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何实习记者报道
"您的合同号为xxxx的贷款在2020年9月2日有一笔逾期金额。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我行将该笔贷款的逾期相关信息上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请注意还款日期,并在后续还款中珍惜信用记录。"
最近徐先生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署名是易联银行。令人不解的是,徐先生之前并没有在这家银行申报过任何贷款,甚至连这家银行都没有听说过。
莫名其妙的欠了一笔钱,而且逾期了,甚至影响了个人征信。徐先生随即拨通了易联银行客户服务部的电话,对方称此短信为& # 34;系统错误& # 34;。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发现,不少消费者都有同样的经历。多条投诉信息显示,亿联银行& # 34;发送虚假短信& # 34;、"个人没有向亿联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却提示还款& # 34;等等。
亿联银行是东北第一家民营银行。自2017年开业以来,不到三年时间,其贷款规模已突破200亿元。如此傲人的成绩,离不开其第二大股东美团点评。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易联银行在线消费贷款业务发展迅速。无独有偶,和徐先生有相同经历的消费者也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美团按月付费。
对此,易联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短信发送错误是系统原因,目前已经处理完毕。易联银行按照监管要求和《商业银行网络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每个客户进行身份识别,完全不涉及个人信息泄露。
对于消费者没有在易联银行办理存贷款业务,但银行有其联系方式,对方表示是技术部门负责,不了解具体情况。
收到催款信息没有贷款,易联银行:系统误发。
近日,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多名消费者表示收到了易联银行发来的催款信息,逾期情况将会上报个人征信系统。但这些消费者大多从未与亿联银行签订过贷款合同,有的甚至表示第一次听说亿联银行。
其中一位消费者截图显示:& # 34;您本期在易联银行手机APP借款的还款金额为xx元,还款将于2020年9月8日上午10:00从您的中国工商银行卡(卡号xxxx)中自动扣款。请在扣除前存入足够的钱。"消费者说他根本没有工行银行卡,怎么扣款?
亿联银行回应称& # 34;我们寄给你& # 39;亿联银行还款提醒& # 39;很抱歉系统错误造成的不便。"
张女士也收到了类似的短信,但信息中工商银行的卡号并不在自己名下。另外,张女士的贷款是在其他平台,不是易联银行APP。在她看来,& # 34;系统错误& # 34;这个理由不成立。很有可能是某平台批量泄露了借款人的个人信息。
在消费者多次投诉后,亿联银行相关客服人员解释说& # 34;易联银行与JD.COM白条、美团点评等平台有合作,因为开通收到催款短信& # 39;美团按月付费& # 39;该功能逾期后,易联银行系统会自动发送短信。"也建议借款人需要在贷款平台上仔细核实这种情况。
"美团按月付费& # 34;熟悉消费者& # 34;花呗& # 34;、"JD.COM白色条纹& # 34;性质类似,是美团提供给个人用户的模式& # 34;本月消费,下月还款& # 34;体验提前消费工具,有免息期,还可以在美团、美团外卖、大众点评等使用场景使用优惠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易联银行股东背景中,还有美团的身影。
财报显示,易联银行第一大股东为钟发金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亿股,占比30%;第二大股东为吉林三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7亿股,占比28.5%。吉林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是天津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天津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是美团点评的运营主体。
易联银行在2020年半年报中表示,积极与美团点评、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等头部互联网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推进银行& # 34;易联戴逸& # 34;网络消费贷款业务推动消费金融业务稳步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报告期内网络消费金融累计金额接近400亿元,在贷余额超过202亿元,网络平台存款达到210.21亿元。
背靠股东优势,扩大& # 34;亲密& # 34;在合作下,亿联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增长迅速。今年上半年,易联银行向重庆美团三块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支付的平台服务费共计2.04亿元。那么这个催款信息是系统错误还是涉嫌个人信息泄露呢?
Sack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认为,从易联银行事件来看,收到短信的用户既有美团用户,也有非美团用户,涉及的卡号内容具有随机性,既有真实卡号信息,也有不真实卡号信息,因此初步判断不是标准的信息泄露事件,而是信息管理不当的结果。
"今年以来,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受到空的高度重视。除了app专项治理工作小组的持续整改,工信部还通报了数百个侵害用户权益的app名单。其中涉及的问题,& # 39;与第三方私下分享& # 39;成为重灾区。"苏补充道,美团和易联银行是合作伙伴,对于各自的用户信息管理应该有边界感,不应该随意分享。如有必要,应采取去标签化原则,通过梳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内部控制。
与利息相关的贷款激增112%,资产质量下降。
作为东北首家民营银行,自2017年开业以来,不到三年时间,亿联银行贷款规模突破200亿元,但随之而来的是不良率逐年上升,资产质量下降,风险补偿能力堪忧。
日前,该行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报告期末,易联银行总资产347亿元,比年初增加33.8亿元,增长11%,其中各项贷款余额222亿元,比年初增加19.5亿元,增长10%;负债总额326亿元,比年初增加32.4亿元,增长11%,其中各项存款余额258亿元,比年初增加7.6亿元,增长3%。
依托股东美团点评,易联银行快速发展线上业务,成为国内第四家获批网贷资质的互联网银行,发行了首款线上消费贷款产品& # 34;易联戴逸& # 34;。截至2018年底,该产品信贷客户超过124万,累计贷款82亿元,贷款余额超过48亿元。
引人关注的是,在亿联银行贷款总额快速增长的同时,不良贷款也逐渐暴露出来。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该行发放贷款总额分别为50.6亿元、197.33亿元和215.34亿元。同期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003%、1.21%和1.93%。到今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规模已达4.28亿元。
从贷款流水可以看出,亿联银行主要发放个人贷款。2018年财报显示,该行个人贷款占比超过93%,该行个人贷款的主要担保方式为信用贷款,占比也超过93%。相对于抵押、质押、保证贷款等。,信用贷款由于没有抵押物和质押物,贷款风险缓释能力较弱。
在2019年年报和今年半年报中,亿联银行并未披露贷款投向的行业,但从其贷款五级分类来看,其潜在风险指标持续上升。
2019年末,该行关注类贷款规模为4.9亿元,占比2.42%。到今年6月底,这一数字激增112%,达到10.4亿元,占比4.68%。此外,该行的利息相关贷款迁移率较高,达到41.89%。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关注类贷款持续上升,迁移率高,意味着不良贷款的潜在生成压力仍然较大,资产质量仍在恶化。
本文由新华融媒观察财经原创出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线索征集热线:15184711302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亿联银行反欺诈,亿联银行事件":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7479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