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1年期货市场上市的第一个品种,也是国内首个直播期货品种。然而,生猪期货上市首日跌幅超过12%,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怎么可能跌12%以上?”一位投资者想知道。据了解,新合约上市首日的涨跌幅限制为基准价的16%,因此12.61%的跌幅完全在规则范围内。价格的巨幅下跌也显示出市场投资者对今年下半年猪价大幅下跌的强烈预期。
养猪业作为一个强周期行业,一方面养殖规模突飞猛进,供求关系大大改善。另一方面,即使是大型猪企,投资也高,风险也大。此时生猪期货上市,是资本市场充分发挥生猪稳定供给的良好契机,可谓稳定市场预期、引导生产的“先手棋”。
此外,包括平安产险、PICC P&C保险在内的一大批保险公司也开始行动起来,联手期货公司,整合各自的风险管理优势,探索生猪“保险+期货”模式。这样,被保险人可以在当前生猪高价的情况下,锁定未来的销售价格或养殖利润,通过缴纳一定的保险费来规避市场波动的风险。
可以说,整个资本市场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共同保护养猪业的长期稳定运行。当然也要看到,生猪期货作为国内首个畜牧期货品种,上市初期还是要“稳”的,包括限制持仓500手等一系列措施,严格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资本市场的精耕细作,降低了“猪周期”的波动,国内养猪业将进一步做大做强。
生猪期货补中国牲畜期货品种空白,交易所的说法是“稳定”。
1月8日上午9时,大连市市长陈与大商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共同为生猪期货开市,国内首个活体交割期货品种正式登陆大商所。
当日,房源采取“网络直播+小现场”的形式。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大连市副市长金国伟、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田、秦英林、牧原集团董事长冉华在上市仪式上致辞。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部主任罗宏生宣读批准文件,大商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Xi智勇主持挂牌仪式。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致辞中表示,生猪期货的上市,将进一步填补我国牲畜期货品种空 white的空白,与玉米、豆粕等期货期权一起,形成从种植、加工到养殖完整产业链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体系,可服务数万亿元产业,有利于促进牲畜养殖健康发展。随着生猪期货价格的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的逐步开发,养殖企业可以利用期货价格安排生产计划,利用期货市场对冲现货风险,从而促进生猪产业实现“稳价格”和“保供应”,减少“猪周期”的波动,促进行业平稳有序发展。生猪期货的成功上市来之不易。希望产业企业、养殖户和投资者理性规范参与市场,共同呵护这一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期货品种,推动生猪期货的功能作用逐步有效发挥。
方星海指出,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上,期货业不改初衷,以“钉钉子”精神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规则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继续扩大期货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加快建设高效、活力、开放的期货市场,为新征程、新格局贡献更多期货力量。
大商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冉华指出,生猪作为国内首个活体期货品种,是大商所品种创新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深入发展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冉华强调,生猪期货的成熟和功能的发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精耕细作,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理解。大商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严谨细致地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稳”字当头,严格规范市场交易秩序,不断加强市场培育,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引导各方理性规范参与。坚信在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下,生猪期货作为2021年中国期货市场的开放品种,将逐步为中国生猪养殖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
据了解,生猪期货首日上市三个合约。从首日交易情况来看,生猪期货上市开局顺利,首日流动性适中,客户参与理性。当日生猪期货总成交量9.9万手(单边),成交446.2亿元,持仓量1.8万手。近800家法人客户参与交易,占法人客户持仓的23.2%。
生猪期货上市首日跌幅超过12%,市场坚信生猪价格长期下行。
“怎么可能跌12%以上?”一位投资者疑惑地问道。据了解,新合约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为基准价的16%,生猪期货日合约涨跌幅限制设定为前一交易日结算价的8%。从这个角度来说,12.61%的跌幅完全在规则范围内。
