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例子:花开小镇20年来一直温暖着普通人。
——阿尔山市五岔沟镇党委书记杨
冬日暖阳缓缓升起,蓝天空映着位于五岔沟镇东侧的易地搬迁楼。一大早,赵兴高采烈地走出动迁楼,骑着崭新的红色电动车来到食用菌生产车间上班。曾经因为贫穷找不到妻子的“老人”,现在有了温暖的家,幸福的家庭,稳定的工作,每天脸上都挂满了笑容。赵的脱贫致富故事,只是五岔沟镇回迁楼69户169人幸福的一个小小缩影。
2018年3月,时任五岔沟镇镇长、党委副书记的杨接任五岔沟镇党委书记,正式担负起五岔沟镇134户310贫困户同步进入小康的重任。134户310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何实现全部高质量脱贫?杨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杨从1999年开始在五岔沟镇工作,有着20多年的乡镇工作经验,但她也是扶贫中的“新兵”。杨把新老工作结合起来,走出五岔沟镇扶贫创新之路,是一项紧迫、艰巨、重要的任务。
“领头雁”带领党员干部汇聚“主战场”
基层党组织是政治领导的核心,是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部。作为镇党委书记,杨同志聚焦主业,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脱贫攻坚堡垒。建立了党委书记负总责、班子成员抓落实、党员干部抓落实的三级脱贫攻坚责任制,形成了镇党委班子成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三级责任分配体系。动员全镇机关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与登记户结成“帮扶对子”,鼓励35名社区党员定点帮扶贫困户,多次举办“结对认亲会”,积极为登记户开展集中政策讲解活动,解决扶贫政策知晓率低的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以“主题党日”为抓手,引导党员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走访贫困户、敬老孝老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规划产业,实施项目,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
摆脱贫困的帽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不仅是贫困人民的愿望,也是杨最大的目标。
“变鱼为鱼,变输血为造血”是五岔沟镇扶贫工作的定位。发展产业是扶贫的基础,也是解决贫困人口的长期有效的途径和选择。产业发展一直是五岔沟镇发展的瓶颈,也是杨心中的一大隐忧。为了做好这篇文章,杨走出去学习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和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一起研究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向上级领导、市级部门请示,因地制宜发展五岔沟独具特色的产业——食用菌、林木种苗、冷水鱼养殖。
为了做好食用菌“小产业”这篇大文章,杨亲自“打头阵”,从食用菌栽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引进、生产车间的改造、养殖大棚的建设、品牌的打造,到食用菌的栽培、采摘、浇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正值食用菌棒生产的关键期,严重影响了食用菌产业的复工和生产。为加快复工复产,杨牵头,安排人员做好食用菌生产车间的消毒、通风和室内卫生清洁工作。同时,他还要加强对复工人员的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建立健康监测制度,克服各种困难购买生产食用菌棒所用的原料...通过努力,2020年如期生产出黑木耳、猴头菇、平菇、平菇、灵芝等各种菌类。近年来,食用菌产业给绿水青山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多元,带动了50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多户。
扶持技能和志向,坚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初冬,杨又来到了的家。周信不得不离开家乡到京津等大城市打工谋生,因为没有文凭他只能干些脏活。即便如此,他的生活依然拮据。作为一个母亲,由于工作繁忙,杨一年365天中能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连电话和视频时间都非常有限。她能深深体会到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遗憾和难过。回到单位后,杨针对的情况,与驻村工作队和队员们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杨的鼓励和帮助下,决定回乡创业。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周信申请了产业贷款和金融扶贫贷款,在五岔沟镇东街开了一家馒头作坊。在杨的建议下,积极参加镇上举办的面点培训班,顺利考取了技能培训证书,把馒头店的种类增加到了十多家。周信的馒头作坊越来越红火,她的家庭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她成功摘掉“贫困帽子”,被评为兴安盟农村致富能手、阿尔山市扶贫先进典型和“最美家庭”称号。周信从“打工妹”到“女老板”的身份转变,是五岔沟镇“造血式”扶贫的一个缩影。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杨走访了1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10户。她经常利用假期走进贫困户的家中,与他们聊天。她通过频繁的走访交流,不断拉近与贫困群众的距离,让他们放下顾虑、思想包袱,轻装上阵。针对因病致残的贫困户,她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医疗保障问题。通过积极实施医疗保健扶贫政策,他们能够负担得起疾病,他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贫困人口充满了活力和热情。对于想做却缺乏启动资金的贫困群众,她积极帮助办小额贷款、产业贷款基金,解决他们想做却无力做的问题;对于一些缺乏技能的人,她积极联系妇联、就业局等部门,根据户户需求,开展养殖、糕点、家政等多种培训课程,有效提高了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重拾了致富信心。为了激励先进,鼓励落后,她多次组织开展了扶贫模范评选、扶贫典型事迹宣讲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智力和智力支持的效果。
只有困难的时候,才更勇敢。只有不懈奋斗,才能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扶贫攻坚的优秀答卷。这是杨的心声和期待。
转载:阿尔山融媒体中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花开县城,花开乡里":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982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