最大的消费金融提供商,其产品涵盖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耐用品贷款、旅游贷款、助学贷款、信用卡、消费信用贷款等。目前,个人消费信贷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工行鼓楼支行的一位贷款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年来,总行加大了发展零售业务的经营战略,他们的业务重点是消费贷款。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银行分析师徐文兵表示,在中国消费市场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增长潜力也很大,因此成为近年来银行零售资产业务增长的重点。
其次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部分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消费金融包括电商平台,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分期购物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如趣分期;细分市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如车贷市场的趣店,美利车金融等平台。此外,其他一些机构,比如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也开始介入消费金融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金融场景化”正在成为发展趋势。消费金融几乎可以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子场景都有巨大的消费信贷需求。比如汽车金融、三农金融、3C、零售、医美、教育、旅游等垂直领域。几乎是几万亿的市场规模。
在消费金融场景布局逐渐成为主流的趋势下,对场景的争夺变得激烈。以阿里、JD.COM为代表的电商巨头,依靠自身的场景和电商平台的巨大流量优势,主导线上阵地,而以捷信为代表的老牌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多年的机海战术积累,一直在深耕线下渠道。目前,消费金融已经深度介入零售、教育、旅游、3C等场景。真实消费场景下的资产相对优质,资金流向更加透明可控。优质获客场景和高度集中的用户聚集,有利于平台以较低成本批量获取优质用户,降低坏账风险。赵国庆指出,在消费金融链条中,场景是离用户最近的地方,只有金融服务和科技真正下沉到场景中,才能更有效地触达普通大众。“消费金融线上线下各有优势。很多涉及强体验场景的业务还是线下,比如教育、旅游、医美、零售等。,而线上已经成为用户更方便的选择,比如3C的产品。但是这两种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瓶颈。打破瓶颈的过程是线上线下的沟通和科技能力支撑的强大用户体验。”
汽车金融领域竞争激烈。
在消费金融的细分领域,比如汽车消费金融,竞争更加激烈。据悉,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一些机构最近加快了吸引外资的力度。据记者了解,美利车金融近日宣布完成B+轮融资,总金额2.39亿元。本轮融资由宜信新金融产业投资基金、大泰资本、和聚百川、泰禾资本投资。此次融资距离上一轮B融资仅两个月左右。今年1月底,美利金融完成由新希望集团领投的9200万美元B轮融资。美利车金融表示,本次融资主要用于增加技术层面的投入,提高风控精准审批能力和中后台运营效率;完善和扩大美利金融市场规模,加大渠道建设投入,深化车商合作关系;提高团队建设和管理。
对于汽车金融的未来发展,微贷网副总裁王鹏飞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一个是汽车零售金融新品成为主战场,置换需求即将赶上新增需求;第二是传统金融机构开始涉足汽车金融领域,主流合作模式主要是助贷和租贷;第三,融资租赁将成为汽车消费金融的新工具。预计2025年汽车融资租赁在中国的渗透率将达到9%。第四点,二手车金融将快速发展,更多头部汽车金融企业开始布局二手车金融行业。据悉,微贷网的业务重点仍然是汽车抵押贷款,继续立足小微,为中小企业主解决融资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在深耕车贷细分市场的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微贷网将在汽车金融、小微企业金融等多个领域开始持续深入的探索,逐步构建完整的平台产品体系,提供灵活多样的普惠金融服务。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消费金融机构体系,27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大盘点(附图表)":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247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