显然,养猪业作为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仍然是一个强周期行业。面对较大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仍然有很多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即使是大型养猪企业,也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一旦生产出现周期性波动,企业的生存将面临严峻的困难。从生猪期货上市首日超过12%的跌幅来看,市场投资者对今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大幅下跌的预期强烈。
华融融达期货行业事业部经理于世成表示,以9月份合约和河南无升水的交割地区为例,生猪期货挂牌价为30.68元/公斤,而目前河南现货价格为36元/公斤。但普遍预计9月份河南现货价格在25元/公斤左右,因此挂牌价会相应提高。结合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补栏和复养,生猪供应端处于加速恢复状态,价格长期下跌确定性较高。
针对目前生猪现货市场价格36元/斤的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利表示,生猪价格短期上涨是进口冻肉难以出库和华北寒潮带来的运输困难造成的。“然而,这种猪价上涨是不可持续的。”
王祖礼强调,虽然短期供应偏紧,但随着后期天气好转,新冠肺炎疫情会消退,逐月增加的生猪产能会快速释放。从长期来看,供应将更快地恢复到正常水平。“现在一头猪能赚2200元,对农民的正向激励作用还是很大的。生猪数量会继续上升,价格会继续下跌。”
生猪期货上市首日,合和期货交易有限公司交易席位活跃,生猪养殖、屠宰、冷链、贸易等行业客户踊跃参与。合和期货行业金融业务总部总经理张强表示,“由于公司对生猪期货知识的专业普及和对客户的贴心服务,增强了广大生猪行业客户利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信心。公司部分客户在1月7日夜盘期间连夜追加几千万保证金,力争生猪期货上市首日第一。”
国内大型养殖企业正邦科技参与了生猪期货上市首日的交易。公司期货部刘鹏表示,“主要是熟悉生猪期货交易、结算等各种流程,通过内部审批、指令下达、资金调拨、结算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演练,为公司后期逐步参与生猪套期保值交易做准备。”
刘鹏表示,“生猪期货也将帮助行业改变目前的定价模式。我们将逐步探索基础报价,并指导长期销售定价。”公司主要从事饲料、生猪等的生产和销售。生猪期货上市后,已经形成了从豆粕、玉米到生猪的产业链风险管理闭环。通过使用相关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帮助公司锁定原材料成本和销售价格,指导长期采购和销售。
66个生猪收益保险项目成为亮点,保险、期货“尝鲜”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猪期货上市前后,保险公司纷纷联手期货公司持续落地收益保险项目,成为本次品种上市的一大亮点。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生猪期货上市首日,已有28家期货公司联合保险公司、地方政府,自主推出生猪“保险+期货”项目66个,涉及猪价保险、养殖利润保险等。,尤其是8日,多家期货公司宣布其“保险+期货”项目落地。这样,被保险人只需缴纳一定的保费,就可以在目前生猪价格高的情况下经营。
1月8日,平安产险成功落地首个期货版猪价收益保险项目。目前,平安产险已在青岛、河南、四川开展期货猪价收益保险项目试点。在青岛莱西,平安产险落地政策性猪价保险,当地政府补贴60%的项目保费,养殖户只需支付40%。按照本次试点规模,养殖企业1600头生猪获得价格保险,提供风险保险480多万份,财政补贴效应放大24倍。有了保险的加持,地方财政支农的效果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平安产险承保河南当地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提供超300万保额,可有效化解市场生猪供应上升、需求下降带来的价格下跌风险,帮助当地生猪养殖业快速复苏。
当日,华融融达期货与PICC河南分公司、平安河南分公司、中华财险辽宁分公司、安华农险大连分公司、吉林分公司联合开展的5个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分别落地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辽宁省驻马店市正阳县、辽宁省本溪市、大连市金普新区、吉林省德惠市。为5家养殖企业/养殖场共饲养366吨(折合3130头猪)提供价格和养殖利润保障,其中河南省尉氏县项目涵盖饲料成本和猪价保障,为生猪养殖利润保险项目,其余4个为猪价保险项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认为,中国是生猪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当前形势下,生猪期货品种上市对稳定生产和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保险公司借鉴国外经验,试点猪价保险和收益保险,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希望未来随着生猪期货的不断成熟,保险公司不断创新和完善产品体系,积极发挥农业保险的社会保障作用。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生猪期货来了!上市首日跌幅超12%,投资者坚信猪肉价格会跌,交易所:"稳"字当头":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226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