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上海一位徐女士2013年向一家小贷公司借款4万元,但经过小贷公司的一系列操作,欠款飙升至150万元。更让徐女士意想不到的是,小贷公司恶人先告状,甚至查封了她的房子。对此,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词——“套路贷”。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为大众防范“套路贷”。
事件回放小贷公司设陷阱三步借4万。为什么变成了150万?业内人士称,小额贷款公司给许灿女士设下的陷阱分三步走。
第一步,诱导借款人借款,然后以规章制度为由,哄骗借款人签订高于借款金额两倍甚至几倍的借条,信誓旦旦地说“不会真的让你还那么多,按期还就好了”。第二步,伪造银行流水。借款人在借条上签字后,小贷公司诱骗借款人转账到银行取钱,但实际并未给借款人全额现金,公司留下银行流水作为证据。第三步是关键的“平衡账目”,即在这一步中,原有的账目可能会扩大几倍甚至几十倍。一旦借款人违约,小贷公司会通过“平账”的方式解决,即由另一家小贷公司偿还欠款,借款人签订更高的债务合同。而这样的伎俩可能会多次上演,以至于借款人最终负债累累。
上门讨债的方式大多涉嫌违法。“去年我向小贷公司借了6000元买手机,分12个月还款,每个月还700元,10%中介费,5%手续费。一年以下一共还了9300元,利息高达55%!”接受采访的大学生肖旭告诉记者,他两个月逾期还款十天,接到贷款公司的电话,说要去学校找他,态度很不好。
一旦借款人陷入“套路贷”的陷阱,小贷公司可以用各种手段催债,有些方法甚至涉嫌违法。
如果你有房产,可能已经成了小贷公司眼中的一块肥肉。根据预先签订的合同,一旦借款人难以还钱,可能会低价出售房产。根据之前的信息,借款人的家人朋友可能会遭到小贷公司的轮番轰炸,甚至是语言威胁、粉刷墙壁、堵锁眼等“软暴力”,遭受无休止的骚扰。更有甚者,小贷公司可能雇佣讨债人员将借款人非法拘禁在其住所,其行为已涉嫌非法拘禁罪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业内人士提醒,要学会几招防范贷款陷阱:“小额贷款,随借随还,无需抵押,账到账快……”在小区的宣传栏里,在车主的车窗上,甚至在随处可见的显眼位置,小贷公司的宣传单和小卡片几乎随处可见,这也挠着手头暂时紧张的市民的心。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会有免费的午餐。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钱终究是要还的,签借款合同需要三思而后行。
业内人士给大众的建议是,首先要避免高利贷,利率比银行高几倍,现金“打折”,罚息高,利息滚存,一定要谨慎。其次,贷款额度不能太大,不能超过其承受能力。必须有盈利稳定的投资项目和资金来源支持还本付息。第三,收集借款证据和资料,打官司不要被动。无良小贷公司往往将违法犯罪行为伪装成“民间借贷纠纷”,他们的证据链看似很完整,打官司时有备而来。第四,在急需用钱且数额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在朋友请求中支持自己的亲戚朋友。小贷公司收取的利息普遍较高,还款能力差的人最好少涉足,比如大学生、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低收入的老年人等。最后,业内人士提醒公众,不要借钱高消费,拆东墙补西墙,甚至赌博,这将导致一条不归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我想贷款4万,借款4万不还会坐牢了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382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