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深入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导读: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立即暂停网络小贷公司审批的通知》。通知要求,从即日起,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不得审批网上(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ID: jjbd21)
作者张琦;曾静娇
11月21日晚,一份标有“万分紧急”的《关于立即暂停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审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业内流传。
《通知》要求,从即日起,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不得新批线上(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从一位知情人士处证实了该通知的真实性。截至当天晚上10点左右,多家金融办的人都表示收到了上述通知。
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互金整治办”)将召集央行、银监部门和地方金融办开会,可能会进一步讨论规范现金贷。
受此影响,多家在美国上市的网贷公司股价均有所反应。其中趣店盘中一度跌逾30%,宜人贷、拍拍贷跌逾10%。
截至北京时间22日凌晨5点,美国股市休市,趣店下跌3.34%,收于19.41美元。拍卖贷款下跌14.01%,收于10.8美元。宜人贷下跌0.44%,收于44.9美元。
现金贷款风险
不难看出,现金贷显然是触发互金整治办发布文件的重要因素。
通知称,近年来,部分地区陆续批准设立网络小贷公司或允许其开展网络小贷业务,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
事实上,早在2017年4月,官方发布的《关于清理整顿“现金贷”业务活动的通知》中就提到了现金贷,明确指出部分现金贷平台存在三大问题。首先,利率非常高。二是风险控制基本为零,坏账率极高,风险被暴利掩盖。第三,滚动利息使借款人陷入债务危机。
此后,一些非法现金贷公司被关停。宁波市互联网金融清理整顿办公室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鄞州区在9月份关停了两家被投诉较多的利率过高、暴力催收的现金贷公司。
但从10月底开始,随着趣店的上市,“现金贷”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社会各界对“现金贷”的超高利率、风控方式、暴力催收等问题表示担忧。同时,“现金贷”的监管存在诸多难点,包括互联网突破属地监管限制;各种手段规避36%的利率上限;“暴力催收”难以认定。
中国银行法研究会理事肖飒认为,最受诟病的问题是利率畸高。从最高人民法院现有的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可以看出,民间借贷是有上限的,官方一直咬着年化率24%,而业内一直执行36%。
作为非金融机构放贷,其利率一般被认为受上述利率限制;从刑法的角度看,小贷公司在处理骗取贷款犯罪时,成为刑法保护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因此,小贷公司或网络小贷公司是否应该将贷款利率严格控制在“民间借贷利率”以内,值得深入探讨。
一位小贷行业资深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金贷的归属还比较模糊。本质上不属于互联网借贷或者金融机构,更多的是从事小贷业务的公司,应该属于互联网小贷。“在谁来监管的问题上还存在盲区,很多机构没有相关牌照。这也是地方和银监会未来一定会整改的重要原因。”
图示:什么是风口浪尖上的现金贷?
扩展:暴力催收现金贷
现金贷除了暴利和高风险,最受诟病的就是暴力催收。
36Kr曾经报道:
“我花了十几张嘴。起初,我用JD.COM白条和蚂蚁花坛买了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后来借了微贷和360贷来分期。后来催收员找我借了利息更高的现金贷,我不知不觉就从一万滚到了四万。”刚毕业一年的刘鑫告诉36Kr。
“口子”是借款人对借贷平台的称呼,“如何获得更多贷款”是充斥在信用卡论坛、百度“停赌”以及大量贷款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的内容。
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贷款需求过于巨大,尤其是缺乏信用记录的学生和蓝领人群。这使得现金贷业务现在陷入全民道德审判——在平台的一端,创业者快速致富;在平台的另一端,大量借款人陷入深渊。
像刘鑫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借钱的需求是从消费开始的,或者纯粹是为了应急周转。这是合理的财务需求,但由于负债超过了自己的收入,窟窿越来越大,不得不走上“借新还旧,以贷养贷”的道路。砍的越来越多,一发不可收拾。
《财经》杂志报道了收藏现象:
《财经》记者曾目睹一位催收员用完全超越其年龄的老练语气质问逾期借款人:“律师函寄到你家时,你签收了吗?”你月薪3000,除了吃饭,剩下的在哪里?我们已经委托律师事务所去还债了,你逃不掉的!"
包括反复短信电话通知,甚至爬通讯录骚扰自己的亲戚同事,这一套话对于脸皮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的普通人是有效的。
但是,对于坚决不还的借款人来说,任何催收的口头技巧都是没有用的。老赖人也有反催收的话,和放贷人斗。这个群里还有一句口号:“三个月后,就是胜利。”
网络小贷暂停。
据悉,除了现金贷隐藏的风险,地方审批网络小贷牌照的无序也是《通知》下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7月底,全国已获批153张网络小贷牌照(包括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准的公司),今年前7个月的牌照发放数量接近去年全年。
从重庆开始,互联网小贷在全国多地遍地开花。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工商系统以“互联网小额贷款”为关键词搜索,看到黑龙江、海口、福州、江西、广州、深圳等地都有相应的公司。在互联网小贷公司的股东中,出现了很多明星公司。
例如,广东目前有33家互联网小贷公司,发起人包括保利地产、熊猫金控、唯品会、拉卡拉、金螳螂、途牛、TCL、恒大、同程旅游、众信国际旅行社等。
目前江苏共有10家互联网小贷公司,包括无锡金信互联网科技小贷、南京焦点互联网科技小贷、南京356互联网科技小贷、泰州和创互联网科技小贷、苏州紫光数码互联网科技小贷公司等
在重庆,互联网小贷公司的发起人聚集了阿里巴巴、JD.COM、乐视、小米、百度、海尔等众多知名企业。盛大网络、万达集团、腾讯财付通也都成立了互联网小贷公司。在获得消费金融牌照之前,白条、百花、百度有花等产品的放贷资质都是由其对应的互联网小贷公司承担。
互联网小贷牌照的核心价值在于,借助互联网,地方金融牌照突破了相关法规中对小贷经营的地域限制,成为全国性牌照。然而,互联网小贷公司借助跨区域经营,极大地放大了风险,成为监管套利的重要工具。最近一些公司借助网络小贷的牌照发放现金贷,道德问题和法律合规问题引发了舆论的诸多非议。
同时,对于地方金融办来说,管理一个跨区域的互联网小贷公司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有专家认为,互联网小贷是否应该跨区域经营,应该重新考虑。或者,如果允许跨区域经营,应考虑由一个国家监管机构监管。
/image-6月10日至21日
您认为监管部门将如何进一步规范现金贷和网络小贷的管理?
数百万读者在看...
年薪十万,你打败了90%的中国人?调查
刘:如果十年后互联网还是BAT,那将是国家的不幸;他还回应“不知道老婆的美。”
本期编辑李雨桐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昨夜的这份“特急”文件,让趣店盘前暴跌30%,让这个暴利行业变成“烫手山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573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