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情回放
2月16日,演金县的李先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问他是否需要贷款。李先生有需要,于是根据对方提供的手机号添加了微信,然后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弹出聊天对话框与所谓的“贷款客服”聊天,并根据提示下载了“京东金融特别版”APP。李先生按照APP的步骤注册了信息。“贷款客服”说,李先生的贷款已经批下来了,但是因为他的注册信息填错了银行卡号,需要转一万元证明他是李先生本人,然后把这一万元退回到李先生的银行卡里。
李先生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1万元后,“贷款客服”称李先生转账时填写的附言有误,需要再转账2万元。后来对方又说贷款提示系统有问题,李先生的银行卡号填错了。另有3万元需要转账后,连同贷款审批的5万元一并转给李先生。后来“贷款客服”又说,系统检测到李先生风险高,要先支付本金46666元,证明自己有能力偿还贷款5万元,才能提现。李先生向指定账户转账46666元后,发现仍无法提现,对方要求他转账3万元。李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了,立即报警,被骗金额共计106600元。
这是什么神仙操作?明明是在申请贷款,为什么越借越穷,还在还钱?
无独有偶,街道办事处的焦也遭遇了同样的诈骗手段,被骗12.2万元。网贷诈骗之所以屡屡成功,是因为相比较而言,在银行申请贷款时步骤繁琐,网贷方便快捷。对于资金周转困难的借款人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尤其是面对“网上办理小额贷款,无抵押,付款快捷”这样的好事。这种筹集资金的渴望也给了诈骗者可乘之机。
常见的网上贷款骗局
骗局一:放款前提前收取费用。
贷前收费是无担保贷款最常见的伎俩。贷款诈骗的受害者十有八九都掉进这个坑里。骗子抓住了借款人的急于求成和缺乏常识。
他们的欺骗手段通常是循序渐进的。一开始告诉你要收查询费,很少。然而,收取担保费以证明资金的“清白”,数额开始增加;进一步提前收取利息,你想,就这一步,马上就能拿到贷款。殊不知,他们只是想从你的钱包里拿钱,从来没有想过借钱给你。
警方提醒,无论在哪个金融平台上申请贷款,所有正规单位在放款前都不会收取或提前支付任何费用。牢记这一点可以避免99%的骗局。
骗局二:仅凭身份证当天放款
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很受欢迎,一些诈骗公司打出了“只凭身份证当天放款”的旗号。面对“凭身份证,不管是黑户还是白户,当天就能放款20万到50万”的广告,稍微理智一点的用户都会知道,金融机构不会只凭一张证明就贷款给你,还需要你提供征信报告、个人工资甚至配偶的收入和信用状况。
警方提醒:如果有人告诉你,只要你提供身份证,他们就会借给你10万或者20万,一定要小心!
骗局三:看似低息,实则高利贷。
很多无抵押贷款骗局打着“日利率低至××”的幌子诈骗借款人,最后高息放贷。比如之前引起轩然大波的“裸贷”,针对女大学生的周息高达30%,这无疑是高利贷,而这种高利贷通常伴随着暴力催收。一旦上钩,就很难走出这个恶性循环。
警方提醒:一般来说,银行的贷款利率低于小贷公司,银行的贷款利率一般在央行基础利率的基础上浮动。但如果有小贷公司宣称月息1%,贷款利率比银行低,那你就要擦亮眼睛了。
一些小贷公司为了掩人耳目,把费用分摊到手续费和管理费,利息总额惊人。所以贷款人在申请贷款前一定要计算好利息总额。
骗局四:以贷款为由盗取银行卡信息。
还有一些诈骗公司,打着贷款的旗号,先取得你的信任,然后借机套取身份证、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等等各种个人隐私。
警方提醒:欺骗通常是发消息或者QQ聊天,给你一个链接。一旦点击,你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泄露。不要乱放网页链接,更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骗局五:花钱消除信用污点
由于很多借款人拒绝贷款申请是因为个人信用污点造成的,骗子也做起了这种生意。通常骗子会声称在银行有熟人,或者花钱消除征信污点。一旦上钩,大量利益进入骗子口袋,个人征信却不好看。
警方提醒:个人信用信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管理,任何人和组织都不能帮你清理个人信用信息。任何人或组织都无权删除或修改。所以,那些告诉你有办法洗白征信的,基本都是骗子。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明明是在申请贷款 为何实际是在倒贴贷款呢,贷款的人为啥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83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